第201章 一蓑烟雨任平生(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r />
    李晔笑道:“无妨,说来听听。”

    杜让能沉重道:“这样一来,军需保障未免鱼龙混杂,藩镇和有心人的奸细不就是可以混入其中了吗?贞元年间讨伐吴少诚的时候,朝廷连吃败仗就是因为奸细混了进来。”

    “给贼军带路,替贼军烧营,给吴少诚通风报信。”

    “如果改摊派强征为自愿雇佣,藩镇和有心人的细作趁机混入,行营该怎么防止泄密?”

    这的确是个很现实的问题,不止是吴少诚。

    历史上宪宗讨伐淮西的时候,李师道的奸细就趁机烧了河阴院的粮草,导致淮西前线军饷供应不济,各路招讨使部下军心浮动,如果不是宪宗坚持,只怕真如李师道所愿罢兵了。

    穆宗讨伐王廷凑的时候,魏博的奸细就在朝中各种通风报信。

    杜让能几句话使得大伙儿都冷静了下来,接连又提出了其他比如粮草集中安置和河北十镇如何办理等几个方面的问题,按照李晔的既定政策,这次出兵各镇还是要自备粮草徭役。

    开什么玩笑,四十万大军朝廷养得起?

    李晔只养自己的兵,藩镇肯不肯卖命是藩镇自己的事。

    营田团练观察处置节度职权都给你了,不至于连万儿八千人养不起。

    当然,赏赐还是会有的。

    哪家藩镇打了胜仗,李晔重重有赏。

    言归正传,杜让能虽然泼了一盆冷水,但是既然在座一致认为可行,那么他提出的问题就是枝节了,李晔总结陈词道:“这个事情以前没有搞过,不过既然各位都认为这个思路有一定价值,那么朕以为可以先成立组织一个专门机构,专门负责研究这个事情该怎么办。”

    “杜相公管着户部、盐铁、转运、度支、计量、银行六司,那就杜相公研办好了。”

    杜让能管着钱袋子,本身也是个财政大佬,其他人当然都没意见。

    就这样,经过财政六司要员的研究,给民夫发钱这件事最终还是落实了。

    细节李晔就懒得过问了,他相信杜让能的水平。

    军政大事都商量计较下来之后,李晔留宰相们在贞观殿吃午饭。

    除了重大宴会,李晔的一日三餐都很简单。

    中午的工作餐标准一直是四菜一汤,由于今天这顿午饭是何芳莺亲自下厨,所以标准稍微提高了一些,分别是黄瓜皮蛋汤、梅菜扣肉、清蒸黄鱼、孜然羊排、山药炖鸡、红烧肉。

    在李晔的带领下,何芳莺的厨艺一日千里,青出于蓝的厨艺把李晔嘴巴都养刁了,现在被皇帝留在宫里吃饭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荣耀了,好多大员一到节日就盼着李晔赐宴。

    李晔表彰某个大臣的时候也已经不像当初赏赐归黯那样给五匹绢了,很多时候官员看见小黄门手里提着食盒走出宫门的时候,就会咂咂嘴,一脸羡慕道:“这是谁受了恩遇啊?”

    或者叹气道:“什么时候我也能迎来提着食盒的中使呢?”

    今天的午餐虽然简便,但这几道菜被何芳莺做得色香味俱全,让宰相们大快朵颐,李晔怀疑宰相们故意讨论这么久就是想蹭饭,何芳莺见宰相们迟迟不走,猜到皇帝很有可能留下大臣吃饭,如果还按照原来的四菜一汤标准,大臣肯定吃不饱,于是便拴起围裙亲自上阵。

    又叫来了裴贞一和刘疑给她打下手,裴贞一笨手笨脚的,厨房里是什么也不会,被何芳莺安排杀鱼去了,洛阳紫微宫一片荒芜,没有长安大明宫那么多规矩,裴贞一倒也乐意。

    折腾了半天,才把一盆黄鱼收拾干净。

    后殿里,望着大吃大喝的李晔,裴贞一愤愤道:“我成了他的杀鱼妹!”

    贞观殿里,君臣几人边吃边聊。

    杜让能吃得很香,尤其喜欢红烧肉,一块接着一块,时不时应付李晔两句。刘崇望也吃得很痛快,尤其钟爱孜然羊排,一块羊排下肚,再嘬上一小口冰镇葡萄糖,啧啧啧……

    崔胤喜欢清蒸黄鱼,说自己最爱吃鱼了。

    但是李晔却觉得滋味不足,孜然羊排没有辣椒面,终归是少了点意思啊。

    至于汤类,要是有西红柿就好了,唉。

    吃完午饭,三人心满意足离去,李晔返回后殿。

    裴贞一气鼓鼓的坐在床上,看到李晔进来就问:“清蒸黄鱼好吃吗?”

    “好吃,你也吃了?”

    “你跟你的宰相吃的那些黄鱼都是我杀的,你说呢?”

    李晔哈哈大笑,道:“长本事了啊,楚国夫人居然会杀鱼!”

    “辛苦了,几位都辛苦了。”

    哄了裴贞一几句,李晔看向正在吃饭的何芳莺:“我的好淑妃,我谢谢你啊!”

    何芳莺正在挑鱼刺,笑盈盈道:“怎么样,我厨艺还不错吧?”

    “非常好,不过比起我来,还差了那么几年功夫。”

    “嘁,那晚膳你来?”

    李晔摆手道:“那还是算了,我下午还有事。”

    是日下午,李晔在应天门检阅了直属他的凤翔五师牙兵。

    太平登封二年七月初一,皇帝亲临虎牢关坐镇。

    此时的虎牢关,气氛已是一片肃杀。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