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鸳鸯院(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来越近,华锋急得都快哭出来了,李温玉大笑道:“来呀,把天子赐予本将军的宝雕弓拿来,我要射死华老狗!”

    骑射是一项高难度的技术活,何况黑夜中,李温玉三箭都走了空,但是对华锋造成的心理压力仍然是巨大的,所以华锋逃跑基本上是贴着城墙,期望获得城上守军的帮助。

    但是事情太突然,谁也没料到前半夜志得意满出城的华都头在惨败后竟然还有雅兴绕城练习骑术,再说昨晚一场大战之后,英俊潇洒的华都头早已狼狈不堪,士兵们虽然从打扮上认得是己方都头,但等反应过来,跑的人和追的人都早已跑了过去,想帮忙也帮不上。

    意识到自己危急处境的华锋只好边跑边喊道:“快快放箭,我是华锋!”

    “快快放箭,我是华锋!”

    “快放箭,快开城门……”

    最后还是东门守将听到呼喊声,手忙脚乱的把吊桥放下,在亲兵的掩护下,华锋终于成功大逃亡,把李温玉关在了弘农东门外,骄傲地留下了一路烟尘给神策军享用。

    上得城楼的时候,华锋的心还是猛然一颤。

    惊魂不定的华锋在东门楼休息了片刻才重新上马,想到惨死死在官兵刀下的亲兵,想到南门守将刚才险些害死自己的举动,华锋不禁怒火中烧,气冲冲对旗牌官道:“传令,本部士兵到灵宝坊集合,命令刘七那个畜牲来见本帅!”

    “都头,刘将军是……”

    “什么刘将军?不就是王大帅的一个无赖亲戚吗?险些害死本帅,难道本帅杀他不得?快去传令!休要呱噪!”

    “遵命!”

    回到灵宝坊的军营,华锋就坐在前往等传令兵回来,传令兵是跌跌撞撞跑回来的,老远就惊恐大叫道:“刘五听说都头要杀他,竟然献城了,他已经派人去神策军大营联络了!”

    疲倦的华锋正在吃豆腐脑,士兵们也三三两两围在一起吃喝,本来低落的士气慢慢恢复了过来,听到传令兵这么说,华锋手里的碗掉到了地上,豆腐脑流了一地。

    “将军,如何是好啊?”

    华锋虽然有些慌张,但却马上了冷静下来。

    回过神想了一下,自思量道:“打来弘农的官军有十万,王拱全部兵马才四万七,弘农守军仅两万人,除去昨天守城和前半夜的战损,弘农城内的兵马估计还剩一万三千人。”

    如果官军玩命,三天之内就能拿下。

    “去,把本帅的官牌印信兵符拿来,准备文房四宝。”

    ……

    “哈哈哈,杨晟非是无量小人,你且回去告诉华锋,陛下有言在先,只杀首恶王拱,胁从将士军民一概不问,只要华将军深明大义,朝廷自然不会为难他和部下将士。”

    看完华锋的信,验明印信兵符,杨晟哈哈大笑。

    “哎呀,成都杨大帅的海量,果然是名不虚传啊,犯官替我家罪将华锋多谢大帅了,犯官这就回去禀告罪将华锋,沐浴更衣后准备三牲烛帛,一个时辰后打开城门恭迎王师!”

    华资一脸欣喜,不住作揖道。

    “好,本帅就在此等待,华将军能弃暗投明,本帅必定奏明天子!”

    “如此,犯官告辞。”

    “来人,送小华将军出营。”

    弘农城内,灵宝坊军营,华锋站在营门前不时张望,一骑快马冲了过来,马背上的武士用步槊高挑着一颗血肉模糊的头颅飞奔过来,临近道:“都头,刘七首级在此!”

    华锋大喜道:“好,挂到辕门,给杨晟做个留念!”

    “遵命。”

    稍稍,一个眼尖的士兵道:“都头,小将军回来了!”

    “在哪里?”

    “叔父,侄儿在此。”

    “辛苦了,大事如何?”

    “叔父妙计,杨晟果然答应等一个时辰。”

    “好!”

    华锋大喜,又问道:“将士们都集合好了吗?”

    旗牌官回禀道:“我军剩余五千精锐将士都在东门。”

    “好,各位,随我去东门。”

    说着抓起缰绳翻身上马,挥鞭就要拍马走人,一个校尉忍不住大声质问道:“都头欲弃弘农十万军民于不顾吗?咱们伤残的将士怎么办?如果不带走,肯定会被官军处死啊!”

    “带上受伤的军官,剩下的伤残士兵,命他们自行向陕州方向突围!本帅会接应他们的。”

    校尉大惊道:“弘农将士一向同心死意,将军不可啊!”

    华锋充耳不闻,拍马道:“各位,随本帅出发!”

    “遵命!”

    一阵马蹄脚步声动,半炷香不到,灵宝坊军营就只剩下了那个校尉一脸不敢置信地站在原地,望着满地的伤员,望着华锋离去的方向,悲呼道:“这都是弘农将士啊……”

    随着华锋离去,随军的大夫医官和照顾伤员的妇女也相继收拾东西离去,留下浑身是血的伤残将士在原地等死,一千多号伤员,或三三两两坐在地上沉默,或躺在地上昏睡。

    “令狐将军,给我一个痛快罢。”

    ……

    听说华锋跑了,主将周先童也带上剩下的人跟着跑了。

    蜀军大营,杨晟正和王宗黯、魏弘夫、杨崇本、符道昭等部将开会,中间书记官钟灵雪掀开帐帘走了进来。

    这是江西观察使钟传的嫡长女,江西在京人质之一,受封新昌郡主,官拜内侍省中车署中车府令,从事禁中大明宫,兵部任命的陕虢派遣军随军枢密机要书记官。

    钟灵雪虽然是质女,但因为才华出众,长相美貌,举止有仪,声音唱歌好听,文章写得好,得到了皇帝的赏识,不但从事内侍省,经常出入含元殿,还兼任了东厂的掌刑秉笔,不像其他藩镇的在京人质那样一直混吃等死。

    因为钟灵雪和皇帝关系匪浅,杨晟一直对她尊重有加,钟灵雪直入主题道:“听说大帅准了华锋请降?”

    杨晟笑道:“是啊,再有半个时辰,咱们就能进梓州城了,适才旗牌官来报,弘农东城已经降下了旗帜,弘农守军陆续出了城,想来此时正在清点人数核查兵备账册。”

    钟灵雪眸光冷冽道:“大帅不觉得此事蹊跷吗?”

    杨晟本以为钟书记是来贺喜,却没想到是来质疑的,语气颇为不舒服道:“有何蹊跷?华锋打不过,所以向我军投降,这本就在情理之中,朝廷不为难他,他自然感激,所以要好好准备,他连印信都奉上了,钟府令还担心什么呢?”

    钟灵雪不接话,再问道:“大帅,来人是怎么说的?”

    杨晟听到钟灵雪这么问,心下有些不高兴。

    不过杨晟颇有君子士风,加上军中的塘邸奏章公文都出自钟灵雪之手,杨晟敬重她的才华,再想到她这些日子的辛苦,就把事情经过一五一十说了一遍,钟灵雪听罢勃然变色,跺脚道:“大帅谬也!我乃君子,尔非善士啊!”

    不等杨晟和王宗黯等人反问,钟灵雪就继续说道:“华锋昨夜虽败,但他和周先童仍然有万众,兵虽少,但陕虢官健素来精锐,战潼关,克洛阳,反攻长安,横扫河中,威震都畿,有如此劲旅,兵备粮饷充足,还有坚城依托,弘农乃陕虢必争之地,离陕州又不远,王拱和张全义的援军三日抵达,华锋为何不坚守?他说降就降,当周先童是死人吗?”

    杨晟兀自坚持道:“他知道王拱必败,心里想着归顺朝廷,自然不会坚守了。”

    钟灵雪气笑了,这个杨大帅,为人正直,打仗也是一把好手,人情上却迟钝的可以啊。

    “我的好大帅啊,您好好想一下,如果华锋当真心向朝廷,王拱会派他来弘农吗?他的妻儿老小都在王拱手里,他敢随便投降吗?况且王拱和张全义现在并非一败涂地。”

    “大帅也是降将出身,大帅想想,如果一镇大将真要投降,哪能不讨价还价?起码求守本官罢?哪能只求大帅不和他算账?大帅您能代朝廷做主么?起码得部郎写信作保罢?”

    “再说了,一个兵马使印信无关大事,如果能利用印信做局,王拱也不会怪他,至于弘农刺史大印,弘农刺史本来就不是他的啊,王拱也没想给他,王拱会把弘农给外人吗?送出一个刺史大印与他痛痒何干?只怕此时刘七已经殒命了。”

    “哎呀,郡主所言有理,莫非本帅真的中计了?”

    杨晟如梦初醒,一拍大腿,懊恼极了,望着连连叹息的钟灵雪,杨晟一脸愤怒,暴喝道:“来人!”

    号角接连不断的吹响,本来准备和平入城的蜀军将士不知道出了什么事,但是依然按照指令列好队形,一队队西川士兵从大营中源源不断开出,抬着云梯开赴弘农各面城门。

    钟灵雪代表杨晟相继前往神策军大营和朔方军大营告知情况后,各部盟军也陆续击鼓出兵,愤怒的杨晟亲率中军,在隆隆战鼓声中逼近北门,弘农北门的吊桥缓缓放下,城门吱呀一声打开,杨晟不由得一愣,城门两边跪着上千名陕虢士兵,个个垂头丧气,兵器扔在地上,身上血迹斑斑,好多都是缺胳膊断腿的重伤员,靠着手中木棍的支撑才不至于倒下去。

    看见官军逼近,都一起高喊道:“恭迎王师入城!”

    杨晟沉声道:“华锋何在!”

    一个校尉悲愤道:“回大帅,华锋那畜牲已经从东门跑了!”亲耳听到钟灵雪的话成为事实,杨晟愈加愤怒,拳头握得吱吱作响,冷声问道:“那你们为何不跑?”

    “我等都是伤兵,华锋害怕带上我们会耽误他逃命。”

    “你好手好脚的,为何不逃?”

    “小人可以逃,但小人无法舍弃这些伤残将士。”

    说罢砰的一声跪在地上,叩首道:“他们都是陕虢良家子,随王铎相公血战长安,为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被王拱蒙蔽连累才犯了死罪,还望朝廷看在他们过去的功劳上放他们一条活路,如果朝廷要追罪,就杀小的好了。”

    说罢咚咚咚磕响头,城门里响起了一阵低低的哭声,杨晟的气不知不觉消了,策马上前道:“你叫什么名字?”

    校尉抬起头,回道:“小人姬高懿。”

    口音是燕赵之音,杨晟点点头,又问道:“哪方人士?”

    “魏博相州邺县人士,祖父从事何进滔相公。”听说是魏博军户出身,杨晟眉头一皱,听到何进滔的名字后,眉头又舒展开来,声音也柔和了许多:“以后这些兵就归你管了。”

    说完对王宗黯道:“组织军医收治这些陕虢将士。”

    一千多伤兵齐齐抬起头,他们本以为中了华锋奸计的官军会屠杀他们泄愤,他们跪在这里也只是抱着万一的希望,却没想到官军真的放过了他们,还把他们编入军中。

    姬高懿一时不敢相信,确认道:“大帅,您不杀我们?”

    杨晟拱手面向长安方向,一脸肃穆道:“这是吾皇圣德,尔等还不谢恩?”

    话音落地,众人五体投地,面向长安方向叩拜。

    杨晟又对姬高懿说道:“从今天起,你就是本帅的都虞侯了,你们别置一旅,听调枢密院,这位是随军书记钟灵雪钟府令,明天你去找她,她给你们登记兵备开具状文。”

    “谢大帅不杀之恩。”

    伤兵们互相搀扶着站起来,陆陆续续走到城外面杨晟吩咐组织军医为他们诊治后,就带兵从东门进入弘农。

    太平登封元年四月初一,杨晟克复弘农。

    和风熏柳,花香醉人,正是长安暮夏烂漫季节,大明宫内一座别致雅院之前,左右两座花坛中各种有三株桃树。

    牌匾上写着鸳鸯院三个篆字,银钩铁划,龙飞凤舞,出自名相陆贽的手笔,小院朱漆大门,门上黄铜闪闪发光,进门两处长廊,分站着八个黑衣宦官,眼神犀利,指关节凸出。

    小院之内,绿竹青松翠柏交相掩映,池塘里数对鸳鸯悠游其间,水下锦麟游泳,俶尔远逝,往来翕忽,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池旁还有七只红顶白鹤。

    绕过池中一堆假山,一个大花圃中尽是粉红和深红的玫瑰,争芳竞艳,娇丽无俦,花香鸟语令人神清气爽。

    假山西侧的亭台上,皇帝正在与徐唯默下棋,双方杀得难解难分,已有烂柯之势,李晔不语,双目直视棋局,徐唯默亦如此,苦思破局之策,徐唯邺站在李晔身边观战。

    细细视之,乃九进中原棋势。

    “急报,陕虢总管杨晟呈战报,弘农大捷!”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