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宦党火拼(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李晔已经掌控了李忠国的天威军,算上刘崇望和韦间的两万南衙军,加上刘季述掌握的三千神策军和七百禁宫武宦,杀杨复恭已不算难事,李晔随时能翻脸将其逐杀。

    难处在于影响和后果,李晔希望以不流血的方式让其离开朝廷权力核心,实在避免不了武装冲突的话,也应该以最低代价、最小规模、最快速度将事件平定。

    夺权之后,既不能把杨复光、杨复恭的党羽全都得罪了,也不能让刘季述等宦官认为皇帝忘恩负义,别人刚把你送上皇位,你转手就要杀别人,这不是卸磨杀驴吗?

    第三个问题在于,即使要杀,也必须杀得名正言顺,如果以莫须有罪名或者小事就将其处死,杨守亮、杨守贞等人肯定会在义愤之下对抗长安朝廷,不向中央进献税入,神策军将士也极有可能怒而哗变。

    毕竟杨复恭是杨复光的堂弟,杨复光多次出镇监军,中和年间也积极镇压王仙芝、黄巢起义。

    七年前,黄巢攻占长安,杨复光任天下兵马都监,总领各路军队,此人虽是宦官,但胸有大志,善抚士卒,先后争取了周岌、王重荣等节度使的支持,又诱使黄巢大将朱温投降,再邀请李克用南下镇压起义军,主持平定了黄巢起义,以战功获授开府仪同三司、同华制置使,封弘农郡公,赐号资忠辉武匡国平难功臣。

    四年前,杨复光突然得病,死在河中,病逝之时,全军举白,将士恸哭数日,由此可见杨复光有多得人心。

    杨复光死后,杨复恭当上了天下兵马都监,他能拿到这个职位,几乎全凭他兄长杨复光的遗留影响,神策军将领亲近杨复光,所以对杨复恭也就爱屋及乌,很是遵从。

    而且李克用和杨复恭的关系也不错,加上兴元、奉天等关中南部地区大都在杨复光、杨复恭的亲信手中,出于以上种种复杂因素,李晔非常顾忌,故而一直没有妄动。

    形势很严峻,政治很复杂,可以犯罪,但决不能犯错,一步错就是百步错,牵一发而动全身。

    李晔在等,等杨复恭自己跳出来,这样就可以名正言顺的镇压平叛,说到哪里都有理。

    当然,最好的结果是杨复恭自己认识到朝野形势,学习田令孜主动辞官退隐,这样就能避免南北二衙火拼,实现光荣革命。

    不过自太宗开创玄武门之变的先例后,李唐在大明宫里血腥残杀就成了传统。

    先有太子李承乾谋反,可他忘了他爹李世民就是坐上皇帝宝座的,李承乾失败被杀。

    公元705年,神龙元年,太子李显、宰相张柬之、崔玄暐等人在洛阳发动兵变,率禁军诛杀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将武则天所在的集仙殿团团包围,威逼武则天退位。

    武则天只得诏令太子李显监国,又于第三天禅让,第四天李显正式复位,复国为唐,武周终结,史称神龙革命,因参与政变的五个大臣获得郡王,又称五王政变。

    公元707年,景龙元年,大明宫又出事了。

    太子李重俊联合羽林军将领李多祚、李思冲与皇族王爷李千里等人发动军事政变,杀武三思及其党羽,不过由于中宗的原因,这场政变没有达到目的,李重俊被杀。

    按理说,到这也该完了吧?偏偏就没有。

    公元720年,韦后与安乐公主合谋毒杀中宗,立温王李重茂为帝,韦后临朝听政,意图效仿武则天当皇帝,李隆基一看,这还得了,反了天了!

    李隆基跟姑姑太平公主一商量,政变旋即开始,李隆基率禁军冲入大明宫,杀死了韦后和安乐公主,又联合姑姑太平尽诛韦氏党羽,李重茂被迫退位,李旦复辟,李隆基被立为皇太子。

    三年后,故侄两人翻脸了,太平公主准备废了李隆基的储君之位。

    李隆基慌了,与宰相郭元振、将军王毛仲、宦官高力士等商量好后,率兵入宫尽诛太平公主党羽,强迫李旦赐死太平公主。

    公元820年正月,宦官陈弘志谋杀宪宗,对外假传皇帝服食金丹中毒暴毙。

    宪宗暴死后,宦官梁守谦、王守澄立即拥立穆宗,吐突承璀和李恽猝不及防,被突如其来的政变杀个措手不及,一起被送上了黄泉路。

    公元827年十二月,假太监刘克明跟后妃上床的事情败露,于是先下手为强,将唐敬宗送到了九幽之地。公元840年,文宗病重,大宦官仇士良矫诏立李炎为帝,是为武宗。

    桩桩件件,不胜枚举。

    依附君权的南北二衙在大明宫里血腥夺权,杀得人头滚滚,被贬谪罢官者不计其数,古中国两千年封建历史,可以说没有哪个大一统王朝的内部斗争能比唐朝更激烈。

    李晔希望实现光荣革命,但也做好了动刀子的准备,要是杨复恭不识相,李晔也不会手软。

    跟刘季述商量周全后,李晔摆驾长安殿,准备问问何芳莺,看看何宁那边的如何,刘季述知道皇帝要去做那事,很识趣的退下了。

    两口子折腾完,半死不活的躺在床上,何芳莺道:“太后昨天来到了长安殿,说王瑰想当节度使大帅,陛下以为如何?王国舅也算是忠贞之士,如今正是用人之际……”

    听到王瑰这两个字,李晔就摇头道:“你转告太后,不行。”

    历史上王瑰求任节度使,昭宗询问杨杨复恭,被杨复恭以外戚干政的理由拒绝了,原话是这么说的:“产、禄顷汉,三思危唐,后族不可封拜。陛下诚爱瑰,任以它职可也,不宜假节外籓,恐负势颛地不可制。”

    前汉吕产、吕禄乱国,今朝有武三思危唐,所以后族外戚不能封拜,如果陛下您确实赏识王瑰,任他其他职位是可以的,但不能让他执掌一地当藩帅,否则有可能拥兵对抗朝廷。”

    昭宗听到这话,也就打消了这个主意,王瑰听到这消息,气得要死不活。

    后来有一回两人在宫中碰面,王瑰仗着国舅的身份,直呼杨复恭大名,到了近前就指着杨复恭鼻子破口大骂,把杨复恭狠狠羞辱一顿。

    杨复恭气啊,和幕僚一商量,蒙骗王瑰说,国舅您说的对,我决定任命您为黔南节度使,您收拾一下就去上任吧,咱俩的旧怨一笔勾销。

    王瑰大喜,带上宾客和亲兵离京赴任。

    然而杨复恭已经提前指使义子杨守亮除掉他,杨守亮得到消息,命利州刺史派人去码头悄悄把王瑰的船凿了几个洞,船走到一半沉了,王瑰一行人全都被淹死。

    所以李晔很清楚,要真答应让王瑰去当节度使,王瑰必死无疑。

    何芳莺不知李晔为什么拒绝,但也没多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