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文安言之过甚耶(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拱手劝说道:“夏桀因妹喜而失鹿于商,商纣因妖孽妲己自焚朝歌,周幽王为博美女褒姒一笑,烽火戏耍王畿诸侯,终为蛮夷弑杀,宗周遂亡。”

    杨复恭道:“那都是几千年前的事了,当不得真!”

    张浩又如数家珍道:“秦汉以来不远,汉昭帝故剑情深,汉成帝崩於赵飞燕、赵合德二女裙下,曹魏明帝睿沉溺美人早崩,招致司马氏作高平陵惨祸,北朝高齐亡于郑妃之手,南朝刘宋覆于后宫。”

    “本朝先有则天篡唐改制自号大圣皇帝,又有韦氏欲废中宗故事,再有杨玉环为祸长秋。范阳三镇十数万雄兵发长安,旗号就是诛杀杨国忠,杨玉环亦被陈玄礼绞杀于马嵬驿。”

    “桩桩件件,不忍直视,不足以证明红颜祸水也?”

    杨复恭脸色渐沉,开始认真思考起来。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京中盛传淑妃侄女宁文史俱通,善为上官婉儿,恶为太平公主,旦夕能生大祸,杨守立粗鄙无谋,一介匹夫,必为何宁提线木偶!”

    张浩史论结合,做出了杨守立会被何宁玩弄戏耍控制的论断。

    杨复恭却疑道:“那女子才十六七岁,焉能有如此工于心计,文安言之过甚耶!”

    张浩,字文安,杨复恭很是倚重他,平素都是以字相称。

    张浩认为太傅大意,杨复恭也认为张浩夸张了情况,主属两人终是不欢而散。

    杨复恭虽然没把幕僚的良言听进去,但联系杨守立最近的举动,心里也打起了问号,这个杨守立,不,这个李忠国,到底在想些什么?

    李忠国没让李晔失望,对杨复恭愈发不恭。

    往日天天跑到府上请安,杨复恭若有命令,屁颠屁颠就带人听命来了,可自从与何宁结婚后就没再去请过安,杨复恭让他干点什么事,不是生病就是坠马,借口说不完的多。

    李忠国摆出一副分道扬镳的架势,杨复恭气愤不已。

    昨日朝会结束后,父子二人恰好在丹凤门相遇,杨复恭以为他会乖乖跟自己行礼,不料李忠国只是随意的拱了拱手,完了就要走人,举止神情懒散不已。

    杨复恭大怒,叱责李忠国道:“你这孽畜,不敢忤逆至此!”

    李忠国反问道:“不患寡而患不均,末将战功赫赫,太傅何故刻薄至此?”

    口吻如出一辙,我和杨守贞、杨守信等人都是你的义子,他们不是方镇大帅就是一州刺史,我又是个什么,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天威军使?这也叫不薄!

    这话不但有兴师问罪讨说法的意思,而且竟连父亲孩儿的称谓都免了,直以上下级相处。

    杨复恭听了,更是气得半死,抬手就是两耳光打上去。

    愤怒之下,这两耳光的力道极大,甩得李忠国眼冒金星,鼻血都流出来了。

    时值散朝会,文武群臣从丹凤门鱼贯而出,见号令朝堂的杨太傅正在教训忤逆子,众人都好奇的围上来观看,有人想去劝,却又被同僚制止:“宦党的家务事,轮不到你我插手!”

    大庭广众之下被扇两个耳光,鼻血都被打出来,又被文武群臣看热闹,面子里子全丢了,李忠国气得牙关打颤,念及部下心腹都不在此地,便跪地叩首认罪。

    杨复恭喝令其悔改,将那妖女送回娘家去,李忠国假意点头答应,双目视地咬牙不语,心里却暗暗发誓道:“老阉贼,可不要让我找到机会,否则叫你死无全尸!”

    看李忠国不说话,又连连叩首,杨复恭以为其已经吃了教训,便冷哼道:“这回且饶你,再听到你跟那何家女人同吃同住,乃父就活活打死她,滚!”

    李忠国如蒙大赦,飞一般逃回家中。

    把这些事原原本本讲完,李忠国已然流出了眼泪,对何宁哭诉道:“大丈夫生于天地间,当如浩荡长江之水奔东海,吾今为人所制,喜怒哀乐不由己主,呜呼奈何!”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