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告慰死人,上谥号(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在商议了很久之后,一众大臣这才勉强达成一致。当然,中间免不了争执和妥协。

    礼部尚书胡濙已经七十多岁了,只见他老态龙钟的站了出来。

    “太师、英国公张辅。开国元勋张玉长子。”

    “北伐蒙古、南征安南。忠存社稷,功著国家,勤诚辅弼,元勋厚德。”

    “臣等认为,可以谥之以忠烈!”

    朱祁钰:“不够!本王认为可以追封张辅为定兴王。”

    群臣拟订的谥号,朱祁钰不好更改,但是他可以给张辅追封为王。

    “太保、成国公朱勇。虽然之前有过喜峰口两败蒙古,然而终究在土木堡丧师辱国。”

    “如此过大于功,当谥号武愍。”

    朱祁钰:“成国公毕竟以身殉国。朕体恤于他,追封为平阴王。”

    对于皇族的朱勇,朱祁钰只能通过封王来弥补。

    “驸马都尉井源,生前得太上皇宠信,然而致使大军败绩。谥号,荣愍。”

    “恭顺伯吴克忠,内附蒙古人,多有战功。谥,壮勇。”

    “平乡伯陈怀,棣靖功臣。驻守西南,威震蛮夷。谥号,忠毅。”

    “襄城伯李珍,谥悼僖。”

    “修武伯沈荣,谥僖愍。”

    “首辅大学士,曹鼐。明敏爽朗,临事果断。王振专权,唯曹鼐尚能随事调护。谥,文襄。”

    对于曹鼐,朱祁钰十分惋惜:“追封曹鼐为少傅!”

    “户部尚书王佐,治世能臣,政绩茂闻朝野。谥忠简。”

    朱祁钰又开口了:“追赠王佐少保衔。”

    “兵部尚书邝壄,勤勉廉洁,端正谨慎。谥忠肃。”

    朱祁钰又一次开口:“邝壄,可追赠太子少保。”

    ……

    朱祁锐发现,这些上谥号,就是明朝文臣凌驾于武将之上的开始。

    武将的谥号,多是平谥、恶谥。而文官的谥号,基本都是美谥。

    这次廷议,文官主导。

    不是武将们不给力,只是武将大多数都葬身在了土木堡。

    再加上武将勋贵打了败仗,这也让他们失去了话语权。

    大明,烈烈武风不再!

    ……

    朱祁钰:“土木堡之变,文臣武将,殉国者众多。”

    “为了表示朝廷恩典浩荡,以及对臣子的体恤。本王决定,不再以官员品级为评定标准,来给他们上谥号。”

    朱祁钰这话,是要扩大上谥号的范围。

    因为除了少数几个高级官员以外,其他人是没资格的。就连六部副手的侍郎,都不在其中。

    朱祁钰的话,是想为臣子们争取名誉。

    然后朱祁钰的好心,被重臣们给否决了。

    他们认为,谥号不可以滥用,不然就失去了它的克观和公正。

    经过商议之后,最终决定上谥号的,只是追加到各部次官一级。

    刑部右侍郎丁铉,获谥襄愍。

    工部右侍郎王永和,获谥襄敏。

    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邓棨,获襄敏。

    按照明朝惯例,非六部九卿的主官,不得上谥号。

    朱祁钰这一次追赠一些本来得不到谥号的官员,也让他在群臣之中,落下了一个优待臣子的美名。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