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五十七章 要那么多人干嘛?(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处平原,才有这么多土地。

    如果换成江南的县,一个县能有80万亩耕田都算超级大县了,甚至云贵等地一县只有十万亩不到的耕地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按照朝廷中枢的估计,这次移民到辽东的人口,总数只会控制在十万到二十万户之间,移民共计百万人左右,就能够将辽东的所有耕地分完了。

    这让朝中有不少官员都颇有微词,觉得洪武帝对移民太好了,每户都可以分二百亩地。

    实际上只要给一百亩地,愿意移民的人就会非常多了,大明往北方移民时,开垦令就是给一百亩地的,八年一共移民了近五十万户,成绩斐然。

    没必要一户给二百亩地。

    但是洪武帝的一通话,堵的他们哑口无言。

    “经略辽东,要的是人口,还是开发土地?”

    “以墨院的那些农用机器,一户五口人,最多就可以耕二百亩的土地!”

    “既然一户可以耕二百亩,为什么要劳财费力的多移民几户?”

    “二十万户,足以农耕辽东,为大明提供源源不断的粮食!”

    “移民四十万户,或者六十万户,能让辽东多出产更多粮食吗?”

    “大明经历战乱,本土人口锐减,虽然休养生息了二十多年,但是人口还是不多,北方大把耕地都还在抛荒。”

    “何必现在劳民伤财的移那么多人去辽东?”

    大明要辽东,是为了这块土地可以多出产粮食,供应边军出塞的。

    既然如此,二十万户已经足够将辽东的耕地都利用上了,何必再多移民呢。

    每一个朝代开国之初,因为经历战乱的原因,人口都会锐减。

    这就导致大明还没到国内土地都已经饱和,已经养不起百姓,急需用大明的刀枪,为大明的百姓寻找可耕之地的时候。

    现在除了江南人多地少,不管是北方还是西南,都处于一个地广人稀的阶段。

    本土的人口都不够呢,干嘛往外移民那么多!

    浪费生产力是可耻的一件事!

    移民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中枢要花一大笔钱的,还要提供移民们接下来一两年的食物和物资。

    而且如果移民多了,他们本身消耗的粮食也会多,那辽东出产的,能供应朝廷的粮食也会变少。

    五个人耕田,产出够一百人吃的粮食,和十个人耕田,产出够一百人吃的粮食,哪个更加划算?

    能用最少的人,办最大的事情,才是好的。

    现在辽东要的是尽量用最少的人,开垦更多的田,出产足够多的粮食,供应边军和朝廷。

    洪武帝巴不得一个人就能开垦一千亩地,几千人就能将辽东的地都种完,这样产出的粮食99%都能供应大军作战了!

    怎么还会往辽东多移民?!

    一户两百亩,刚好可以耕完,最具性价比!

    再说了,人是会生崽子的。

    二三十年后,这二十万户也会变成五六十万户了,届时要吃的粮食不是就变多了?

    现在移民少一些,至少未来百年,辽东都不会出现地不够养人的事情,能一直为边军输送一批又一批的军粮!

    届时如果大明本土的土地饱和了,那也该打下漠南漠北了,再不济还有建州,以及建州以北的一片黑土地,哪里不能够养人?

    现在的大明,一点都不缺土地,缺的是边军的粮食供应!

    辽东,河套,只要能开发出来,就近给九边输送粮食,那未来有的是土地给国内的百姓种!

    现在的这批移民辽东,和未来移民河套的百姓,都是要为大明北伐做贡献的,给点好待遇,也不为过!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