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三十五章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分中原王朝强盛的帝王,选择的方式。

    能做到这一步,就已经是千古一帝了,如果非开国皇帝,那一个“武”的谥号是妥妥能到手了。

    但是,如果洪武帝想要一劳永逸,彻底的解决北蛮,甚至是行那鲸吞之事,将整个草原,都化为大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那显然是第二套步步蚕食,温水煮青蛙的方式更好。

    实际上,前任墨家巨子,在去世之前,给洪武帝上书的一份密折里,同样提到了与前军想法几乎差不多的方案。

    先取河套,再经略漠南,最后再取漠北。

    这样能奠定不世之功!

    只是非十年二十年就可以尽全功的,可能需要两三代人的努力。

    如果今年洪武帝三十岁,那他绝对会毫不犹豫的选择第二套方案。

    可是洪武帝今年已经六十八岁了。

    他自觉自己,应该是没有那么多时间,等得到这个方案完成的那天了。

    这也是他犹豫的地方。

    是要在自己的统治末期,再来一场横跨千里,追亡逐北的闪击大胜,饮马漠北斡难河源头,在那封山刻石,将自己的功绩勒功于上,以章至尊。

    还是放弃这个夸耀武功的机会,选择为后继者铺路,先出塞百里,取河套,移百姓,开良田,以备日后?

    前者,能够让他的身后名,拔高到历代帝王也难以及的地步!

    后者,虽然没有前者那么的“耀眼”,却真的能够为后世开太平,也能让后继者的帝王之路,顺畅无比,遗泽子孙!

    洪武帝深邃的眼神,落在了坐在自己下首的太孙身上。

    不知道为什么,洪武帝突然想起了自己那早逝的太子。

    想起那个自己给予了非常多厚望,早早就将政事托付给他历练,盼望着他早日长成一个合格的王者,掌握起这个庞大国家的太子。

    如果太子还在,那该有多好啊。

    太孙还太年轻了,难堪大任啊。

    但是!

    年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太孙最大的优势啊!

    取河套,引水渠,移民百万,开垦良田,这些事情如果能在洪武帝的手上完成。

    那等到太孙继位后,借助着他留下来的这个塞上江南。

    全取草原的不世之功,基本是能落在太孙手上了。

    如此一来,太孙之皇位,稳矣。

    大明江山,稳矣。

    万世太平,稳矣。

    念及于此,洪武帝最终还是下了决心!

    “众卿之意,咱都知道了。”

    “先墨钜陈清,曾有一言,咱认为深有道理。”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朕意已决!”

    “此次北伐,先取河套!”

    “朕,不贪一时之功,要的是开万世之太平!”

    洪武帝目光灼灼的扫视着殿内的中枢大将们。

    所有的嘈杂议论声都停了下来。

    每一个被他扫视到的将军,都立马低下了头,不敢与这位虎君对视。

    他们互相对视一眼,全都单膝跪倒在地,大声应命道:

    “喏!”

    “谨遵陛下之命!”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