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升授昭毅将军,参将(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外,焦急的喊道:“老爷!宫内来圣旨了,是给世子的!”

    “应该是陛下给我的赏赐。”彭克与老爹对视一眼,立马起身打开了正堂的大门。

    两人一前一后,就出门迎接天使了。

    两位穿着六品官员服装的翰林院小官,被迎进了侯府正堂。

    这年头,传旨的官员还不是太监。

    洪武帝很厌恶太监干政的事情,所以曾经下令,不准内官识字、不准与外官通信、不准兼有外臣官衔、不准穿戴外臣官服。

    所以现在宫里的太监,大多都是大字不识一个的,根本不可能来传旨。

    一般传旨的事情,只有一些皇帝召见人的口谕,会让太监来通传。

    正式的圣旨,都只能让翰林院的官员,礼部的官员,或者各殿的舍人来传旨。

    具体看圣旨的重要性而定谁来传旨。

    两位翰林院的侍读进了门后,就在彭克父子二人面前,展开了圣旨。

    两人立马跪地接旨。

    “奉。”

    “天承运。”

    “皇帝召曰。”

    “锦衣卫指挥使彭克,忠君报国,彻查江湖,办案有功……”

    “特赏赐白银千两……”

    一堆文绉绉,一看就是经过翰林院润笔之后的圣旨,被传旨官念出。

    清晰洪亮的声音,响彻在正堂之中。

    圣旨不长,也就一百多个字,很快就念完了。

    无非就是之前洪武帝在殿上说要赏赐彭克的那些东西,以圣旨的形式确定了下来。

    “臣锦衣卫指挥使,拜谢陛下!”

    圣旨一念完,彭克便想要起身接旨。

    但是那位传旨官却笑吟吟的阻止了彭克的动作。

    “欸,彭指挥使且慢。”

    “我这还有另外一封圣旨。”

    还有?

    彭克一脸懵逼的抬头看了一眼传旨官,又连忙下拜。

    第二封圣旨被承上。

    传旨官翻开圣旨,依旧是那套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开篇词。

    但是这封圣旨的重要程度,可比上一封高多了!

    “怀宁侯世子,锦衣卫指挥使彭克,忠君报国,熟諳兵事,平江湖门派有功……”

    “授昭勇将军,特命为参将,随都督蒋仁刚,奉敕总边兵三万屯山海关,以备北蛮寇边。”

    “钦此。”

    此时也顾不得惊讶于自家老爹猜的准了,彭克连忙拜谢皇命,起身接旨。

    “恭喜彭将军了,陛下这是对您另有重用啊!”

    来自翰林院的传旨官脸上都要笑出一朵花了,不断的恭维彭克。

    那个昭勇将军是正三品武官的散阶,用来定品用的,倒是还好。

    但是后头的参将,可就是实职了!

    在洪武朝,边军的都督一般是统领数万不等的军队,独立屯于边疆某地,防备北蛮入侵。

    而参将,则是都督手下的副将,一个都督一般有两到三个参将不等,各自统兵一到两万人,负责协防之事。

    搁现代,就相当于是一个集团军里的师长,可以独立作战,也可以随集团军进行大的军事动作。

    按理来说,像彭克这个正三品的锦衣卫指挥使,如果平调的话,应该调为都督才对。

    但是彭克年纪轻,没有作战经验,显然是不能让他一上来就独立领兵的。

    所以就降了一级,只领参将衔。

    但是未免让人觉得洪武帝薄恩,所以他又特别给彭克加了正三品武官才能授的昭勇将军散官。

    可以理解为军衔比职位高一级,是一种很加恩的赏赐了。

    彭克只要历练个几年,哪怕功劳没多少,一个都督早晚也是跑不了的。

    如此前途光明的彭克,能不让传旨官恭维嘛!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