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三章 细盘算三年之攒,救楚否众人献计(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压!秦国穷尽民力,也才生拼硬凑出来三十万大军,其中过半都是未曾怎么训练的新军,而自己光是甲、乙种的常年训练的兵力就达到了二十八万多!

    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在座的各位努力的结果,怎能不令人激动莫名。

    手里的兵力弄清楚了,却还有更为重要的一项必须要整明白——粮草!

    所为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再多的兵,没有粮食他也没用,历史上长平战场上的赵军就是为秦军断了粮才导致的全军覆没。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粮草供给是否充足比兵力多寡更为重要。

    在李牧处得到满意答复的赵括随即将眼神看向了正一脸高兴的吕不韦。如今的吕不韦虽名为次辅,却已经基本接过了平原君手中首辅的权利,而平原君一来明白这是赵括所默许的,二来自己年岁也高了,所以除了重大的决策之外,几乎不再插手具体的事务。也正是平原君如此的作为,使得赵括也越发地尊重了起来。

    看到赵王括眼神的吕不韦很快反应过来,当即对着众人微微一礼,侃侃而谈道:“天佑我大赵,三年来风调雨顺,而除却山东、东莱二郡外,其余八郡年年大获丰收也,而山东、东莱二郡也从去岁开始自给自足,今年已经有所富余上交国库。

    如今邯郸仓、长子仓、临淄仓、蓟城仓内,粮草皆堆积如山,尤其邯郸仓与上党仓,已经二扩其址,仍无法满足存放之需,待今年秋粮收上来,微臣恐怕还得三扩其址,才能满足也!哎,累煞我也!”

    听着吕不韦的故意为之的叹息之声,众人都几乎笑出了声!

    吕不韦随即继续说道:“仅以上党郡之长子仓为例,其所囤积之粮草军需,可够我十万大军三年之用!若是所用粮仓加起来,甚至可维持十万大军近二十年之用也!这还不包括今年未曾入库之秋粮!”

    说着吕不韦又看了看赵括,继续说道:“不仅我府库之中存粮足,百姓也皆有余粮,上党、邯郸等地自不必说,便是山东、东莱二郡的百姓也至少有数月之存,若是加上今年之减税增收,百姓存粮或可有一年之余。”

    显然,吕不韦作为赵括的心腹,很是明白赵括对于底层老百姓的在意,若是出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现象,恐怕这位王上真的会吃人!

    赵括闻言,这才满意地点起头,对着众人说道:“我大赵有如今之势,多亏诸位不辞辛苦鼎力相助,寡人代赵家百姓多谢诸位了!”

    众人闻言连称不敢。

    随即赵括也不多作夸赞之词,转而将话题再次带入正轨,说道:“如今我大赵兵精粮足,是时候跟秦军好好地算上一账了,只是兵出何方,却还需细细计较。楚国是救还是不救,救的话如何救?是加入南方战场,还是另辟战场,亦或是其他,诸卿有何建议,且大胆言之!”

    众人闻言,也不再谦让,当即作为首辅的平原君便首先发言道:“微臣以为楚国必救,否则无论是楚国臣服于秦,或是倒戈相向都将导致战局之被动。可若是出兵楚地,虽有可能与楚军共歼秦军主力,然一则劳师以远,不利其战,二则若是就近前往,需向魏国借道路,若从山东入楚地,则需跨越山河之阻,迁延日久矣!

    故,微臣以为,可于河西发动进攻,迫使秦军回援,进而解楚国之围。”

    赵括看着平原君缓缓说道:“平原君之意,欲我大赵行故齐之军师孙膑之围魏救赵之策焉?”

    “然也!”平原君点头称是道。

    “诸卿以为如何?”赵括没有点评反而问向在场诸人。

    若是换了现在的会议,定然是一片歌颂英明之声,但好在那时的赵廷还没有受到“官本位”的荼毒。

    赵括话音刚落,上将军李牧便站起身来,表示反对:“吾认同平原君之楚国必救之议,然平原君之策,有误者三。

    其一,河西之侧,非秦之必救也!此地之广不如关中,其地之富不及巴蜀,失河西而的广袤之楚地,秦人划算得很,故若我军强攻河西,秦军必不会回师救援;

    其二,河西之战,难于安陆之战。安陆者虽北有高山,南有云梦,然其城却非天险,反观河西,我军若攻,必强渡大河,观夫历年水情,秋日必涨其水也,而秦国修筑河西防线日久矣,我军强攻必遭巨大之损失;

    其三,我军救援非真为救援也,只为安楚王之心,以励其与秦军死斗,故平原君不愿之路确是末将以为最佳之路径——即,自山东郡出兵而援楚。不仅可以山川险阻为由拖延一番时间,更可以沿途记录山川形势,以利我军来日攻楚之用!”

    不待赵括继续点将,一旁的田单将军早已按捺不住,当即起身说道:“末将以为,出兵于楚国境内殊为不妥。尤记得当年河内之战,魏军反水,险些将我八万主力陷于全军覆没之险地。魏国者,累受我赵国之庇佑也,却也能阴谋反水,况楚国乎?

    秦楚虽有世仇,然利益驱动之下,勾连之事不可不放!妄悬大军于他国境内,一旦楚国反水,则我大军进退两难,更有尽没之危矣!简言之:就楚之重不应重于莪自身之安危也。

    故,末将以为,可行“围魏救赵”之策,还是那句话吾等只是需要给楚王一个借口、一个希望,令其与秦军相拼可也,至于能否真正调动秦军,并不在吾等考虑范围之内。甚至于,秦军不为所动是更好之事情。

    当然,若是楚国反应强烈,我军也可直攻周邑,进而进逼函谷!”

    “进逼函谷?函谷关岂是那么容易攻破?而我大军经周邑而至函谷,粮道完全暴露在韩、魏两国视野之下,一旦两国被秦军说服,则我军粮道必然不保,如此大军才真正陷入险地矣!”李牧随即抓住田单最后的漏洞狠狠进行还击。

    “那便攻河西好了!”一旁的平原君又冒头说道。

    看着挥下讨论得热火朝天,赵括莞尔一笑,随即看向了一直没有发言的吕不韦。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