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秦王崩而战端开(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秦法便再难以施行,去人而存法,相必商鞅也是干死如饴;

    不逐张仪,六国皆谓秦之无信,则合纵之势再起,张仪数十年苦功将毁于一旦,秦能保之性命,赐金还乡,已是冒了巨大之风险了;

    至于白起,甚至范睢,秦王表示,自己更没有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保住大秦!而作为秦王,只要是为了保住大秦,即便是要了自己的性命,也在所不惜!

    想及此处,秦王之心,越发坚固。

    坚毅的右手端起沾染了自己血液的酒爵,随即张开大口,暗红色的酒体倾泻而下,秦王将其一饮而尽。随即,右手一甩,“当啷”的一声,青铜的酒爵摔落在地,又滚了两滚,滴溜溜地就滚到了范睢的跟前。

    范睢明白!

    秦王也明白!

    数十年的君臣相得之情,便都随着这杯酒,尽了!

    ……

    公元前256年,夏末。

    秦国相邦范睢畏罪自鸩于牢狱之中,秦王因其结党营私,兴大狱,牵连者众,仅在咸阳之官便达数百人,咸阳官吏为之一空。

    同年秋,秦王病危,其太孙子楚继续奉命监国,大狱乃止!

    至九月中,秦王病势加重,召朝中文武大臣并公室诸人,即行传位于太孙子楚,后,溘然长逝!

    山东诸国莫不惊也!

    随即各国使臣蜂拥而至咸阳,名为吊唁实为探听虚实。

    少顷,各国既得秦王并武安君白起、相国范睢皆没之实。楚与魏、韩三国遂暗自盟约,欲趁秦国主少国疑之际,兴兵伐之。

    并以此盟书告知赵王括,欲令赵国会盟,击秦河西之地,而共分秦国之地也。

    赵国朝野上下,皆以为此事可行,遂劝于赵王括曰:“秦王自毁双壁,已惹天怒,故而以病收之,此天赐之良机,不可失之也!又逢数国之盟,定能一举而灭秦,则我大赵将独霸于华夏也!”

    更有人谏言曰:“当兴大兵,已长平、羽林为体,攻河西而取函谷,进逼关中、咸阳,夺秦人之基,而取天下之势也!”

    赵括闻言,颇不以为然,曰:“不可也!”

    “秦主虽少,却有两年监国之经历,秦之先王虽是去白起、杀范睢、而兴大狱,然大狱之闭却是当今秦主之所为,此时秦廷上下,可谓官心、民心尽附也!此非讨伐之时也!

    况秦之先王刚去,而我即兴兵伐之,此乃不义而无名之师也,此仁者所不为也;且,秦以哀兵之势,又有司马错等名将坐镇,战则未必能胜也!败则更遭天下唾弃也!此智者不为也!”

    朝中众臣咸服!

    遂劝楚、韩、魏三国罢与秦之兵事,以待来日。

    魏国信陵君本率大军驻守周邑,闻听赵王括之战论,日夜兼程赶回大梁,与魏王秉烛夜谈,终令魏王改变主意,听从赵王之意,罢兵而与秦国交好。

    然楚、韩两国不听。韩国发兵五万,欲夺秦国周邑之地;而楚国将兵十万,欲重夺鄢郢之地而复于故都也!

    秦王子楚闻听两国来攻,愤怒莫名,遂令名不见经传的蒙骜为上将军,率楚地之兵八万对战楚国大军,令王龁为函谷守将,率兵六万防御函谷,令司马错为周邑守将,率兵三万对战韩国。

    同时派出使者,会盟赵、魏两国,许以“重利”,以免两国加入战端,另两路使者入燕、齐两国,试探两国之意图。

    秦王的思路很明确,稳住赵、魏两国,安抚齐、燕两国,南攻而北守。

    所以,大战率先在楚地展开。

    楚国以兵力之优势,徐徐向前推进,试图以堂堂之阵逼退秦军。

    秦国上将军蒙骜则顺其意,连连退却,仅仅三十余日,便已让出城市十余座,几乎三日下一城。秦军对此上下无不怨声载道,甚至远在咸阳的秦王子楚也发来质问的王命,却都被新晋的上将军蒙骜给无视了!

    蒙骜明白,新王刚立,自己更是新王一手提拔起来的,必须用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才能帮秦王、帮自己稳住位置!好在秦法严苛,秦军的素质更是不必说,虽然偶有抱怨,但对于蒙骜的将令,却是不折不扣地在执行着。

    机会也在秦军的已在退却中出线了!随着楚军占领的城池越来越多,不少楚军都被分配去驻守城池,而楚军之阵线也因为连续占领城池,战线不断被拉长,兵力被秦军成功分散,一转眼的功夫变形成了赫赫有名的“一字长蛇阵”。

    其阵已成,蒙骜明白是时候了!

    遂率军而出,以“揪其首、夹其尾、斩其腰”的九字要诀对付楚军,具体而言便是:以少量兵力结合地形,困住楚军之头尾,同时集中优势兵力对楚军中间位段的大军发动强悍冲击,以求击溃之。

    果然,一边是习惯了秦军退却的楚军,一边是刚放出牢笼的、憋了一肚子火气的、凶狠无比的秦军虎狼,不用想也知道结果如何。

    几乎一瞬间,骄傲的楚军瞬间被秦军虎狼给打得晕头转向,不仅头尾不得相顾,腰间部位大军更是为秦军一冲而散,随即十万大军几乎失去了统一的指挥,很快便被秦军分割包围。

    但好在,楚国毕竟在楚地经营多年,虽然被秦军分割包围,但除了少部分被秦军歼灭外,几乎一半的人还是通过楚地密集的树林,逃之夭夭。

    十万楚军声势浩大而来,却又留下了五万多首级,灰溜溜地逃窜而去。所幸楚地有山河相阻,秦军只是收复了失地,便不再向前进攻。

    直至此时,距离秦军反攻,也只过去了五天不到!

    “五天!就算是五万多头猪,秦军抓三天也抓不完啊!”赵括听闻此战况后,在赵王宫中不自觉地吐槽道。

    而随着楚国的崩盘,秦国的重心随即放到了周邑的韩军身上,楚地的数万精锐被抽调,浩浩荡荡地杀向周邑,正准备给敢于挑衅秦国的韩国一个yes!

    但……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