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赵军骑兵终登场(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r />
    如此,也基本就是极限了!

    第三道防线仅仅坚持了不到一刻钟的功夫,便宣告被破!魏军的士卒终于发现,原来秦军还是那个秦军,自己根本无法撼动的那个秦军!

    随着信心的消散,紧接着而来的便是是溃败,大溃败!

    没有方向,没有目的地,魏军只想尽快离开这修罗地狱,离开秦军那黑色的地狱使者。

    看着一个个从自己身边奔腾而过的魏军士卒,信陵君百感交集,自己应该要听从赵王的建议的,若是移兵河内,此时自己已经收复失地在与众将高歌畅饮了吧!又或许在旬月没有打下函谷的时候,自己就该及时止损,班师回朝,却也不辱名将之名!

    只是如今,完了!全完了!

    一瞬间,信陵君仿佛被人抽离了灵魂,任由身边的亲卫如何劝说离去都始终没有半点反应。无奈何的亲卫们只得将信陵君抬上车辇,试图驾车离去。

    而半空之中,夕阳也只剩下半个,坚强而又顽固地挂在山头,白起见此情形,悬着的心终于完全放松了下来——总算是在天黑之前将魏军击溃,若是被他们拖延到了晚上,恐怕又要跑掉不少的魏军。

    “传令:全军出击,务必……”不待白起追击的将令下达,突然间,一阵号角声从函谷关中响起!

    那是关中示警的号角声!

    白起抬眼一看,函谷关中烟尘四起,随即心中又是一紧——哪里来的敌人?为何关中会在此时示警?

    是误报吗?还是?

    千般头绪在白起脑海中一闪而过!

    但白起却也没有太过慌张,按照他之前的安排,关内应该留有五千人的预备部队,即便是轮换之后有所损伤,应该也有三千左右的样子,防守一时应该不成问题。

    可是,这浓浓的烟火是哪里来的?

    还有,这边溃逃的魏军要怎么办?

    面对困境,白起明白自己必须尽快做出决断,无论是什么决断都比什么都不做的好!

    也罢,魏军主力已经被消灭,即便是剩下的几万人逃了也再构不成什么威胁,毕竟溃逃后的军队战力如何,自己可是由亲身的体验。便饶过他们吧!函谷关要紧!

    “前令作废。”果敢的白起很快下定了决心:“传令:王龁所部,以预备队为先锋,速速回援函谷,司马错率麾下三千河内兵继续驱赶魏卒,其余诸将士与本将一齐虽回援函谷!”

    “诺!”传令兵立即应诺道。

    可惜,这边秦军刚刚作出调整,还未来得及急行军,那边函谷关的城头之上,已经树起了赵国鲜红色的旗帜!

    无他,因为秦王王命的缘故,本应固守在函谷关内的三千精锐被王龁连夜调离,而剩下的两千精锐也因为战事的焦灼被王龁全部投入了战场。

    所以,函谷关中,仅有已经大战了大半个月的老弱病残,其数尚不足两千人!

    而狡诈的赵军,再次阴险地换上了秦军的黑衣黑甲,仅仅在左手臂膀处绑上了一条红绳以作区分。而函谷关的留守人员眼见着前方战事焦灼,自然以为这只赵军是秦王或是上将军安排的伏兵,随即想也不想就放入城中。

    赵括也不客气,大摇大摆进了函谷关,随即便大开杀戒,捎带手地便指挥着麾下四处纵火,连带着武库、粮库在内的多处要地都被赵括付之一炬。

    这样的行为也自然暴露了他们是敌非友的真相,只是秦军已经无力阻止,只得拼尽全力吹响号角向远处的上将军示警。

    四处放完火后,几个赵军又按照赵括的指示,将城楼上的秦国黑旗换成了赵国的红色战旗!而这无疑又是在白起和众秦军的身上狠狠地捅了一刀!

    做完这一切,赵括随即打开函谷关城门,带着麾下众军朝着关外杀将而去!

    哒哒的马蹄踏着被鲜血浸染得有些许松软的土地,赵括很快意识到这战似乎并不好打了!原因很简单,在松软的土地上,马速提不起来,甚至还有马蹄陷落的风险!

    而失去马速的骑兵,无疑是失去了最为宝贵的武器!

    但好在,身后众军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兵,控制好马速应该不成问题,敌军又是疲惫不堪,应该能够过关。

    再加上自己本身就打算跟秦军两败俱伤来着,只是对秦军的杀伤或许会少上一些罢了。

    最为关键的是,日头就要西沉,留给自己和秦军搏斗的时间,并不多了!

    很快,赵军的骑兵便于王龁所率的秦军步卒相遇了,由于秦军大战已久,匆匆结阵之下,对付骑兵不可或缺的长矛、长戟等兵器竟然出现不足,秦兵无奈,只得挥舞着手中的长剑与赵国的骑兵硬碰硬!

    其结果,自然是显而易见的。

    如热刀切黄油一般,赵括所率的骑兵丝滑地从王龁的步兵阵线中一冲而过,徒留下一地哀嚎的秦兵。

    直到赵启遇到了秦国的锐士!

    秦军锐士之名果然不负所传,即便人数、装备、士气都处于劣势,秦锐士应是靠着自己的技巧和同伴们的配合,生生地将赵骑给拦了下来。

    当然,代价也不小,又是上百的锐士在与赵骑的搏斗中丧失了生命。

    大战至此,千余秦军锐士,竟只剩下了不到五百人,这样的损失即便是秦军最终取得了胜利,也不过是惨胜而已。

    更何况,骑在高头大马上的赵括显然不会让秦军轻易取胜。

    稍稍观察了下战场形势,赵括当即做出决定:既然向西的路途被秦军挡住,那便向北杀去,杀向还在追击魏军的秦军们!

    趁着周围秦军还未来得及合围之际,赵括指挥着赵军一边调转马头,一边向着阻拦自己的秦军们抛射着箭矢。

    秦军锐士虽然英勇难当,却也跑不过四条腿的战马,只得跟随着赵军向北面进发。

    数万秦兵瞬间跟着万余赵骑在函谷关外奔忙了起来。

    只是见此情形的白起,眉头却皱得更深了,北面是泌水,船只都在自己的手中,赵军北上乃是死路,赵括怎会如此不智?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