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任城中,人头落(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说道。

    随即,赵启将赵括的战刀双手捧上,吕不韦双手接过战刀,对赵启问道:“王命是如何说的?”

    赵启朗声答道:“王命曰:北上新政之途,坎坷艰难万分,或有宵小之徒,不服管教,卿且持此战刀,三品以下,悉可先斩后奏,便宜行事!”

    “任城守!”吕不韦转过头看下已经抖如筛糠的任城守,说道:“区区七品小吏,安敢在本阁面前狺狺狂吠?本阁问汝:我王之战刀,斩不斩得于汝耶!我王之命,杀不杀得你哉!”

    话未毕,任城守已然颓然倒地!

    “来人!”吕不韦再次下令道。

    “在!”身边一众羽林卫士一齐应诺道。

    “将此一干人等,及其三族近亲、府中恶仆,悉数就地斩绝。抄起家,籍其财,收其房,奴其仆。”吕不韦恨恨下令道。

    “诺!”羽林卫士再度应诺道。

    随着应诺声毕,场上一个个瘫倒在地的、脑满肠肥的昔日大人物,被羽林卫士们如同拖死狗一般拖至另一处刚刚垒砌好的高台,亦如邯郸城中清明日里的高台。

    只是这次没有那么高,更没有做好的木墩给他们垫身子,也没有锋利的大斧给他们个痛快!当然,羽林卫士们还是尽可能地将刀磨得快些。倒不是为了囚犯,而是因为使用他们的都是没有见过血的战场“雏儿”。

    用这群肮脏的血液,来洗去羽林将士们的稚气,也算是废物利用了吧。

    只是苦了这群平日里破个皮都得请大夫细细诊疗的官老爷们了!尤其是还要跪着听老兵们指挥新兵如何对准,如何挥刀!

    运气稍好的,碰到个心里素质较好,刀法也过硬的,一刀也就结束了痛苦;

    运气稍差的,碰到个心里素质不好或是刀法一般的,一刀砍在背上,一刀砍在腰上,砍又砍不断,死又死不了,受尽痛苦,哀嚎了无数声后,脖颈处方才来上一刀。

    运气最差的,便是碰到了心里素质不好,刀法更不好的新兵蛋子,就没个准头,一刀在臂膀,一刀在腰间,一刀深来一刀浅,身上横七竖八的刀痕,几乎就没块好肉好骨头了。

    身边的老兵都有些不忍,可是碍于军法,也没法替代新兵行刑,只得看着犯人受尽无数的痛苦,将哀嚎渐渐衰弱,最后活活的被疼死,这才骂骂咧咧地出手将那破烂的皮囊一刀两段!

    可越是心理素质不好,越是刀法差,越是要练啊!于是一刀切的新兵很快被替换下,刀刀致伤不致命的继续留下“练习”!

    有问题吗?没有问题!多好的练兵机会啊!赵启表示很满意!

    继续!

    当然这一切都被在场的犯人们看在了眼里,于是,刚刚还哭求着饶恕放过自己,躲躲闪闪想要晚一点死的犯人们,如今一个个仿佛革命志士一般,个个争先恐后的要上刑场,一句话:只求速死!

    去得早还有可能碰到个刀法好的,去得晚了,那可就是钝刀子拉肉了!

    却是喜了一众观刑的百姓们了,看着昔日里耀武扬威、无恶不作的大恶人纷纷受尽折磨,惨死刀下,心中报仇的快感油然而生。

    “好!”

    “杀得好!”

    一阵阵的叫好声在场地上此起彼伏。

    越是刀法差的士兵,其身边的叫好声越是强烈,倒是那些一刀斩的士兵们纷纷被百姓所吐槽,要不是上头说了,斩杀情况要记入考核,真想多给这捆缚之人几刀,以获取百姓们更多的叫好。

    有人这么想的,自然就有人这么做的。

    “这刀有点儿弯呐!”一位羽林卫喃喃道:“一刀砍不死应该不是我的问题吧!”

    说着还问了问身边的百姓:“你们想咱砍哪里!”

    一边的老兵闻言,脸都黑了!

    彼其娘之的,将军让你们来练胆,你倒好,来表演来了?!上去就是一脚,吼道:“给我照脑袋脖颈处砍!”

    正吼着呢!身边的眼神歘歘歘地向他袭来,身后一片凉意,饶是战场猛如虎,也经不住父老乡亲一顿瞧啊。

    还能咋办呢?两眼望天,爱咋咋地吧!

    最终,这一刀还是偏了“些许”——斩到了犯人的腰上。

    哀嚎声伴着一声叹息,和句句叫好之声响彻天际。

    赵启看着有些失控的法场,他明白练胆归练胆,士兵以杀戮取乐可不行!他要的是战场上不畏敌军的虎狼之师,不是以杀人为乐的豺狼之师。

    随即赵启下令道:一刀不中,鞭以十;两刀不中,鞭以百!监刑老兵同责。若有明显虐杀之情,军法从事。

    这才止住了法场中的不正之风。

    当然,这一切,吕不韦都未曾知晓,待包括任城守在内的第一批犯人被斩杀后,他便率部离开了城门。

    做啥?自然是清理田亩、人口黄册,准备清丈田亩,分发土地之用。毕竟杀再多的人,最终的目的还是推行新政!这个中心思想不能变、更不能忘了。

    城内官吏、氏族被一扫而空,幸好吕不韦早有准备,使团之中有不少是备用的官员,如今正好派上了用场,虽然百姓将有短暂的恐慌情绪,但在身着红色甲胄的赵军士卒的巡逻和临时官员的安抚之下,倒也很快恢复了正常。

    接下来的事情就更简单了,既不用谈判,也无需再付出什么代价,轻轻松松地就将新政推行。这令吕不韦也是欣喜不已。

    而商人出身的吕不韦当然明白如何尊重领导,早在第一时间他就将任城的情况和自己的做法与考虑,汇编成简,派遣专人回报赵括。

    同时请求赵括派遣在求贤馆中待考核、待任命的人员前来增援使团,以弥补文官不足的问题。

    更令廉颇和赵括满意和惊喜的却是征兵的情况,也没有多作宣传,只是让士兵们告知百姓:想要守住刚刚发下的田地吗?来当兵吧!

    一时之间,万人空巷,征兵处爆满,赵括不得不紧急开启了更多的窗口,甚至提高了征兵的门槛,这才将征兵的人数控制了下来。

    果然,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就在一切都欣欣向荣之际,三人却不知一切的轻松与愉快都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