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一十九章 登基路,子夜始(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了!

    只不过这只力量要继续存在于黑暗之中,明面上,自己要让刚刚从燕国蓟城带回来的李毅成立一支亲军,负责“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名字都已经想好了!

    如此一明一暗,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也互相制约互相竞争,自己才能稳坐钓鱼台上。

    等吧!

    等自己的政策落地,千年的智慧结晶,只要自己不跟王莽似的把步子迈得太大,只要不出现天选之子、大召唤师汉光武帝之类的秀儿,谁能挡吾哉!

    慢慢来!

    只要李牧将东胡灭了,自己头上的紧箍咒一松,再把辽东和朝鲜开发一下,然后,暴兵,南下!自东南而西北,席卷九州,谁能挡吾哉!

    不急!

    优势在我!不对,不对!优势在秦国,绝对在秦国!老子没优势,这辈子不可能有优势的!

    站在殿门口的赵括想了许久,更想了很多!不知不觉中,头顶的乌云渐渐散开,皎洁的月光投向热闹的邯郸城,更添了节日的欢喜。

    “从此,自己便是这方天地的主人了!”赵括望着头顶的明月感叹道:“不知家中的明月是否也如这一轮明月般皎洁,不知今年可还准备了自己的红包吗?又或者,那些个小家伙们是不是还在等着自己的红包呢?!”

    在赵括的思绪逐渐奔腾之时,平原君也终于将各项细节再三地检查无误,而时已至亥时。知晓没有过多休息时间的平原君,干脆就在偏殿中小憩了一会儿。

    宫中众人渐渐回归各处,各怀心思的看着空中皎洁的月亮,静静地等待着、守候着。

    爆竹声声除旧岁,子时很快在各方的期待中来到!

    宫中的宦者轻轻叫醒刚刚小憩一会儿的平原君。

    整理好吉服,披上红色大氅,叫开宫门,由赵禹率领的百官早已等候在宫门之外。

    转过身,以平原君为首,赵禹位列其右后侧,文武分列两列尾随其后,窸窸窣窣地,赵国文武鱼贯而入宫门!

    入宫后,两队王宫侍卫扈从左右,踏着红色的地毯,在星星点点宫灯的指引下,众人很快来到了赵括的寝宫门外。

    而已经接到汇报的赵括,也已经身着盛装而正坐于寝殿之中。

    平原君上前三步,拜曰:“恭请新王,祭天拜地!”

    身后众臣随即一同拜曰:“恭请新王!”

    赵括起身答曰:“准!”

    遂起身出殿,一辆不算华丽,却十分威严霸气的车辇早已等候在一旁,驭手正是一脸憨笑的赵启将军。别说硕大的身躯倒与这过分宽大的车辇颇为匹配。

    宦者为赵括稍稍撩起前襟,随即赵括一步,踏上车辇,新晋的宦者令则跟随在车辇一旁,待赵括坐稳,便肃声朗道:“大王,起驾!”

    赵启闻言,缰绳稍松,马儿会意,开始向前踱步起来。

    “哒、哒”的马蹄声在宫中响起,随即前方宦者也听到了宦者令的指令,手中长鞭在空中绕了三个圈后,狠狠地落在地面之上,发出“啪”的一声脆响。

    如是者三,少顿,有三鞭,复三鞭。

    九鞭后,赵括乘坐的马车已经缓缓驶至宫门前不远,马车之前是以王宫侍卫组成的仪仗,马车之后,两队王宫侍卫将平原君所率领的文武众臣护在了中央。

    随即,宫门再次打开,仪仗及文武众臣皆自左右两侧小门而出,独赵启驾着马车与赵括一同自正中大门而出。

    及至马车刚刚进入门洞,王宫城楼之上两侧的号角“呜咽”地响起。

    “王!”王宫城楼之上,众人高呼:“祭,天、地!”

    马车缓缓驶出门洞,道路两旁早已准备好的额火盆中瞬间丢入了无数竹筒,爆竹之声,响彻宫门之前!

    接着,王宫城楼之上,传来声响。

    “咚......”

    “咚......咚......”

    瞬间,擂鼓大作!

    自王宫而至城门楼上,如同号令一般,有慢及快,由小及大,似有排山倒海之气息,有如震天撼地之魄力,振聋而发聩者也。

    端坐车辇之上的赵括,透过重重帘幔,静静的欣赏着眼前阵阵擂鼓与爆竹的共鸣,宛如回到了小时候的过年时节,那个趴在窗沿上的小孩,隔着并不太清晰的玻璃窗,静静地看着窗外那鞭炮齐鸣、烟火璀璨的欢乐情形!

    可惜,再也回不去了!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