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说于秦,盟与楚(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赵禹见状,也不想再磨叽了,三年之期也无关紧要,自家的重点也不在与此,更何况,要撕毁协议还不是一句话的事儿。

    “就如贵使所言!”说着,赵禹端起了茶盏。

    “好!”秦使也是高兴地举起了茶盏。

    “为了秦(赵)赵(秦)友谊长存!”

    两盏茶盏于半空相遇,在清脆的声音中,两人一饮而尽。

    搞定了最为为难的秦国,身下的就好办了!

    魏国得知赵国愿意转交河内郡,激动得不像样子了,简直乐开了花儿!对于赵禹提出的粮草补偿和人口迁移,几乎照单全收,有求必应!

    两国在一片融洽的氛围中约定好年前进行国书的交换,随即结束了交谈。

    至于齐国和韩国,得知赵国不仅没有灭燕,反而付出了一郡之地的代价,自然也是感到满意的。

    在完成四国的交涉后,赵禹甚至还跑了趟楚国使馆,将情况给楚国使者一番交代,并代赵括表达了对楚国仗义执言的感激,并且表达了于楚国互盟的意愿。

    被秦国欺负久了的楚国得知赵括的互盟意图,简直如久旱逢甘霖,说着就让侍女准备歌舞,要与赵禹一醉方休!

    知晓赵括和平原君还在王宫中等着自己的赵禹,哪里敢接受楚国使者的宴饮。连忙推辞不已,然而几名侍女已然上场。

    “嬛嬛一袅楚宫腰”说的就是此情此景。

    好在已过中年的赵禹同志也算是久经考验,与楚国使者说明一番:赵王与上卿还等着自己回禀,实在不宜饮宴。楚国使者这才遗憾地放过了赵禹。

    然而,见到楚国美女身姿的赵禹,心里却有了别样的想法。

    悄悄地在楚使耳边细细耳语了一番,直听得楚使双眼发亮,连说妙哉!有理!

    临上车,赵禹又递给楚使一个眼神,似乎再说道:“用点儿心,好生办!”

    楚使也回应一个肯定的眼神,回道:“老哥放心,一定办好!”

    在彼此暧昧的眼神中,赵禹的车辇缓缓离开楚国使馆,慢慢朝着王宫驶去。而在赵禹离去后,楚使也不敢怠慢,立即修书一封,派遣心腹之人就往楚国报信而去。

    不多时,赵禹的车辇已经驶入了王宫之中。

    什么?燕国?燕国使馆?

    去那干嘛!

    需要吗?

    怎么的?燕国还敢有什么意见不成?

    赵禹表示,堂堂赵国亚卿,去燕国这种挥手便能灭之德国家使馆,跌份,不去!回头跟秦国盟誓后,直接通知燕王就行了。

    总之,经过赵禹与各国使者们一通的唇枪舌剑,终于在友好协商的氛围下达成了一致。

    燕国作为战争的发起者,又输了战争,理应得到惩罚,割让燕北及蓟城在内的二十余城与赵国;燕赵以蓟城为界,赵国保证不再对燕国继续用兵。

    当然,考虑到赵国由于全国重心北移,无法保证河内百姓的安居乐业,故特请魏国入河内主政,赵国仅“象征性”地保留野王一城之地。并且赵国承诺十年内不得干涉河内一郡的政治军事事宜,当然前提是上党郡和野王城没有受到攻击。

    前者是为了堵住魏国的嘴,后者则是为了安抚秦国的情绪。

    同时,为了报答楚国使者在大殿上率先放弃插手燕国之事,赵括决议与楚国互盟!

    年前,河内大军在郡守王樯的率领下,并在秦军斥候的监视下,带着几乎全郡的人口、粮食,全面退守野王城,上党郡郡守郑新早已等候在野王城,随即接收了河内郡的人口,带回上党郡安置。

    魏国大军也在信陵君的指挥下全面占领河内郡,在魏国大军重新占据安邑后,信陵君终于放下了心,随即带着答应赵国的粮秣启程前往邯郸,恭贺赵王登基。

    只是,他们不知道的是:对面的秦国已经在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了!

    远在无终城中的燕王,终于得到了秦王的回复,日日孤悬的心也算是安了下来,随即派出使者,欲将蓟城中太庙移至无终城中。

    轰轰烈烈的赵燕大战,终于在周赧王五十五年,辛丑年的除夕前落下了帷幕。

    赵括的面前,一份全新的历史画卷已然悄悄展开!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