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疾风劲草,板荡诚臣(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来意,惧秦者为其撑腰,有求者可稍作让步,若有一二国倒戈,哪怕变成中立,我大赵何惧于秦国耶?!”

    “爱卿所言字字珠玑也!爱卿,此事寡人便交于爱卿了,务必在最短的时间内明确各国之来意。寡人就在宫中等候爱卿的好消息!”赵王赶紧下令道。

    “诺!”赵禹立即应诺道,随即转身出殿找寻各国使者而去。

    各国之使者倒也不瞒着,也怪这员秦国使者太嚣张了,嗯,不对,不仅仅是这位秦使,几乎每任秦使对于他们都是如此嚣张,予取予求。而这样的态度也是取自秦王对各国的态度——瞅你咋地!

    一边是嚣张跋扈的秦人,一边是温文尔雅,屈尊降贵赵之大臣——赵禹,怎么选择还用问吗?

    当然,选秦国啊!

    没办法,祖祖辈辈被打怕了……今天敢不顺着秦国,明天秦兵就会上门教做人,血泪的教训,太深刻了!

    虽然屁股没法挪到赵国这边,但是看在赵国这么有诚意的份上,把实情讲一讲还是没有问题的。

    如果,当然只是如果,赵国能给得多一点,再给个盟约啥的保证下自己的安全,自己家也不是不可以换个位置坐一坐!

    很快,赵禹带着满满的收获与满心的无奈回到了赵王宫中。

    朝臣们已经下朝干活去了,只留下了平阳君与赵王一边喝着茶一边等候着赵禹的回复。

    赵禹在宦者令的带领下很快来到了赵王所在的宫殿中,却见平阳君正与赵王相谈甚欢,而见到自己的到来,赵王丝毫没有让平阳君回避的意思,心中那点被宦者令引路的小小激动很快湮灭。

    他好想质问赵王,那平阳君除了是你叔父,除了会拍马屁,还会做什么?是否曾在国事上提出哪怕一次好的谏言?

    上党归附,他说天降横财,必守灾祸,这是要把战略要地往秦国手里推啊?还好最终没有听他的,可也因为他而耽搁了许多时日,导致战局的被动。廉颇不得不驻丹水以防守,若不是赵括横空出世,上党之地尽归于秦矣……

    接着呢,就因为赵括打胜了上党之战,便看人家不顺眼,又给我王出主意打配合,愣是把国之功臣弄成了罪臣,不仅削减封邑,还被鞭笞二十,要不是赵括也是公室之人,换成哪怕是廉颇,你看他跑不跑!

    好嘛,蓟城细作拼死带出了燕军伐赵的消息,又是他,平阳君带头质疑人家,若不是平原君于上将军括力挽狂澜,此时邯郸城中应该已经处处烽火了吧!

    哎,就这样的人,百无一用,我王啊,你留在身边做什么啊?还屡屡留作咨询,问之以国家大事……赵国如此亲小人远贤臣,怎么得了哦!赵禹心中不住地哀叹道。

    “见过我王!”心中有再多的无奈和憋屈,但赵禹还是尽力地履行着一位大臣的职责!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