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汉末珍宝,假公济私(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识字的人问道。

    于是便听人念道:“徐县令说,天气逐渐转凉,今年恐是寒冬,鼓励家家户户修葺房屋,为过冬御寒作准备,不日后也会派人挨家挨户检查,若是危房,一律拆除,盖了新房的,县衙审核合格后还可以发放一半补贴。”

    “啊,补一半?你没看错吧?也就是说,百姓们盖房子,官府还帮忙出一半钱?这世上有这么好的事?”一人满脸疑惑道。

    念告示的人一掌拍在纸上:“这白纸黑字不写着嘛,官府的盖子都盖着哩,还有假?”

    “没错没错,是这么写的。别少见多怪。我听说,三年前夷陵县就是这样,全县危房改造,还修桥铺路,兴办学堂。徐县令怕是都向穆钦差学的吧。你们没听说吗?夷陵那个鬼县令如今可是钦差,就在襄州城里,呵呵,没准儿就在我们身边呢。都说这个钦差平日里就住在百姓家,许是看哪家的房子太破了,一时难受,才去找徐县令出了这个告示!”

    “是啊是啊!”众人纷纷赞同。

    “哎。”祝娘子叹了口气,不禁想到了家里的破房子,如果有钱修葺一番,或者重新建造,到时候勇儿成家也气派,只不过哪儿来的一半的钱?除非……

    焦躁不安地等到了天黑,祝娘子连晚饭都没吃,便迫不及待地跑到了廖氏文斋。

    廖掌柜见她到了,开心地迎了上了:“娘子你真是走远了,你那扳指啊,我朋友一眼就相中了,来,这是卖的钱,整整二百两银子,你数数。”

    “什么?二百两!”祝娘子惊得合不拢嘴了,打开箱子,更是吓得差点儿跌倒在地:“这……这都是银子?”

    “是,这一两银子,你可以去柜坊换一千个开元通宝。呵呵,太不方便了,所以就收了白银。”

    “都……都是我的?”祝娘子还有些怀疑。

    “是。呃……你扛得动吗?要不然先放这儿,我明天给你找个车,或者直接让你儿子存到柜坊去?”

    祝娘子连连摆手:“不用,不用,扛得动,平日里我儿子不在家,背柴挑水都是我干的,呵呵,就这一箱,还不如一桶水重哩。”

    “那好,那你慢着点儿啊!”

    “哎,好。掌柜的你忙着。”祝娘子说着,憋了口气,将箱子上了肩,一路上小心翼翼、提心呆胆地朝家里走去。

    穆仙儿和钱管家一路尾随,见她进了院子关了门,才放心离去。

    回到家里吃了饭,穆仙儿又情不自禁掏出了铜扳指来。

    钱管家端来洗脚水帮她泡上脚,忍不住笑道:“主子这是又在欣赏刚得的宝贝啊?”

    穆仙儿咬了咬唇:“我在想象这枚扳指就是汉代的东西,它就值二百两银子。”

    “哦,那能把它想成真的吗?”钱管家咂咂嘴:“你在宫里什么宝贝没见过?卫国公府上也有许多珍宝古玩吧。敢情都长这个德行?”

    “算了算了,拿走吧,拿到后院挖个坑埋了,埋深点儿。没准儿等个一千年后,有人把它挖出来,就真的值钱了,如果它不烂的话。”

    “嗯,说得有道理!”钱管家将扳指塞到怀里,给仙儿按摩起脚来。

    “还有,别告诉任何人我花了二百两银子买了一个连二十文钱都不值得破扳指。记住没?”

    “哎,记住了,除了我,哦,还有廖掌柜,保证不会让其他人知道。”钱管家举起三个手指头起了誓,又担心起来:“可是,如果那祝娘子不把钱用来盖房子,怎么办?”

    穆仙儿阴柔一笑:“你怕是还没看到告示吧?徐县令仁慈,愿拨公款补贴百姓们盖房子。谁不想住在好房子里?这次只需要出一半钱就能如愿,又怎会不抓紧机会?明天早上集合时,孟司马也会给天眼队每人半个月假,用来带头建房子去。

    哎,襄州民众齐心协力,不但能改善百姓的居住环境,还能有更多的地方收容间断逃过来的难民,房主可以得到一些租金,手脚勤快的人也能找到一些活儿干,一个地方的经济只有活跃起来,百姓们的日子才会越过越好。”

    钱管家也无比赞同道:“是啊,秦勇他们家的日子过好了,主子嫁过去才会享福。倒个手就又洗白了二百两银子,主子真是会乱用职权,假公济私啊!”

    穆仙儿一脚踢去,洗脚水溅了他一脸:“怎么说话呢?换几个词再夸!”

    钱管家擦了把脸:“呃……主子真是冰雪聪明、足智多谋、秀外慧中……”

    穆仙儿听着听着,嘴角扬起笑,整个人又有些飘了。

    br />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