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伴君如虎,海瑶献画(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所瓜葛,还望郎君相助,朱某实在不知如何是好啊。”

    太子笑道:“看你吓的,圣人只是让令爱有空多陪安王散散心而已,又没让她去死,怕什么?来,吃茶!”

    长夜漫漫,那是因为有人失眠,失眠却是因为不甘心。这世上总有那么一些事不能如愿,可是人们又不愿认命,总是渴望做点什么去改变现状。怎么做?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这一想,就越来越兴奋了。

    安王任由沈太医请完脉,捂着嘴打了个哈欠。他不禁觉得好笑,以前穆悠在时,便总是一副睡眼惺忪的样子。自己现在是不是也成他那样儿了?

    小夏子生好了炉子。

    安王拆开纸包,烤茶饼,冷却,磨末,筛茶末,然后小心地将筛下来的粉末用一个精致的盒子装了起来。他将茶釜内注上水,用竹夹取出一点点茶末,放置于风炉上煮起来。

    小夏子早已退在一边,也不敢多说,也不敢动手帮忙,任由安王一个人忙着。这包茶对安王来说可是宝贝,听月奴说,昨夜安王抱着它睡了一夜,要是自己不小心弄洒了一点茶末,肯定要被安王重重责罚。

    不过安王倒是很享受自己动手,他的嘴角挂着笑,那是自穆悠走后,难得一见的笑容。

    哎……安王,你的心,当真早已飞到夷陵去了么?

    “殿下。朱海瑶求见。”一个小太监传话。

    “朱海瑶?”安王回过神来,仔细回忆着这个名字。

    “呃……是大理寺卿朱公的独女。”小夏子道。

    “不见。”

    传话的小太监瞟了一眼小夏子,低头接着说:“她说,画了王妃的画像,特地拿来殿下看看。”

    “王妃的画像?”安王抬起头来:“她很会作画吗?”

    小夏子见安王听到王妃了似乎有了点兴致,赶紧上前道:“殿下忘了,上次选妃,不是每位佳人都给殿下作过一幅画吗?除了王妃,就属朱娘子画得最好了。”

    “哦?”安王嘴角又泛起了一丝笑意,想起了那次选妃的比试。当时是自己临时出题,莲儿那副画是自己早有准备,而能当场画出来,看来应该有些本事,只不知她笔下的莲儿又是什么样。

    小夏子瞧着安王又在出神,一挥手:“让她回去吧。”

    “慢着。传她进来。”安王却改了主意。

    “是。”

    片刻后,朱海瑶微笑着从长廊走了过来,恰到好处的妆容下,一身白色劲装,纯洁似雪。

    “莲儿!”安王大惊,情不自禁地迎了上去。

    朱海瑶忙欠欠身:“臣女朱海瑶见过安王殿下。”

    安王止了步,没错,此人只是穿着和上次莲儿舞剑时相似的衣裳而已,全身哪儿有一点莲儿的神韵?

    他将眼光落在了她的手上:“画呢?”

    朱海瑶赶紧展开手里的画轴:“殿下请看。”

    安王看去,画中的人正是莲儿,她一身白色劲装,手中持剑,衣带飞扬,正是当时选妃时舞剑的情形。

    “王妃当时一段剑舞惊艳四座,海瑶也是叹为观止,回府后仍然久久难以忘怀,便凭着记忆把王妃的英姿画了下来。也不知画得如何,今日斗胆,带进宫来,还望殿下指点一二。”

    安王伸手抚摸着画中人:“好,画的很像。只是画得并不传神。小夏子,去,把我寝宫里王妃的画像取过来。”

    “是。”小夏子大喜,赶紧飞跑而去,不一会儿杨莲的画像便展开来。

    “这幅是吴道子画的,你仔细看,特别是她的眼睛,你看久了,会感觉她也在眨眼,有时候恍惚间,你会感觉她快从画中钻出来了似的。”

    “殿下所言甚是,跟吴先生相比,海瑶自惭形秽。”朱海瑶低下头去,默默收起了自己的画作。

    “不,我没有别的意思。只是单纯的讲作画而已。毕竟画相貌容易画神韵太难了。”安王恐她难堪,指指石凳:“坐吧,难得你有心,还记得王妃。我刚好煮了茶,你尝尝看。”

    朱海瑶粉面含笑:“谢殿下。”

    她兰指微翘,将茶杯举到鼻子下闻了闻:“茶香淡雅,宛若芝兰,好像不是长安能寻到的。”

    安王微笑道:“这是夷陵邓村乡的春茶,穆县令昨日请人捎回来的。”

    “夷陵?”朱海瑶满面惊喜:“那个地方我小时候去过,我外祖父曾到那里去访友,带着我去待过一个月。

    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故为夷陵。有山有水之地最是有灵气了,难怪会生出此等精灵来。”

    朱海瑶夸着,朱唇抿上一口:“果然沁人心脾,回味悠长。那时候还太小,只知道看风景,竟错过了这么好的东西。”

    安王听她赞美夷陵,对茶也颇有研究,不禁大喜,自己也赶紧饮了起来,果然让人心旷神怡。

    br />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