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强硬(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张居正迟疑片刻,整理着思路。

    对于耿定向的能力,张居正是认同的,不然他也不会把福建清田这么艰难的任务托付给耿定向。

    但是福建清田之事,闹到这番田地却是他没有想到的,这其中可以说他的原因也有。

    作为国家元辅,内阁施政者,没有认清楚福建地方的困难,造成了耿定向困顿。

    如果早知道福建的形势,张居正不会先考虑福建,而是会选择其他地方。

    第一炮一定要打响,这样才能让接下来的行为更顺利。

    现在骑虎难下。

    福建的形势,需要慢慢来。但是新政没有时间,福建清田之事等不了那么久。

    耿定向在前方披荆斩棘,此时,他绝对要给他更多的支持。

    “臣近日来,对福建多有关注,得有闽地族谱一篇,倒是有趣。”

    “先生请讲。”

    朱翊钧亲自捧哏,很给面子。

    见如此,张四维无奈。

    “秦灭赵国后,赵姓族人散居各地,以国为氏。汉唐时,赵姓家族中,以辅佐西戎,世居甘肃天水的赵氏为唯一望族。

    但今福建三大派赵族是宋皇室的后裔,而宋皇室又是西汉赵广汉的后裔。

    赵广汉是河北涿郡人,曾任京兆尹,世居涿郡之天水。

    宋统治中国三百一十年,涿郡赵氏望族更加显赫。

    故我赵所用的郡望,是出自河北涿郡天水。”

    张居正说完,嘴角露出笑容,边摇了摇头。

    “这种类似的族谱,在闽地随处可见,强调自己祖先来自于光州固始了。”

    “张公何意?”

    吕调阳没听明白,开口问道。

    张居正向吕调阳,这个向来勤勉做事的同僚颔首,解释说道。

    “不管是出于血缘的确认,或出于攀附以提高声誉和地位,最终目的都在于确保宗族的权威。

    福建历史原因破杂,但是民堡之事,绝不是嘉靖年间始起,而是自古有之。

    此风朝廷放任了两百年,原因归纳起来,都是想用贤臣治理地方,以更改风气。

    可是两百年来,闽地风气改了吗?未必吧。”

    张四维认为该用贤臣,张居正直接否定。告诉众人,闽地风情长久以来,倚靠贤臣都未能更改。

    “长痛不如短痛。”

    张居正看向皇上,上前两步。

    “陛下,耿定向此人的能力,臣深信不疑,地方闹事,绝非朝廷之罪,实乃地方大户贪欲过度,不畏国法,此风不可在继续放任下去。

    大乱才有大治。

    此地的民风,绝不是温和手段可以扭转的,陛下明鉴。“

    大乱才有的大治。

    道理是正确的,但是要乱成什么程度呢?再来个广东罗旁战事?朱翊钧不敢。

    他相信张居正也不敢。

    “先生以为何意?”

    “臣以为,耿定向是以杀鸡儆猴,杜绝其余人仿效,如果放任元凶,其余人再不畏惧国法,则闽地国家不国也。”

    “可。”

    朱翊钧点点头。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