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第92章(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nbsp; 虽然天气放晴,但是融雪之后的天要比下雪当天更冷,苏笑笑带上火笼,和韩城带着孩子们走到门前小河旁的杨柳树下准备放烟花和鞭炮。

    两位嫂子也出来了,李玉凤手里拿着几根点着的香说:“用这个点,韩城小心一点,点着了就跑,孩子们都捂住耳朵离远一点。”

    除了大宝和小宝,其他几个孩子都是第一次参与这种活动,心里还是有些害怕,都站得远远的,苏笑笑也害怕,搂着小豆包走到最远,对其他孩子说:“这东西容易炸到人,很痛的,大家远远地看就好知道吗?”

    孩子们蹦蹦跳跳说:“知道啦!”

    远处也陆陆续续响起了鞭炮声,韩城点了一个小排,也就“噼里啪啦”响了几下,孩子们都足够高兴,小豆包眯着眼睛,戴着手套的小手拍不响也拍个不停。

    韩城又点了一支烟花,“嗖”地一声,火苗子蹿到垂杨柳的上方“嘭”的第一声炸开后,点亮了苏家村大年三十的夜。

    邻居们闻声而来,纷纷走出家门远远望着小小一坨在空中稍纵即逝的烟火。

    杨南怀一家站在巷子里,趁着烟火燃亮夜空的瞬间远远看着最小那两个孩子。

    稍大点的饭团站在爸爸的脚边,扯着爸爸的裤筒不知道说了句什么,韩城揉揉孩子的脑袋,弯下腰去跟他对话;

    小一点的小豆包在苏笑笑的怀里,温柔的苏笑笑指着烟花不知道跟孩子说了什么,孩子高兴得直眯眼,抱着她的脑袋在她的脸颊上亲了一口。

    感受到身侧的视线,苏笑笑忽地偏头看向巷子,正好看到站在那里的一家三口。

    苏笑笑愣了一下,旋即扬起甜甜的小梨涡冲那个方向点了点头,还把小豆包转了过来,让他正面对着那边。

    董明月看清小豆包的模样瞬间红了眼,礼貌地回给苏笑笑一个点头礼,杨南怀和杨林也对着苏笑笑点了点头,然后一家三口默契地转过身去,杨林扶着两位步履蹒跚的老人,一步一步消失在漆黑的巷子里……

    苏笑笑回过头来,正好碰上韩城的视线,夫妻俩心照不宣相视一笑。

    苏笑笑并不悲伤,因为她知道这样的日子不会持续太久,两位老人也很快就会回归原本的生活,回到大学里教书育人安享晚年。

    这年头不会大量燃放烟花炮竹,本来就不能多买,更不会一个晚上全部放完,很多地方甚至不让放,在苏家村放一点应下节还是可以的。

    按照苏家村的习俗其实是要争谁家能在大年初一的零点抢先打响第一炮抢一个好彩头。

    苏家村没有守岁的习俗,往年都是苏振中和苏振华兄弟等到零点出来放完鞭炮再回去睡觉,孩子们早睡等不到零点,所以就当提前放了。

    其他的烟花炮竹要留着年初二开年、初七人日和元宵节再分别放一点,也都是应个节。

    孩子们在外面玩的时候,李玉凤已经在他们每个人的床头下放好了压岁钱,苏笑笑和张春英肚子还有一个宝宝,李玉凤也没忘在她们俩的枕头底下放了一个,李玉凤想着韩城第一年回来过年,也在他的枕头底下放了一个取个好意头。

    苏笑笑习惯性睡觉前拿起枕头来拍拍上面灰尘,一个红包掉了下来,愣了愣,旋即拿起来对着韩城扬了扬,她开心坏了,她都已经忘了自己多久没有收到过长辈的压岁红包了呢。

    “韩城你瞧,我娘给的压岁钱,我都长这么大了,我娘居然还给我压岁钱。”

    韩城最喜欢看到苏笑笑一高兴就跑出来的小梨涡:“可能是娘给你给肚子里的宝宝的。”

    苏笑笑不信,觉得她娘就是给她的,也拿起韩城的枕头看了看,果然又掉出来一个红包,她高兴得见牙不见眼:“就说我娘给我的嘛,看吧,你也有呢。”

    韩城也愣了,自从直系亲人都不在了以后,他都多少年没有收过压岁钱,没想到年近三十居然还能收到。

    “托你的福,肯定是娘给你的时候顺便也给我压了一个。”

    苏笑笑点点头,把红包放回去:“我大哥二哥他们肯定没有。”

    还真让苏笑笑猜对了,苏振中和苏振华的确没有。

    韩城不知道从哪里变了个红包出来递给苏笑笑:“给你的压岁钱,笑笑新年快乐!”

    苏笑笑瞪圆了眼睛,惊奇地问:“你什么时候准备的呀?”

    韩城也不瞒她:“就刚刚。”

    苏笑笑发现他居然是拿走了原本贴在小宝书桌上的红纸叠的红包,弯着眼睛说:“在我们家这红纸得过了正月十五才能撕,我娘要是知道了肯定要骂你。”

    韩城揉揉她的脑袋:“没事,娘不舍得骂我,我明天找一张贴回来就是了。”难得让她高兴。

    苏笑笑的确很开心,她站起来搂住韩城的脖子,嘴对嘴亲了他的嘴一下:“韩城,新年快乐!”

    韩城回亲她:“新年快乐!”

    我的笑笑,永远快乐。

    作者有话要说:上一章改动了一下,宝子们可以倒回去看看

    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作者满足不了每一位宝宝的要求,希望大家多多谅解

    下一章回军区,苏笑笑的宝宝也很快就会出生

    今晚应该不再更了,晚安吧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