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秦王(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的荼衣公子,手指托起身侧的玉杯,淡淡抿了口温醇酒液。

    温酒器凝出的水雾笼罩在他身周,映地那双冷眸竟愈发温善柔和起来。

    秦王好整以暇地饮尽酒水,复出声问道:“即是如此,先生便将心中构想简单提要而出。”

    崔元颔首称是,脑中大致回忆着治秦手册的最新框架,继而从“除恶、任能、改制”等三个方面切入,笼统讲述了自己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引的兼修并用思想。

    实话实说,最开始在兰陵时,他虽草拟了初版治秦手册,可当时囿于见闻不深,他的理论还是略显呆板与停滞不前的。入得咸阳后,经过小半年的推敲琢磨,他的兼修并用终于开始富有活力起来,甚至还会随着秦国的发展壮大而不断调整改进。

    也即是说,每个阶段都能有其相应的历史侧重点。

    当然这个结构太过庞大长远,自己还未完全理顺参透,深处历史漩涡的人更是无法设想到如此遥远的未来,所以崔元今日的谈论点便着重偏向于“除恶”之上。

    由字面意思不难推断,除恶便是除尽秦王掌权途中的所有“恶人。扩散来看,除恶不仅仅是限定于掌权途中,还可以延申至吞并六国与治理天下的大任中去。

    这个恶人也不单单是指吕不韦、嫪毐、赵姬等辈,也可以扩展到赵高、姚贾、徐福等后期奸佞之上,真正贯穿于秦王执政掌权的整个生涯。因此比起空谈的思想理论,秦王对“除恶”之事应会更感兴趣,毕竟这也算是对方目前的当务之急。

    待至崔元娓娓论罢,秦王果真沉声反问:“不知崔君所言‘恶’从何来?”

    听出对方的试探心思,崔元温和笑笑:“恶无足虑,王上只需清守本心。”

    恶来自四面八方,可最恐惧的恶,却往往是源于自己的内心。只有真正做到善辨忠奸善恶,清守爱护国之天下的本心不变,才能真正做到除恶必尽、除恶能尽。

    否则任崔元有通天本领,也无法改变秦二世而亡的史实。

    他承认,他是用命在赌,赌一个繁花锦簇的未来。

    听闻崔元所言,秦王成功默了片晌,待焚香燃罢,方抬手示意道:“崔君且去吧。”

    崔元周到起身行礼,正要回身离去时,秦王却忽而没头没尾道:“依崔君之见,何为梦?”

    梦?虽感疑惑,崔元仍旧沉吟试探道:“梦由心生,也即心之所想。”

    秦王似乎并不认同崔元之论,“既未经历,如何能想?”

    崔元正欲开口答话,脑中却忽而忆起当年最初穿越时,那个纠缠自己多年的梦境,荆轲刺秦。思及此处,崔元若有体会道:“不过因缘而已。”

    皆是飘渺虚幻,怎能因此而踌躇不进?听出崔元的弦外之音,秦王不由默然轻笑,“明日巳时。”

    崔元忍不住疑惑抬眸,秦王难得心情明朗,因此也便有了解释的耐心:“秦宫面议。”

    崔元方反应出秦王此言的用意,也即是说,他可以时常与秦王面谈议政了?

    侧面来说,他在一步步努力靠近自己设想的目标。

    长揖领命的同时,崔元忽而忆起今年便是成蟜之乱的年份,许是为感恩秦王知遇之情,崔元未及深思便已主动提醒道:“王上还当日日警醒,莫使祸起萧墙,为时恨晚。”

    话罢,躬身退出厢内。

    崔元步出车驾时,恰自遥遥人群中瞧见一抹雪青色的出挑身影。

    对方斜倚在身后的粗壮乔木之上,静静抱臂观看着眼前两位少年的斗嘴互啄,许是感受到崔元的注视,对方盈着笑意回眸来望,就这般撞上崔元不及收回的狼狈视线。

    不知为何,看到对方的瞬间,崔元心中忽而油生一股负疚之感。就今天的短暂接触而言,成蟜并不像是史书中耽于权势的野心之辈,那场注定失败的反叛,难不成是受人所惑?

    若是如此,方才自己的无心之言,会不会就此断送对方本该富贵闲淡的一生?

    可就算崔元不提,这些也都是史书盖章的事实,他又能改写挽回些什么呢……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