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第 16 章(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看对面两人你来我往地碰杯,不由翻个白眼,问起了正事。

    “你还真打算在农村扎根了?船厂还没有说法么?”

    宋恂摇头,“没消息。我周一去趟船厂,看看情况。”

    “你说你,好不容易冲动了一回,还让人给你一竿子支到农村去了!当初要是去考个军校不就没这些倒霉事了?”

    宋恂喝了点酒,也放松了下来。

    舒坦地靠进座椅里,摆手说:“过去的事就甭提啦!”

    “为啥不提?凭什么宋恺可以去当兵,你就不行?”孙卓远撇嘴,“你看人家如今在后勤混得多滋润!”

    “我也可以去。”宋恂漫不经心地挑拣着花生米上的红衣,“不过,我家还有个宋恒,也是从小就嚷嚷着要当兵的,而且他淘成那个德性,也就部队能管管他了。老宋家三兄弟,不可能都当兵,好事全让我家占了,别人能乐意吗?”

    “我看不是全让你家占了,而是全让宋恺一个人占了!”提起这事,孙卓远就恨铁不成钢道,“你这个大学真是白上了,那农村的工作,是个人都能干,你去了不是浪费人才嘛?还不如让宋恺去呢!”

    孙卓远还记得宋恂当年少年得志,考去上海读大学时的风光。

    那几年宋恺在他跟前都是缩着脖子的。

    虽然毕业分配时没能留在上海的研究所,而是被返回原籍,进了渔业公司的一个下属船厂,但好歹也是个工程师。

    在他们大院里,这样的文化人也是很受人尊敬的。

    “你们可别小瞧了农村的工作,我现在干的工作,你们未必能干成。”宋恂笑道,“公社里把我当成救火队员,如果干不好,公司年底就要解散了。”

    “这么严重?”两人同时出声。

    宋恂对他们说了公司的情况,着重谈了当地渔民不肯钓鲨捕鲸和缺钱买船的事。

    “你们说我接下来应该怎么办?”

    “我哪知道咋办!”孙卓远凝神琢磨半晌,蹦出来一句,“要不我借你点钱?”

    宋恂差点被酒呛住,“你知道一艘船多少钱不?”

    “那我就帮不了你什么了,”孙卓远摊手感慨,“没想到农村的活也这么不好干呐!”

    宋恂没接茬,在心里盘算了一会儿,开口问:“你们认识食品出口公司或者其他出口单位的人吗?”

    钱小六侧目:“你问这个干嘛?”

    “我想跟他们置换一下生产任务。”宋恂小声说。

    “?”

    “我们公司有一部分生产任务是捕捞鱼肝油的原料鱼,但是你们也知道,当地船员的抵触情绪很大,我们总不能硬逼着人家上船。所以我想把为‘联合加工厂’提供原料鱼的这部分生产任务,置换出去。”

    钱小六是个公安,没接触过企业事务,但基本常识还是有的。

    生产任务都是年初就定好的,哪是你说改就能改的?

    “这事你还是让上级去谈吧?你已经是最最最基层的垫底小干部了,怎么去置换任务?”

    宋恂斟酌着说:“我们渔业基地的主任,跟我的情况差不多,都是从省城被打发到下面去的。她要是能改变现状,肯定早就使劲了,哪还会等到现在?所以我们这些垫底小干部就得自力更生了……”

    “那你找出口公司是什么意思?”

    “省海洋渔业公司捕捞回来的鱼,主要有三个去向。”宋恂沾了点酒,在木头桌子上画了一个关系图,给他们解释,“大部分销往外省,支援内陆城市的海货供应;小部分在省内销售,满足城市人口的鲜鱼需求;最后更小的一部分就是提供给出口公司,销往海外的。”

    另两人还是没弄明白他找出口公司做什么。

    带

    着些嫌弃地瞥他们一眼,宋恂把话说得透透的:“现在已经不是当年带鱼旺发,全上海市民吃‘爱国鱼’的年代了!如今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水产品供不应求!无论是销往省内的还是省外的,每年的供应都是不足的。你们说,出口公司那边的供应能跟得上不?”

    孙卓远还有些云里雾里的,“人家供不上跟你有什么关系?”

    “我想让它跟我有关系,它就能跟我有关系!”宋恂垂眸挑拣着花生米,“出口订单能否按时交付,关系到咱们的国际形象和国际信誉。但是国内人民的水产供应也是不能耽误的。”

    “我听说,出口公司每年都要跟省渔来回扯皮。所以我想找个出口公司的人商量商量,把我们瑶水支公司给‘联合加工厂’的供应,置换成给出口公司的。以后我们的船直接给出口公司供货,省了他们跟省渔扯皮的过程。”

    “你是想让出口公司的人替你出面,走上层路线,更改生产任务啊?”孙卓远砸吧砸吧嘴,总算回过味儿来。

    “初步设想是这样的,不过,是否行得通还得再看看。关键是要找个能说得上话的人,像我这样最最最基层的垫底小干部,连人家单位的大门朝哪边开都不知道。”

    钱小六动作夸张地鼓了鼓掌,摇头叹道:“你这心眼子多的都快成筛子了!”

    无视了他的揶揄,宋恂转回正题:“你们到底认不认识食品出口公司的人?”

    “不认识。”二人双双摇头。

    宋恂:“……”

    他刚才那番唾沫横飞岂不是白飞了?

    简直是对牛弹琴……

    钱小六与他碰个杯,咕咚咕咚把剩下的汽水干了,一抹嘴说:“我这边没有出口公司的关系。但我可以回去帮你问问我媳妇,我丈母娘那边没准儿能搭上茬。”

    孙卓远也说:“我也帮你回去打听打听,咱平时就是大头兵,都不怎么跟外面联系,冷不丁让我跟人家公司的人拉上关系,还真有点懵。我也回去问问段思云。”

    得,这两人都是要回去问媳妇和对象的。

    徒留宋恂这个光棍儿默默喝一杯苦酒。

    三人久不相见,凑在一起拉拉杂杂扯了半下午,临近钱小六的值班时间,这桌仨人点俩菜的客人才离开小饭馆。

    临分手前,孙卓远欲言又止,吞吞吐吐地问:“宋伯父和孟姨的事,你知道了吧?”

    宋恂:“?”

    他爸妈又怎么了?之前大姨就提过一嘴,他没往心里去。

    钱小六一看他的样子就知道,他还被蒙在鼓里呢。

    拦住多事的孙卓远,推着宋恂离开,“我看他俩就是闹着玩儿呢!你甭担心,先回家歇着去吧。”

    *

    宋恂心里惦记着家里的事,可是这个时间回去,家里未必有人在。

    他没急着回去,调转个方向去了军区附近的市第三商店。

    项队长一家显然是没准备在省城多呆的,所以带的口粮也不多。让他们顿顿吃国营饭店不现实,因此宋恂就掂量着去副食品区买点什么,给他们捎带

    回招待所。

    第三商店是北区最大的商店,最外围一圈是卖粮油蔬菜的,里面一圈卖百货杂物和糖果糕点副食品。

    明天就是礼拜天,不少主妇提着菜篮子出来买菜买肉。

    宋恂进去时,副食品区已经排出长龙了。

    他抻着脖子数了数,前面少说还排着二十人。

    正犹豫着是否继续排队,却听到对面卖糖果糕点的柜台突然吵了起来……

    宋恂没看到人,但是对于其中的一道女声,他是熟悉的。

    站在玻璃柜台前,项小羽简直快被里面的售货员气死了!

    她好不容易拉着她娘出来转转,散散心。

    经过了这么大一个商店,当然要进来见识见识嘛。

    母女俩看西洋景似的,在商店里转悠了两圈,最终决定买点县供销社没有的糖果糕点,给小侄儿带回去。

    她们光是排队就排了两刻钟,可是,等轮到她们时,她娘只是在两种糕点间选择困难,多犹豫了一会儿,这售货员就不耐烦了。

    不但频频出言催促,还态度恶劣地将他们扒拉到一边,“你们要看到边上看去,别耽误后面的人。”

    她娘也不是受气包的性格,上去就想理论理论。

    然而,听到她开口就是一串南湾土话,那售货员就越发不耐烦了,招呼着后面排队的人上前。

    人家后面的大娘脾气挺好,摆手说不着急,让她们娘俩先挑。

    好嘛,这回连大娘也把售货员得罪了,被越了过去。

    “谁家买东西不得挑一挑选一选啊?后面排队的同志都没催促,你一个售货员急什么?”项小羽的朋友也是站柜台的,她没觉得省城站柜台的有啥了不起。

    “你们这是在耽误大家的时间!”售货员斜眼看她。

    “我看耽误大家时间的是你才对!”项小羽学着村里婶娘们吵架的气势,叉腰嘲讽道,“要不是你对服务群众没有耐心,挑三拣四,这会儿这一排的同志早就买完东西回家了!哪还用得着围在这里看笑话!”

    售货员平时厉害惯了,少有人会像这个乡下丫头似的,与她针尖对麦芒。

    周围看热闹的人越来越多,同事也过来劝她不要跟顾客吵架。

    她一时被气得气血上涌,脱口道:“这里是省城,不是你们村的田间地头,要想撒泼回村里撒去!两个腿上的土都没洗干净的泥腿子,牛什么牛!”

    项小羽又羞又气,她娘也开始扯她的胳膊,只说不买了,先走吧。

    她之前能那么厉害,全凭一股气撑着,这会儿被人当面喊作泥腿子,她眼圈都气红了。

    谁腿上有土啦?

    我衣裳干净得很!

    再次抬手想指着对方的鼻子骂回去,却突然被斜插过来的人攥住了手腕。

    “怎么回事?”

    看到突然出现的宋恂,项小羽像是终于等来了能给他们撑腰做主的人,噼里啪啦把事情讲了一遍,然后指着那个售货员对宋恂告状:“这位同志的态度太差了,还骂我是农村泥腿子!”

    宋恂诧异看向售货员,见她眼神有些飘忽,便沉声道:“请你对这两位同志道歉!”

    售货员怎么可能当着这么多人的面给一个农村丫头道歉,抱臂梗着脖子不说话。

    这会儿商店主任也闻讯跑了过来,与宋恂商量:“同志,要不咱们去我办公室歇会儿,别耽误其他同志买东西。”

    “耽误时间的不是我们,而是这位售货员同志!”宋恂板着脸,严肃地看向售货员,“你的那番发言很危险!我不知道你是以什么心态说出那番话的,但是,你如今每月供应里的半斤油、二两肉、三十斤粮,都是由你所谓的泥腿子贡献的!全国几亿农民,数百万基层干部,为了城市人口的粮油供应,是尽过最大努力,作出过极大牺牲的!你家餐桌上的哪一样食品不是来自农民,你有什么资格以高人一等的姿态瞧不起农民?”

    项小羽刚刚被售货员指着鼻子骂,都没掉过眼泪。可是这会儿听到宋恂的话,不知怎么,鼻子就是一酸。

    赶忙掩饰地垂下了脑袋。

    后面有几个一看就是农村出身的军嫂,也很有感触,带头给宋恂鼓掌。

    这年头能来大商店站柜台的,很多都是有关系的,商店主任劝不动那个售货员,就只好连连给宋恂和项家母女道歉。

    宋恂瞧一眼脸色难看的苗婶和低头抹眼泪的项小羽,再看看那个售货员,仍是一副不知悔改,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

    不免就有些动了气。

    他对商店主任道:“第三商店开在军区附近,日常来采购的主要群体就是军属。我们军区一半以上的兵源来自农村,很多随军军嫂都是农村出身的。让这样一个打心眼里瞧不起农民的售货员站在这里给大家服务,您觉得合适吗?”

    女售货员瞬间瞪大眼睛,不可置信地指着宋恂。

    就因为这么一点小事,这人居然想砸她的饭碗?

    苗玉兰扯了扯宋恂的手臂,也觉得这样有些严重了。

    没必要因为几句口角就闹成这个样子,在他们那里,砸了人家的饭碗,可是要结仇的。

    反而是项小羽望向宋恂的眼中异彩连连。

    哎呀,她就喜欢睚眦必报,当场打脸的!

    商店主任擦擦脑门上的汗,推了推呆滞的售货员,让她别犟了,赶紧道歉。

    与面子相比,当然是饭碗更重要了。

    售货员借坡下驴,挺痛快地道了歉。

    宋恂没理睬她,转向身侧的苗玉兰问:“苗婶,您看怎么处理?”

    “哎,就这样吧。这姑娘年纪也不大,以后知错能改就是好同志!”

    宋恂点点头,他也知道商店是不可能辞退这个售货员的,顶多给她调整岗位。

    便对商店主任笑道:“既然这两位同志不追究,我也没立场再说什么了。你们商店内部怎么处理,不是我这个农村小干部能干预的。不过,稍后我会给市百货商店总公司的领导写信,如实反应今天的情况,希望能通过这件事,给军属们争取到更好的购物环境。”

    这下好了,排队的军属们不论是农村的还是城市的,都挺支持宋恂。

    这第三商店里着实有那么一小撮售货员,

    就爱鼻孔朝天,大家每次来买菜就跟欠了她们的债似的,还要看人脸色。

    商店主任:“……”

    “苗婶,你们刚才打算买什么?赶紧过去买吧!”

    “不用了,不买了!”苗玉兰摆手,她现在哪还有心思买东西,只想赶紧回去歇歇。

    项小羽不在乎,抬头挺胸地走去柜台,让另一个售货员帮着称了半斤奶糖和一斤酥皮糕点。

    离开前,从牛皮纸包里抠出两粒糖,递给帮她说过话的大娘。

    “刚才多谢您,耽误您不少时间,这两颗糖送您甜甜嘴吧!”

    那大娘没推辞,乐呵呵地接了。

    *

    宋恂顺路去国营饭店买了几个包子给她们带着,将项家母女送回招待所,就打算直接离开。

    “哎,宋主任,你等会儿!”项小羽跑回房间,从行李袋里翻找出两个挺大的布口袋。

    一把塞进了宋恂的怀里。

    “这是我们自己做的烤鱼片,小鱼干和墨鱼仔,就是在火车上吃过的那些,我每样给你包了一点。本来下午从医院回来就想给你的,不过当时忙忙叨叨的,一时把这事忘了。”

    宋恂推回去,坚决不收。

    虽然是他们自家做的,没什么成本,但这两包海鲜零食拿去市场上卖,还是值不少钱的。

    “快拿着吧,我爹娘早就准备好的。再说,这又不是给你的,是给你家里人的!你到了我们瑶水生产队快一个月了,好不容易回来一趟,却是两手空空的,好像我们队里亏待了你似的!你把这些东西拿回去,也能安一安家里人的心。说明你在农村过得还不错!”

    项小羽又把袋子塞给他,不等宋恂道谢,就蹦跶着窜回了房间,看起来心情还不错,没怎么受那个售货员的影响。

    站在走廊里的宋恂,隐约还能听见她挺神气地给项队长讲,他们是如何大战省城售货员的。

    宋恂捧着两大包海货回到了才离开没多长时间的大院。

    不等走到门口,就碰上了刚放学,与同学一起结伴回来的小妹宋悦。

    发现了突然出现在大门口的二哥,宋悦都来不及与小伙伴告别,便立马背着书包飞奔了过来。

    完全没了平时文静乖巧的气质,跑得头发都松散开了。

    双手扶住妹妹的肩膀,宋恂正想关心几句,问问她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就听宋悦急急地说:“哥,你总算回来了!你听说没有?咱爸闹着要跟咱妈离婚呢!”

    宋恂:“……”

    那老头子魔怔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