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婚与媒(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扬菜,表扬他对家庭的卓越贡献。然后,两人研究起了其他人的升职。

    这才是最关键的部分。

    李伯武原为千户,如今升任贵州卫指挥佥事,正四品。

    重理一下地方军事制度,最高的军事机关为三司之一,也就是都指挥使司,往下是卫指挥使司,一卫有五个千户所,千户所下是百户所。

    所以,最高的军事长官为都指挥使,曾经由定西伯兼任,如今空缺。

    贵州卫就是驻扎在贵阳府的卫所,一把手叫指挥使,正三品,二把手叫做指挥同知,从三品,再往下就是指挥佥事,正四品。

    别看职位上是老三,但指挥使、指挥同知不少是世袭的官,空有名头,没有什么实权,真正干活的是他们,听从都司调遣。

    李伯武没有根基,靠军功成为三把手,又有谢玄英这个后台,反而是掌握实权的人。

    田南也一样,他被分到了安南卫,属于永宁州的卫所,同样是指挥佥事。

    没有意外的话,他们俩只要好好打工,有生之年,还能往上再升个一两级,且子孙后代,都能世袭这个官职。

    张鹤略有些不同,李、田二人是市级的实权岗位,他却成了都指挥使司的经历(官职名),也就是省级单位的小官,正六品。

    “你是想把李伯武、田南留在贵州,张鹤带走?”程丹若问。

    谢玄英颔首:“李伯武和田家兄弟最早跟我,总要为他们谋个前程。”

    大多数人努力打拼,图的就是一份家业,一个安稳。李伯武和田家兄弟岁数都不小了,三十多岁是时候安稳下来,慢慢发展。

    而张鹤年轻,立的功劳也不多,留在身边继续用更为合适。

    再者,“贵州卫有李伯武,安南卫有田南,安顺那边,齐光祖任知府,黔西南这一片就算安稳了。”谢玄英分析道,“你想做什么都方便。”

    齐光祖就是齐通判,照理说他举人出身,是没法当知府的,可谢玄英报了他的功劳,又实在没啥人愿意来贵州送死,吏部不知怎么考虑,还是批了。

    如此一来,贵阳府、安顺州、永宁州都有他们的人。

    程丹若前期做下的事业,有了真正的保障。

    “有田南和李伯武在,卫校倒是可以开起来了。”程丹若思忖道,“这算是三分之一的贵州吧?”

    剩下的三分之二,一半属于水东水西两个大户,一半是有苗疆的黔东。

    “黔东这边?”她问,“黎哥他们呢?”

    “他们不必兵部批复,倒是容易。”谢玄英笑了笑,“让黎哥接任长官司,领三个寨堡,兼任一个百户,做得好,升招讨使也不难。”

    程丹若点点头,这是土司寨堡自治的试点了。

    “杜功呢?”她记得这个年轻人,“他救了子彦是不是?冯家可有安排?”

    谢玄英道:“我也以为他打算搭上子彦,谁想似乎只要了些赏银,约莫是想锦衣归乡,和田南说想回镇宁。我想着倒是巧了,允了他。”

    镇宁在黔南,安顺州的南边,那儿有个安庄卫。

    杜功家原来就是安庄卫下一个百户所的军户。

    现在,他是安庄卫的五个千户之一。

    再往深处想,他是田南的老部下,有本事,会钻营,想来过不了多久,就能在镇宁闯出一些明堂。

    程丹若展开舆图,研究了会儿,说:“要是都能把控住,一半的贵州了。”

    顿了顿,又有点惋惜,“才一半的贵州。”

    谢玄英:“……”他再努力努力?

    好在程丹若不过顺口一提,又转回最早的话题:“看看单子,他们升官,我们总得赏点什么庆贺,李家和田家的人也该派人去接了。”

    “我已经叫田北去了。”谢玄英道,“父亲会安排妥的,你放心。”

    程丹若道:“田北怎么说?”

    “他明白得很。”谢玄英道,“李伯武和我说,他侄子颇为机灵,武艺也还过得去,你不嫌弃的话,等他家里搬来,就替你跑跑腿。”

    程丹若:“……啧。”

    这些人怎么都这么机灵啊。

    “要吗?”

    “要。”

    她最缺的就是人了。

    结果还没完。

    谢玄英道:“还有张鹤。”

    “他怎么了?”

    他慢条斯理地说:“他已经二十三岁,尚未娶亲。”

    程丹若犯愁:“想托我说媒?我也不认识几个姑娘啊。”

    这就是不搞夫人社交的弊端了,介绍对象的时候,脑子里完全没人选。

    “他想求娶玛瑙。”谢玄英笑了,“你觉得怎么样?”

    程丹若大为诧异:“至于吗?”

    她知道张鹤的出身,私生子在古代确实不太光彩,可这都是老黄历了。

    如今他是六品的武官,又一表人才,前程远大,别说娶个良家女子,即便是武官之女也易如反掌。

    玛瑙在她心里自然好,可她的认可,抹去不了奴籍的弊端。

    就算放良,终归是奴婢出身,低人一头。

    程丹若微蹙眉梢:“若是想表忠心,大可不必如此,我可不想他娶走了人,心里却嫌弃她。”

    “我也问了,”谢玄英喝口茶,“他说自己出身不好,瞒着妻子,总怕人家以后知道,反倒耿耿于怀。不如娶个知根知底的,谁也不嫌弃谁。”

    想了想,又道,“好女百家求,改日让他亲自上门,你问过再说。”:,,.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