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四眼重瞳(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始皇。

    秦始皇的气场本就很强大,足以能吓得项羽不敢产生任何违逆之心。

    其实,公子高也有了这种本事。

    公子高看着项羽他们噤若寒蝉、跃跃欲试想着建功立业的样子,正在暗爽的时候,蓦然间福由心生,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于是,公子高话锋一转。

    “诸位虽然都能称得上是人中才俊,但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因而.....“

    项羽因为自身很能打,非常迷信武力,打仗的时候,总喜欢正面总攻,奇正方面做的不是很好。

    匈奴本就很强大,接受了中原这么多技术和工匠后,实力肯定会水涨船高。

    如若不然,匈奴不会威胁西汉和东汉年!

    并且,匈奴之后的突厥、蒙古、駝靶等化外民族,一直威胁华夏一千多年。

    公子高作为穿越者,想起这事就很伤感,还很愤怒。

    他虽然对项羽期待很高,但却深知项羽的优缺点。

    项羽喜欢蛮打蛮冲,注定他只适合做将军,而不适合做元帅。

    更何况,他身边还缺少了军师范增。

    范增早就被公子高收为己用了,公子高考虑到范增年事已高,就初步打算,让范增给自己做个谋士,在国内外各种大事上,给自己出谋划策。

    张良虽然很懂军事,但最擅长的,还是运筹帷幄,对大的战略方面很有造诣。

    因而,张良也不适合给项羽做军师。

    公子高心目中的最佳军师,其实是兵仙、神帅韩信!

    有韩信节制项羽等人,公子高深信,基本上算是万无一失了。

    因而,公子高打算,尽快找到还郁郁不得志的韩信,并委以重任。

    张良、萧何、韩信,是汉初三杰,都得到了汉高祖刘邦的极大认可,被刘邦认为是开国功勋: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不断供给军粮,吾不如萧何;率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其实,同样被刘邦非常认可的,还有汉初三大名将:

    韩信、彭越、英布。

    有意思的是,韩信既是三杰之一,又是三大名将之一o

    另外,韩信和英布一样,之前都是项羽的部下!

    韩信一直没能得到项羽的重用,但英布却是项羽帐下五虎上将之一。

    只不过,英布感觉项羽不大欣赏自己,就转投刘邦帐下了。

    在垓下之战当中,英布、韩信、彭越和刘邦主力部队一起,分别负责一个方向,从而将项羽大军重重包围,并最终获胜。

    这就是四面楚歌!

    英布已经被收,韩信也跑不了,公子高的注意力集中在彭越身上。

    彭越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他是一位游击战大师。

    在楚汉之争当中,彭越经常率部攻打楚军的后方,断绝他们的粮草,趁楚军后方空虚之际,攻占被楚军留守少许兵力控制住的城池等。

    公子高计划,在项羽率军扑灭各地的反秦联盟的时候,先派人找来彭越。

    然后,让彭越直接率领一支部队,跨过长城,在匈奴各地自由战斗,从而尽可能多的杀死杀伤匈奴人。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