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283~284(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禀,这杂交水稻与杂交小麦的培育在知道原理、找到合适的杂交方法与相关杂交植株后,再想要培育出来其实并不困难。”

    嬴政皱眉:“你的意思是?”

    周利鼓起勇气拒绝道:“在下希望可以将此事交给其他人接手,我等农家子弟希望可以继续研究水稻、小麦乃至于其他作物的杂交方法,若可以的话,我们希望将高粱与五谷中的其他三谷的杂交方法也一并研究出来。”

    顿了顿,“玉米的产量其实也不高,红薯与土豆也有着非常大的缺陷……”

    嬴政看着周利,而后又将视线落在了其他农家子弟身上:“你们确定?你们若负责此事,杂交水稻与杂交小麦就是完全属于你们的功绩与资历,以后未必不能升迁,太仓丞太仓令甚至是九卿之一的治粟内史也未必完全没有可能。”

    这话对于一群常年扎根于民间,没有太多享受,更不曾拥有做官机会的农家子弟而言,吸引力真的太大了。

    但……

    经过几十上百年的淘汰之后,如今还愿意加入农家并一直不曾离开的农家子弟,其思想境界早就与常人并不在一个水平线上了。

    周利与师兄弟们对视一眼后,没有半点儿犹豫地点了点头。

    周利代所有师兄弟们回话:“我们以前从来没有做过官,想来也并不适合做官,再加上我们更愿意看到自己研究出更多的成果帮助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所以……”

    他拱手行礼道,“希望陛下另外派人接手此事,我们会毫无保留地将培育杂交水稻与杂交小麦的相关知识全部告诉对方。”

    即便是嬴政,在听了周利话后也不禁对其生出了几分敬意。

    半晌,嬴政笑道:“既然你们坚持,寡人自不会勉强。”

    不过……

    “朝廷培育出的种子显然不可能白送给百姓,到时也会收取一定费用。虽然不高,但……”他看向周利等人,“以墨家研究成果所抽取的分成计算,这些杂交种子同样会从所有盈利当中抽取一部分交给你们。”

    周利本来想要拒绝,但听说墨家也抽取了这部分费用,他犹豫了一瞬后,到底还是选择了默认。

    林阡失笑:“你们风里来雨里去的做研究,所有研究还都利国利民,朝廷总该给你们一些嘉奖才是。你们拿到这些分成后,也能改善一下自己的生活。 ”

    周利一顿,瞬间舒缓了眉眼。

    将好消息告诉嬴政之后,以周利为首的这群农家子弟便很快退下,离开了咸阳宫。

    嬴政将稻穗与麦穗收好,抬头看向李斯。

    既然农家子弟已经离开,他们自然该好好讨论一下该如何应对九江郡百姓惹出来的这次危机。

    李斯小心觑了眼嬴政的表情,发现他心情已经平复了下来。

    或者说,他心情还算不错。

    犹豫后,李斯开口:“九江郡百多万百姓,此次受灾已经超过一半,朝廷若是任由他们自生自灭,只怕不太妥当……”

    嬴政皱眉:“你既然入宫,心里应该已经有了赈灾的法子?”

    李斯松了口气。

    能这么问,便代表陛下已经有了赈灾的想法。

    他想了想,道:“国库这几年也积攒了不少钱粮,微臣觉得,不管是直接将粮食运送到九江郡的受灾百姓手中,还是直接运送钱财到之九江郡的周边城池购买粮食去赈灾,都是不错的方法。”

    “不过鉴于国库与各地粮仓中的粮食都已经做成了更容易保存,但价格也更昂贵的粉条,所以微臣建议……”李斯认真道,“直接从国库中抽调一部分钱财到九江郡的周边郡县购买粮食,然后送去九江郡赈灾。”

    比起华夏传统的五谷,这些高产粮种的保存时间其实不长。

    玉米还好,土豆与红薯最多保存大半年就会随着天气变暖而腐烂、发芽,再不能当做粮食食用,所以朝廷在征收赋税的时候,便特意提过要将土豆与红薯制作成粉条并晒干之后,才能上交朝廷。

    因为制作粉条的残渣可以自己留下,所以百姓对此完全没意见。

    李斯提到的从国库粮仓中运送过去的粮食,便是玉米与土豆粉、红薯粉等粉条。

    但粉条的话……

    市面上的价格比单纯的原材料贵了不止一倍。

    因为制作粉条只需要土豆红薯当中的淀粉,而在过滤掉淀粉后的土豆红薯残渣其实才是土豆红薯重量的大头。

    嬴政点点头,对此没有意见:“你去统计一下受灾百姓的人数与具体受灾情况,然后再将具体的赈灾数额告诉寡人。”

    李斯终于彻底放心下来。

    林阡见嬴政已经恢复了冷静,便一直不曾插嘴。

    但在发现李斯在商量完具体赈灾方法后,便打算直接离开的时候,她忍不住开口问道:“你们确定,只要赈灾就可以了吗?”

    嬴政与李斯转头看向林阡,眼神疑惑。

    林阡顿了顿,提醒道:“土豆不能在同一块地上种植,更何况九江郡今年土豆感染的疾病还具有传染性。”

    李斯尚未反应过来,嬴政却已经明白了林阡的言下之意,并瞬间皱紧了眉头:“你的意思是,九江郡那些种过染病土豆的土地,今年下半年也不能种土豆了?”

    “不但是今年下半年,最好明年也不要种土豆,以及其他如茄子、番茄等茄科植物。”林阡深吸一口气,“这种具有传染性的病菌有非常大的可能,是可以在土壤中长时间存活的。”

    李斯愣住,意识到这背后的麻烦后,立刻看向了嬴政。

    嬴政的面色果然难看到了极点。

    他完全没想过,九江郡百姓的一次错误操作,后遗症竟这么长远。

    一年多不能种土豆?

    林阡见两人如临大敌,不由提醒道:“虽然不能种土豆,但玉米红薯乃至于五谷的种植都是没问题的。再者说了,九江郡这么多的土地不能种植土豆,对国家而言未必不是一个机会。”

    嬴政看向林阡:“此话何意?”

    林阡解释:“九江郡隶属于长江下游,水稻小麦都是一年两熟甚至一年三熟,这次受灾不能继续种植土豆,说不准可以试着在九江郡推广杂交水稻与杂交小麦。”

    顿了顿,她笑道,“哪怕只是一部分,培育出的杂交水稻与杂交小麦也足够让全国大部分地区的百姓种植了。”

    嬴政有些不高兴:“秦国账面上还有不少田地没有分发给百姓。”

    言下之意,水稻与小麦的培育本就不需要到九原郡去。

    林阡无奈:“九江郡既然已经腾出了地方,你又何必在原本的土地上折腾?继续按照之前的计划播种不好吗?”

    嬴政看着林阡,叹了口气:“也行,就当物尽其用吧……”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