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二十八 永熠王朝(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好奇了。

    孙阿爷在旁边卸完东西,把买来的糖纸剥开,一块红色方糖,旁边缀着几颗圆滚滚的来,“这就是糖花生。”

    那糖花生外头裹着白色厚厚一层。

    “里头肯定是花生吧?估摸着糖浆裹了一层。”孙大郎还以为什么稀奇东西,估计就是这么做的。

    孙阿爷把手擦干净,给围在旁边的孙儿孙女一人一颗,“成了,这会吃吧尝尝啥味。”

    糖花生就四颗,孙阿爷让草娘也尝尝,草娘不舍得吃这个,听阿爹说那贵人可是京里来的,这等好东西留着孩子吃,还让阿爹也吃。

    孙阿爷不舍得,他活这么大了,吃这一口两口也没啥。

    “我家花儿狗儿吃,多吃。”

    “阿爷吃,阿娘吃,爹也吃。”

    孙大郎知道孩子孝顺,笑哈哈说不吃不吃,又不是没见过花生,等地里下来,可劲吃。

    一番推让,俩孩子还是忍不住诱惑先送嘴里,狗儿咔的一吃尝了一口又给吐出来了,吓得大人以为怎么了。

    “是不是坏的?”孙阿爷也怕。

    狗儿说不出话,嘴里是甜滋滋蜜一样的。旁边花儿说:“阿爷不是坏的,这里头是花生也不是花生,还裹着蜜,又有奶味。”

    花生碎沾了蜜牛乳,用椰糖裹了低温烤熟的。

    是甜滋滋润的,口感还有花生的脆。这道零食,那肯定不是黎府厨子出手,那是宫里御厨折腾出来的,坨坨跳跳爱吃甜的,新帝是变着法哄两个——这可是福福哥的儿砸,他的大外甥,自是宠着的。

    御厨琢磨出来后,法子也送到了成安伯府、黎府上,只是吃了几天,黎照曦觉得不对劲,把坨坨跳跳的零食全自己吃完了,美其名曰阿爹成年了不怕牙坏你们小孩子长牙吃不能吃太甜。

    还不许成安伯府里厨子天天做。

    后来坨坨跳跳要吃,那就跑黎府,求曾爷爷去了。哦,俩小的还认不清局势,跟他爹告状阿爹,结果就是没有结果。

    黎照曦同十六亲亲的时候,一股蜜一样的甜味。

    无欲无求像是出尘出家人的成安伯那会就不是无欲无求了。

    说回孙家院子,花儿狗儿一人吃了颗,统共就四颗,后来剩下的两颗也是跟看宝贝似得,说是留着下次吃。到孙阿爷收拾筐,各归各的时,从篮子里掉出一纸包,打开一看,满满当当的全是糖花生。

    贵人买萝卜干时没拿篮子,借了他的篮子,还的时候这包油纸也不知道怎么到了他的大箩筐里,跟着红糖纸一块,瞧不出什么。

    孙阿爷一忙也记不得了。

    但这糖花生只有贵人有,肯定是贵人送的。

    一家人望着那包糖花生是面面相觑,最后嘛,大人也一人一颗尝了滋味,吃过一次那是这辈子都忘不了,后来地里花生出来了,孙家还琢磨做了。

    孙阿爷同儿媳妇草娘折腾了许久,终于是折腾出个还像样的,后来拿到集市卖,也小赚了些。

    再后来,孙家孩子大了,盖了屋子,攒了家底,孙阿爷老了,去赶集也走不利索了,还记挂着那次赶集遇见的贵人,和那一颗糖花生。

    “……再做都没贵人给的那滋味好。”

    做不出来那味。

    车马队伍略绕了一些,想着去一趟上周州城。

    “元元在那儿当同知,刚调动过去的。”黎周周跟爹说。

    黎大一听,说那就过去看看。

    王元当年科举成绩不好不坏,算是中游,考进士时略够了够,在进士出身末游,但比掉到第三档同进士强许多。他那个成绩,进不了翰林,就是留在京里当京官,其实也不够看,是个最末等小官。

    可王元也不算没门路,相反还是大门路。

    他叔父是当朝首辅顾大人顾兆。

    不过王元和他阿爹杏哥儿都没怎么动去求顾大人的心思。王家长辈倒是想过,先被杏哥儿给按了回去。

    “爹娘不是我说,你就瞅瞅顾家黎家这十几年来,就该知道顾大人什么为人秉性了,我是不敢去求。”

    杏哥儿一直怕顾兆,这么多年还是尊称一声顾大人。他也说不上来为啥怕,反正是没怎么上杆子攀扯亲戚过。

    王石头爹娘就是住村里的,顾兆当官时,那也没给两家多占什么天大便宜,那时候说是京里小官,没什么油水,后来就是当了大官,也不许两家连族收旁人银子,替人办事这类,只是让两族孩子好好念书,盖了祠堂、族学。

    说给出力吧,顾兆不算是满金满谷给家里拿银子,说不出力吧,十多年后,黎家、顾家都出了当官的,就是他们王家都占了便宜。

    “那不然求求周周?你同周周关系好,自小一起长大的,问一问摸摸口风,也不是一定要给元元博个好前程。”

    杏哥儿更不乐意了,“我做买卖这么多年,家里底子攒的,周周那是念我情分才拉拢我,我要是贪得无厌得寸进尺,那就半点情分都没了。”

    “再说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现在周周是大人物了。”

    杏哥儿不是不想给儿子跑腿,只是他做买卖这么多年,也是见了世面,懂了人情世故,不用情分,那周周肯定会念着他的情分,要是他上去提,那就啥都没了。

    再说,杏哥儿觉得儿子不是大材料,当个小官也挺好的。

    后来王家没想到,他们没去求,顾大人反倒先见了王元,跟王元说了片刻的话,在之后王元调任函就下来了,不过不是留在京里,也不是去富饶的中原两浙当官,而是被调到怀安一个府县里当县令。

    怀安那地方出了名的穷。

    真真是穷乡僻壤山沟沟里。

    王家那时候还生气,敢怒不敢言,就说顾兆,你不说给小辈调到好的,咋还给坏的去了?

    “是我求去的。”

    王元跟爹和阿爹说。

    “我学识不成,但能吃苦,也不怕苦。首辅大人问我,是要先苦后甜,做个为民的好官,还是要平平安安闲适一生,是我选了前头的。”

    杏哥儿当时就替儿子自豪,说:“成,阿爹跟你们一道上任,再穷也不是没穷没苦过,怕啥。我儿子就是好样的,选的对。”

    王元在怀安一干就是七年,兢兢业业,确实是磨炼捶打了一番。新帝登基后,才调到上周当同知。

    杏哥儿同王石头自然是跟着了,如今一家人都在上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