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京中翰林22赈灾(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能喝暖和暖和,其他的米粮馒头棉衣被子是派发干净。

    来时五车满着,回去时空『荡』『荡』的,心里也一样,来时觉得救人来了,心里踏实,做一份善事,可做了一天能救的好像就短暂一天,那么些人还没领到吃的,看多了凄惨可怜的景象,心里空的发慌。

    黎周周叹了口气。

    顾兆给握着周周手安抚了下,“不能气馁,咱们能救一时便救一时,打持久战,有了时间空闲便过来。”

    “兆弟说得对,慢慢来,尽力。”郑辉说完心底也想叹气。

    饭都吃不饱了,哪里有柴火熬『药』喝『药』?他心里琢磨了下,不由在里做一些伤寒冻伤的『药』膏丸子,拿过来还方便一些。

    严谨信:“马上年关头,朝廷要是发了米粮,我拿一半出来。”

    “同是。”

    两人点头。

    越说心里那些空的慌便安定了几分。

    一进京城大门,就恍如另一番天地,摆摊的杂耍的酒楼客栈迎来送完的,大路上鲜亮的车马轿子,吃的喝的,香喷喷的食物,新鲜出炉的肉包,一派繁华景象。

    受灾和京里百姓过日子不冲突,也和上头达官显贵奢侈活不冲突。

    以前如何,现在依旧。心里软的,不缺银钱,让管去办,在外头赈灾几日,或者在佛前菩萨前念念经祈求平安,这已经算是有心了。

    大部分上层阶级是没有和流民灾民共情的心。

    到了年关,京官的碳敬和米粮照发不误,缺什么都不会缺官员这一份,顾兆升了官,今年拿的东西也多,都是分例,不像去年还有八皇子送的鸡鸭羊肉这些。

    八皇子现在府门都出不来了。

    唏嘘。

    顾兆有时候觉得魔幻,在京里过的二个年了,时间飞快,不如府县活来的踏实和实在。

    照旧写了信让商队捎回去,黎周周给黎光宗的女儿九月打了个长命锁,银的小牌牌,比铜板略大一些,牌子上就打着九月的名字,因为顾三房也得了个男孩顾阳,写了信来报,黎周周有些迟疑,“……要不要给顾阳也打个长命锁?光宗女儿有一个,这拿回去了指定能传开。”

    “不给,我嫁进黎就是泼进黎的水。”玩笑归玩笑,说完了,顾兆拉着周周手说:“你给九月打牌子是想给九月提一提分量,不让二叔二婶太过看轻九月这个女孩,这是好事,顾阳下来是男孩,没了这个牌子,我三伯也不会苛待小儿子。”

    “有没有牌子顾阳来说是锦上添花的事。”

    “不如这般,我写信回去,以黎、顾两,谁了女孩那咱就送个长命银牌牌。”

    黎周周觉得会不会打了顾人的脸,说他们不诚心给礼,顾兆是说完觉得好,当即拿了纸又写上了,给说:黎、顾两若得女孩便送长命锁。

    随相公高兴吧。黎周周相公兴致勃勃的,便不拦着了,管村里人背嘀咕他们什么,女孩能因此金贵几分那也好。

    “……对了把哥儿也加上。”顾兆重拿了纸补上。

    黎周周笑了下,已经能想来两看了信肯定会说:黎周周了个哥儿肚皮不争气,现在还拿这个吊着他们哥儿。

    管他们呢!

    “相公要被嘀咕缺德的。”

    “缺就缺吧。”这些重男刻薄女儿哥儿的德不要也罢。

    还有《三年两考》的两册书一起送了回去。

    末了顾兆在信里又说,天气变化的快,有地方雪灾,村里地里粮食收成好了,不要全卖完了,户户都留一些储备着。

    要打仗了好像。

    三来又救了几次,凡是休沐就去,黎周周带着大在屋里干烤火取暖,一边聊天一边做棉袄,等相公休沐了,便拉着东西去救济灾民。

    来是灾民太多了,杯水车薪,一波波的。好在一点,最初那位队长说这几天已经不赶来的灾民身影,应该就是现在的三千百六十五位了。

    至于宁西州那么多的百姓,现如今到底如何,谁也不知道。只希望留在宁西州没过来的百姓能平安活过这个冬天,开了年天气暖和了就好了,一切都会好的。

    留在京外的灾民则是在此处过冬,熬过去了,大概率是要迁徙回去。

    顾兆听方六说的,“……我那时候,别说老的房子,整个村都被淹了,地里全是水,逃难到了京里,怕是活不下去,哪里还想着回去?再说我里人死光了,地也没了,房子也没了,去哪里不是去,回哪里去。”

    没了人,好像没了根,也没什么故土难离的愁绪了。

    都挣扎着怎么活下去。

    “我就卖了身,一起来的要是里人都全着那肯定还想回去,回去了原先村子也不能住了,开荒开田盖屋,除了种子上头给,其他的还是靠自己,有的就跑去给地主老爷种田,也是苦个几年熬着。”

    租地主老爷的田,一亩地收成,老爷八,租户二,谁让你没掏一分钱免费给你租的,可是一年到头忙活完了只是糊口。

    “这些都是头的话,现下……”能活过来再说。方六话没说完,当初要不是太艰难了,谁想卖身当奴。他十三岁,底下弟弟八岁。

    不当奴才,那就是饿死曝尸荒野。

    京里下大雪了。

    黎大在院子里看到鹅『毛』大雪落下,今年说不出雪好,来年地里收成好这些话了,看着大雪就叹气,然挥着扫把扫干净了,前脚扫脚又是一层。

    “爹不扫了,别冻着,先进屋歇歇喝口肉汤。”顾兆叫爹别扫了。

    蓝妈妈炖了羊肉汤,就是京里百姓吃法,白萝卜滚刀块跟羊肉炖着,大块的肉连着骨头,连吃带喝的,一通下来,浑身都暖和了。

    黎大在屋檐下摘了帽子,掸了掸身上帽子上的雪,这才多大的功夫就积雪这样了,他进屋将帽子坎肩挂上,桌上咕噜咕噜的小泥炉上坐着锅子。

    “趁着热,天气冷一会凉了。”顾兆给爹盛了汤。

    福宝坐在宝宝椅上,黎周周给福宝喂了小半碗的羊肉汤,福宝是喝一口汤,自己手里拿着小半块豆沙包啃,阿爹一口,他自己一口。

    午饭就是一锅羊肉汤、烙的饼和豆沙包,还有一盘子凉拌萝卜丝,羊肉太燥热大补,吃吃萝卜丝中和一下,旁边一盘子手工细面条,等吃完喝完一锅羊肉汤,铜壶里还有蓝妈妈熬的羊肉汤,倒锅里烧开了下面条,配着一些白菜。

    这样吃饭热乎,不然哪怕堂屋点着炉子,喂了福宝,大人再吃就是凉的,尤其羊肉汤荤腥容易油住。

    “昨天牙行管事来了一趟,说现在人多了,我问要不要?”黎周周跟爹和相公说。比前看的还便宜一些。

    顾兆能想来,牙行人多了,那都是外头的灾民,要不是『逼』到了绝路上,就像方六说的,谁愿意卖身当奴才。

    “你挑,看着买吧。”黎大没意,买了人回来这关头,那是救命的。

    顾兆则说:“等过两日我休沐在一起看。”

    他们救灾也有五回了,来师兄和老师知道了,还掏了银子尽心意。朝廷发了米粮,三是各自捐了一半,老师和师兄银子买了柴火炭火,周周这几个月的意钱都是拿了一半来买棉花布料做袄子。

    到了年关,灾民区也管的严了,最一次送东西过去,看着房屋都搭建起来了,年轻力壮的灾民是自己搬东西盖房子,听说给发口粮,『妇』人半大的孩子就熬粥做饭,看着是有序。

    除了最初的忙『乱』没经验,现在五皇子也应对起来了。

    这几回赈灾,顾兆是看出来了,苦难前头有的人就没了人,全靠能活着,他不说什么,毕竟他没到那个份上,不敢保证自己到了绝境会如何,只是他买人回来是为了做活看孩子的。

    那人品就得靠得住了。

    过了两日顾兆是休沐开始放年假了。牙行送了人过来。

    牙人收留这些灾民也不是白收的,如今的牙行是在衙门挂着名有记录的,算是一个半官方的机构,城外难民多了,五皇子便问了要卖身的,先挑着人送京里各大牙行,然给各个府邸送下人,这样就消化了一批年轻小的孩子。

    老的中年的没人要。

    牙行办手续,先给卖身的做了奴籍登记,回头卖人到主,连着卖身契一起给了,以就是买的奴了,认打认罚认发落——明面上奴也不许打死。

    不过高门里头阴司手段多了,想整治,意外落水的、发病的、去的急的,反正一个奴死了,也没有衙门上来仔细盘问怎么死的,还给奴还公道不成?

    反正人命不值钱。

    牙行抽成,卖一个,抽钱的。

    以前黎招人,送了五个,说买人就俩,都是参差不齐的。可如今顾兆休假约莫早上快中午那会,十点十一点左右吧,牙行人就上门了,头带了三十位,听说还是先跑了一送了一批的。

    这是剩下的。

    剩下的就有三十位了。

    男孩多,女孩少,还有几位中年的,男的女的都有。

    牙人让在院子候着,天上还下着雪,这些人洗干净身上穿的单薄,有的还眼熟——黎周周缝的袄。

    “让在回廊排开等着吧。”黎周周说。

    就别站院子里头了。

    牙人喜笑颜开说:“还是夫人心肠好,还不谢谢夫人。”

    这些人被教了规矩,也是稀稀拉拉的不齐。黎周周不在意这些,进屋叫相公出来看人,那牙人低着头牙齿一嗑『露』出几分轻笑,这黎还是没啥规矩,哪里有主人出来看下人的,倒是让下人到回廊避雪,不受寒不受冻。

    啧,是个厚道的主人,虽是小门小户肯定比不上大户人的高枝,但不受磋磨刻薄,被买了也是有福气的。

    堂屋里点着炉子,大门挂着帘子,福宝在里头玩,饭桌移开一角,地方敞快,能让福宝推着小推车『乱』走,黎大看福宝,跟两人说:“你俩定了就成。”

    顾兆身上穿着短打,懒得换衣裳,直接披了个斗篷出去了。

    两间侧屋整条回廊都站满了人。

    在大历活了这么多年,顾兆以为早习惯了这是封建王朝,当官了也免不了被砍头抄,前八皇子修书那事他也是提心吊胆的,可这次雪灾出来,看着这些活的人,像货物一般等着被买走,还会高兴有人买了有了落脚地能活下来了。

    道艰难,以只会越来越艰难。

    br />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