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第119章 东窗事发(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说的每个字都要记住,以为 从明日起,朕未必能见你,你不是小孩子了,平南侯不在,沈辞不在,朕不在,你该自己能立住着,哭没有用,哭只会让旁人觉得你好欺负,软柿子,都挑你捏,朕说的记住了吗?”

    陆鸣简再次点头,这次伸手,擦了擦眼角。

    即便眼泪在眼眶打转,还是尽量忍住。

    “第一,老老实实在宫中呆着,不打听任何事,也不要在宫中生事,记得你是在宫中伴驾,但朕没召你,你就在枣荷殿呆着,抄佛经,只抄佛经。无论谁问起,还是对周围的人你都说,怀城之乱后,朕在阜阳郡辗转奔波,身子一直不怎么好,你早前在寺中上香拜佛时,有高僧指点,所以你一直在替朕抄佛经祈福。无论在枣荷殿呆多久,你都继续抄。”

    陆鸣简颔首,“凡卓知道了。”

    “第二,听到任何消息,也要泰然处之,凡卓,既然御史台咬定湖城官银失窃同平南侯府有关,又有吴佐一在殿中死谏,那平南侯府同湖城官银失窃案一定脱不了关系。未必是平南侯府做的,但也会扣在平南侯府头上。可能你眼下还能在宫中伴驾,但往后许是会下大理寺牢狱,但无论在哪里,都记住方才朕同你说的,你说口不择言,就会被有人利用。”

    陆鸣简喉间重重咽了咽。

    “凡卓,你是平南侯世子,日后整个平南侯府的担子都在你身上,这些事早些经历对你并无坏处。今日殿中所有的事,都不是冲着你们平南侯府来的,是早有准备,也才刚刚开始,要沉得住气。”

    陆鸣简咬唇,“凡卓知道了。”

    “去吧。”陈翎看他。

    陆鸣简眸间含泪,“陛下,那二哥……”

    “朕心中有数,还记得朕刚才说的吗?”陈翎问道。

    陆鸣简点头,“凡卓知道,不打听。”

    陈翎再度看了看陆鸣简,想起那时候总跟在她和沈辞身后的陆鸣简似是也忽然之间长大了。

    “云池,带平南侯世子去枣荷殿。”陈翎唤了声,云池入内,“世子。”

    陆鸣简朝着陈翎磕头,而后才起身,跟着云池一道离开。

    只是离开的时候,还忍不住回头看向陈翎。

    陈翎朝他颔首。

    *

    入睡前,阿念睁着眼睛看向陈翎,“父皇,你今晚怎么来陪念念了?”

    陈翎轻声,“朕想你了,就来陪你。”

    阿念从床榻上坐起来,亲了亲陈翎的脸,“父皇,你是不是心情不好,念念亲亲你,你就开心些,好不好?”

    陈翎微怔,既而嘴角微微勾了勾。

    今日一整日了,她脸上是没见过笑意。

    “快躺下,别着凉了。”她温声。

    阿念连忙躺下,又笑嘻嘻看向陈翎,“父皇,沈叔叔离京了吗?”

    陈翎脸上的笑容微微僵了僵,如实道,“还没,有些事,他要暂时留下。”

    “那他为什么不入宫看念念?”阿念是想他了。

    陈翎伸手抚了抚他的头,温和道,“他有事要做,暂时都不会入宫。阿念,父皇这一阵也会很忙,让小五多陪你。”

    “好,我好喜欢小五。”阿念眨着眼睛看她。

    陈翎俯身吻上他额头,“睡吧,父皇在这里陪你。”

    阿念心满意足闭眼。

    其实父皇很少这样亲他额头,他觉得心里很舒服,也伸手揽着被子,认真等着入睡。

    陈翎也一直陪着他。

    直到阿念入睡许久,陈翎都还坐在床沿边没有离开。

    “陛下。”稍后,方嬷嬷入内。

    “方嬷嬷,这段时日,你多照看阿念,朕还有事,未必能顾得上这里。”陈翎轻声。

    今日朝中的事,方嬷嬷都听说了,陛下两难,近来朝中恐怕又多风波。

    “陛下放心,老奴一定照看好太子,也不会让太子听到旁的风言风语。”

    *

    接连几日,沈辞都在府中。

    交了佩刀和腰牌,没有天子传召,他不能入宫。

    不是不能入宫,眼下是变相软禁在府宅中,朝中的事,他也不能轻易打听。

    这几日阿翎一定焦头烂额……

    沈辞轻叹,仰首靠在苑中暖亭的石柱上,目光空望着半空中出神。

    >

    —— 沈自安,旁人知道你我亲近,多少圈套都会往你身上套。

    —— 那就往我身上套。

    转眼,再是大嫂给他那封信。

    —— 自安,见此书信,我已远离燕韩数月。年关离家,确有不得已之苦衷。山海与你亲厚,我不在,望待之如己出。佳节时,爹与阿枝,盼多探望照顾。

    沈辞阖眸,喉间吐出一股浊气。

    平南侯府只是幌子,矛头都在他这里,但他真正担心的,并不是平南侯府……

    而是藏在冰山下的东西。

    ……

    沈 辞在府中禁足五六日后,石怀远来了府中。

    石怀远在紫衣卫中任职,轻易不会来他这里,而且,身后带的都是禁军。

    禁军负责京畿安稳,但也因为在京中,所以大理寺查案时,会从禁军借调人手。

    他虽然暂时卸甲,但禁军都是他的人,石怀远一道跟来可以堵旁人的嘴。

    “沈将军。”石怀远拱手。

    “有事?”沈辞问。

    石怀远沉声道,“奉命搜查沈府,还请将军见谅。”

    身后的禁军也都纷纷低头,沈辞是头儿,他们来搜沈府,这种事情于任何禁军都不好做。

    “搜吧。”沈辞沉声。

    “多谢将军。”石怀远和身后的禁军都拱手行礼。

    沈辞心中清楚,能来这里搜府,应当是平南侯府出事了……

    禁军在府中各处细查,石怀远同沈辞一处,“将军,大理寺在彻查湖城官银失窃案时,几个同平南侯府有关的人证都畏罪自尽了。”

    沈辞拢眉,“我姑父姑母和凡卓呢?”

    石怀远是来搜查,也是来同他通气的。

    他这些日子没有打听旁的事,正好问起。

    石怀远应道,“将军,世子在宫中,暂无旁的事端;平南侯与夫人已经动身入京了,平南到京中有月半路程,陛下特意遣了紫衣卫去接,就是怕途中意外。”

    沈辞心中清楚,凡卓在京中,姑父姑母不可能不来。

    而且姑父姑母不来,更坐实了平南侯府有异心,所以不敢入京。

    这都是盘算好的,一步一步引着平南侯府往内跳。

    沈辞低眉。

    石怀远深吸一口气,继续道,“将军,还有一事……”

    石怀远语气明显迟疑。

    “怎么了?。”看石怀远模样,沈辞便知应当还出了旁的事。

    石怀远低头,轻声道,“今日早朝,御史台弹劾了沈将军。”

    沈辞微怔,但御史台会追着他不放也是意料中的事,只是石怀远这幅模样,应当不是小事……

    否则,也不会有禁军来搜府。

    “说吧,怀远,我听着。”沈辞平静。

    石怀远看他,“将军,其实是……是将军的大哥。”

    沈辞整个人僵住。

    石怀远继续道,“有人匿名往御史台呈了证据,说沈迎参与了之前谭王之乱的谋逆,还有……私通外敌,与西戎有染……”

    沈辞还是僵住,没有回神。

    “递呈的证据里,应当有能佐证之物,大理寺少卿姜宏允也看过,陛下过目后……”石怀远实在有些说不出,便顿了顿,艰难道,“陛下过目后,大怒,责成大理寺牵头会审。所以,今日才会来搜府。”

    沈辞面如死灰。

    谋逆是诛九族的大罪,石怀远不会不知道。

    无论沈辞在天子跟前如何受信赖,但一旦牵涉到谋逆,再信赖的人……

    “我知道了。”沈辞沉声。

    石怀远也清楚,太子让他来,而不是让旁人来,是因为这里的人是沈将军;若是旁人,眼下已经进大理寺牢狱了。

    “沈将军,真不知道沈迎去了何处?”石怀远问起,沈辞才反应过来,其实今日石怀远来府中,除了搜府,也是例行问话的。

    沈辞不为难,“我真不知道。”

    石怀远点头,原本也没想过继续问,便道,“大理寺已下发了搜捕令,搜捕沈迎下落。沈老将军过世,眼下除了将军和山海在京中,只有大夫人。陛下说妇孺无知,沈迎若是谋逆,大夫人未必清楚。此事先由大理寺主持会审,会审结束前不必惊扰大夫人和山海。”

    沈辞心中微缓,但也清楚,只是暂缓。

    石怀远继续道,“将军,今日搜查之后,大理寺怕是很快就会过问,先是有平南侯府涉及湖城官银失窃一事,后爆出沈迎参与怀城之乱和通敌,沈家同平南侯府这次恐怕很难全身而退……”

    沈辞缄声。

    府中的禁军也陆续出来复命,“将军,并未搜到可疑之物。”

    石怀远点头,“好。”

    石怀远拱手,“将军,我等回去复命了。”

    石怀远和禁军离开,沈辞心中才似沉入深不见底的深渊冰窖当中。

    从剑指平南侯府开始,这就是一个圈套。

    一步一步,层层递减,逼着他往火坑里去……

    如今大哥不在,谋逆之事即便有证据,也并无对证,否则阿翎也不会交待大理寺主持会审;妇孺无知,大嫂和山海暂时也不会卷入其中。

    他手中有立城驻军,还有禁军兵权,旁人未必敢直接动他。

    但若是爹还活着,势必会下大理寺牢狱,还不知要遭受多大的屈辱……

    沈辞攥紧指尖。

    —— 自安,你信我吗?

    —— 我信,你做什么我都信……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