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第106章 沉寂(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你要是没有心意的姑娘,我……我能来你家吃面吗?

    范玉头疼。

    晨间时候,沈辞快马抵达安城。

    行得快,这趟身边旁的侍卫都没带,只有小五一直跟着他,但小五沿路也扛不住一直赶路,只有沈辞一人先到了安城。

    “大嫂。”沈辞红了双眼。

    因为日夜兼程赶路,脸上都是疲惫之意,眼窝深陷着,整个人似是几日几夜没合过眼。

    “自安……”顾氏眸间氤氲,“我带你去。”

    沈辞颔首。

    ……

    安城郊外二十余里处,顾氏唤了马车停下。

    沈辞知道这里,母亲葬在这里。

    顾氏领他上前,就在母亲的墓前煮煮,“自安,父亲生前交待,他要同母亲葬在一处。所以,父亲过世之后,将父亲同母亲合穴了,也是父亲的意思。”

    看到墓碑上的字,沈辞的眼泪瞬间便忍不住滑落下来,“爹……”

    是,爹是说过要同娘亲葬在一处。

    是……

    是爹的意思。

    沈自安心头似是被重器碾过一般,压抑得喘不过气来。

    一路上,他甚至想过一切是不是都不是真的,上次回来,爹虽然也有旧疾,但还能同他一道喝酒,练手,说很久的话,是不是哪里出了错?

    但等真正临到墓碑前,看到爹娘合葬的墓,沈辞才忽得悲从中来。

    爹没了。

    他没有爹了……

    “爹,自安不孝,你最后一面,都了没来得及……”沈辞跪下叩首,长久没有起身。

    顾氏看着他,指尖微微攥紧。

    见他长跪不起,顾氏深吸一口气,朝他道,“自安,你好好同爹说说话,我回府中等你。”

    沈辞颔首,因为哽咽没有应声。

    顾氏转身的时候,还听到沈辞在身后抽泣。

    顾氏指尖蜷紧,没有回头。

    墓碑前,只有沈辞一人,一面抽泣,一面浑身颤抖着。

    脑海中若浮光掠影,都是父亲小时候将他举在肩头,带他练剑,抱他上马,同他说,这燕韩的大好河山,有沈家儿郎的鲜血和信仰在。

    他记得爹给他的第一把小木剑。

    也记得爹给他的第一张弓,第一次带他纵马驰骋。

    就像一座巍峨的大山,永远望其项背。

    沈辞泪如雨下。

    “爹,儿子回来了,还没同你好好喝顿酒,练练手,不是说还要去提亲吗?儿子成亲了,你有孙子了,爹……你替儿子操心了半生,儿子对不起你。爹,是自安不孝。还没来得及带你去立城,说好了要同你一道策马边关,一道比试骑射……”

    沈辞哽咽得说不出话来。

    “爹,你怎么不等我?”沈辞泪如雨下,“怎么不让儿子,见你最后一面……”

    五月的风,吹得周遭窸窣作响,似凭空增添了一份悲戚。

    悲戚里,沈辞心底好似落入深渊冰窖里。

    沈府,都已入夜,还未见沈辞身影。

    顾氏寻了何伯来问,“自安回来了吗?”

    何伯沉声,“还没,夫人,二爷,今晚怕是不会回来了。”

    自从二爷入京,同老爷在一处的时日便少,尤其是二爷去边关之后,父子两人许久未见面过,上次把盏言欢,又一道舞刀弄剑,却没想到……

    顾氏嘱咐,“让人去给自安送件衣裳,夜里凉。”

    “好。”何伯应声。

    但何伯还未离开,就有小厮的脚步声匆匆传来,“夫人,二爷回来了。”

    顾氏起身,何伯也转身,果真见沈自安入内,仍是同早前一样,一身狼狈,脸上倦色,眼睛也是红的。

    “自安。”顾氏担心。

    沈辞沉声,“大嫂,何伯,让你们担心了,我先去稍适修整再来。”

    顾氏点头。

    ……

    再等沈辞折回时,已经沐浴洗漱过,也换了一身衣裳,脸色的倦色少了几分,但眸间仍有猩红在。

    “一日都没用过东西了,让何伯给你备的,简单吃两口。”顾氏一向照顾他,沈辞应好,只是真的只简单吃了两口,便放下碗筷,是为了宽她和何伯的心。

    “大嫂,大哥呢?”沈辞问起。

    家中出这么大的事,父亲过世,大哥不应当不在。

    顾氏鼻尖微红,尽量平静道,“自安,行云还未回来。”

    沈辞眉头微拢,“大哥他去了何处?而且,为何好端端的,忽然要把山海过继到我名下,大哥是出了什么事吗?”

    顾氏看他,“自安,你大哥给你的信,说看完便烧掉。”

    顾氏从袖间掏出一封信笺,沈辞诧异接过。

    信不长,沈辞很快看完,却看得心惊胆颤。

    ——  自安,见此书信,我已远离燕韩数月。年关离家,确有不得已之苦衷。山海与你亲厚,我不在,望待之如己出。佳节时,爹与阿枝,盼多探望照顾。

    “大哥还说什么了?”沈辞指尖轻颤。

    顾氏摇头,“没有了,原本,你大哥说有事外出,许是要好几年之久,让我照顾好爹,却没想到一场风寒,让爹旧疾复发……”

    顾氏说不下去,又继续道,“行云离开前叮嘱,说山海年幼,想将山海过继给你,照顾。”

    “大嫂。”沈辞从方才信中就知晓出了事,否则大嫂还在,大哥不会让山海跟着他,将山海过继给他,是要切断山海同自己的关系。

    沈辞不会想不到。

    他也想得到,能留下这封信的兄长,应当是不会回来了。

    苑中,沈辞没有回屋,而是坐在苑中的暖亭处。

    头靠着暖亭中的梁祝,仰首空望着夜空出神。

    想起早前和父亲一处的时候,和大哥一处的时候,还有父亲大哥都一处的时候。

    父亲的过世,已经给他心头沉重一击,而大哥的信,又似一点点吞噬他的心智……

    远离燕韩,为什么特意说这句?

    是想告诉他,他已经不在燕韩了,是有什么样的事,连燕韩都不能呆?

    沈辞脑海中莫名想起早前让郭子晓去查的柳土生意,又忽然想起大嫂的娘亲就是行商的,大哥有可能通过顾家做柳土生意。

    大哥那个时候刚好出现在曲城附近的典州,和摇城附近,这些一桩又一桩的巧合,若不是大哥这封蹊跷的信,他早前觉得不对的地方早就过去了,眼下才都一一细想,却细思极恐。

    上次见面的时候,说大哥背上的伤一直没有痊愈,什么伤一直反复,灼得夜里睡不安稳。

    沈辞莫名想起曲城那场大火,烧成灰烬的客栈里也有柳土。

    烧伤?沈辞愣住,整个人面如死灰。他让郭子晓查过,要么是真的同大哥无关,要么,就是被大哥一手清除了痕迹。

    那大哥是早就想好的。

    还有他早前一直觉得奇怪的,怀城之乱,他就这么刚好出现,即便是两个方向,也是在附近。其实是因为大哥同他说,姑母想他了,也正好后续是山海生日,让他去平南看望姑母,顺便回来给山海过生辰。

    如果不是大哥,他不会回来……

    刚刚好那个时候,沈辞倒吸一口量。

    遂又想到韩关同郭子晓所说,在阜阳郡的时候,他们曾被人迷昏过,韩关和郭子晓久在边关,自有警觉,不会那么轻易被人放倒,尤其是西戎人。

    但他当时根本就没往大哥处想。

    而早前大哥带山海来边关驻军的时候,韩关有一次说得开心,同他说行走在外,处处小心,什么碗筷都是自己的,根本毒不到他们,除非,是放在无色无味的熏香里……

    大哥那时在,他很清楚。

    这其中一桩桩一件件,全都牵涉谭进和哈尔米亚,还有陈宪。

    沈辞又倒吸一口凉气,想起早前看地图的时候,想起的,哈尔米亚出现的几处,全然没有规律,但不应当这么熟悉燕韩国中,是有人在给他当向导!

    ——  是不是觉得你救了珩帝,珩帝就信任你?

    ——  有沈迎在,你们天子怎么会信任你?

    ——  沈辞,你该不是什么都不知道吧?

    忽得,沈辞背后惊出了冷汗,是大哥?

    要不怎么会忽然离开燕韩,要不怎么会将山海过继过他?!

    忽然间,所有的念头都似潮水般涌入脑海,让他震惊得合不拢嘴,“大哥,怎么会?”

    沈辞陷入死一般的沉寂。

    br />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