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4 后继有人(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戴梓着实没想到,泰昌竟然会问他卖画赚不赚钱。

    这个可以说是他家传的行当,他自然很清楚。

    问题,他是这届的考生好不好,而且,他的答卷里面并没有提及卖画,他论的是连珠铳啊!

    皇上为什么问这个呢?

    他愣了一下这才小心的解释道:“皇上,学生的父亲曾经说过,乱世黄金白银,盛世古玩字画。

    现在大明正逢难得的盛世,这字画肯定很值钱。

    不过,这画要卖得起价钱不但要画得好,还得有名气。

    家父当初还是秀才的时候,画出来的画就不怎么值钱,一般也就一分银子一幅。

    不过,家父中举之后,画出来的画就值钱了,一幅画就能卖几两银子。

    后来,家父又拜入了我们江南有名的大画家谢彬门下,画出来的画就更值钱了。

    现在家父一幅画最少能卖几十两银子,画得特别好得,卖出上百两也是有可能的。”

    盛世古玩字画?

    好吧,也只有盛世的时候人才有闲心去收集古玩,欣赏字画,乱世的时候古玩字画的确不值钱。

    如果一幅画最少能卖出几十两银子,那知县的确当得没意思了。

    因为知县一個月的俸禄还没几十两银子。

    这至少能证明,戴梓的父亲是一位清官。

    如果是贪官那又不一样了,三年清知县,十万雪花银,还卖屁的画啊!

    所谓有其父必有其子,这清官之后人品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

    泰昌微微点了点头,随即又问道:“你父亲还喜欢钻研火枪吗?”

    这个倒没有。

    戴梓老老实实的道:“皇上,学生的父亲只是醉心于绘画,另外对于机械设备还有那么一点兴趣,火枪学生的父亲倒是没有钻研过。”

    泰昌不由好奇道:“那你这火枪的技艺跟谁学的?”

    这个说来就话长了。

    戴梓仔细想了想,这才细细解释道:“皇上,学生自幼跟随父亲学习,对绘画和机械设备也都有兴趣,所以,学生选择的是理科。

    五年前,学生参加乡试的时候,因为年幼,文章还做得不怎么好,所以没有中举。

    不过,那时候金陵理科学院的几位恩师却看中了学生,特意将学生留在了金陵理科学院悉心教导。

    学生进入金陵理科学院之后,偶尔看到了毕大人的大作《军器图说》,便对火枪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这几年,学生学习之余都在钻研火枪的技艺,几位恩师也大力支持,并给学生搜集了各式各样的火枪。

    慢慢的,学生也有了点心得。

    然后,学生就开始琢磨连珠铳了。”

    原来金陵理科学院培养出来的奇才。

    很好!

    泰昌不由欣慰道:“你几位恩师的名字等下写下来,朕重重有赏!”

    戴梓连忙拱手道:“多谢皇上恩典。”???..Com

    泰昌微微点了点头,随即又问道:“这连珠铳你可做出来试过?”

    呃,这个。

    戴梓尴尬的道:“皇上恕罪,因为金陵理科学院那边没有精密的机床,很多零件都没法加工出来,学生也就做了个木制的模型试了试,真正的连珠铳学生还没有做出来。”

    这个简单。

    泰昌想了想,随即对着门口朗声道:“承恩,令人去叫孟侯和初阳过来,另外,命人准备飞龙战舰,朕要去趟武备城。“

    门外的王承恩连忙恭声道:“遵旨。”

    泰昌又微笑着问道:“对了,你可曾取字?”

    戴梓连忙拱手道:“皇上,学生字文开。”

    泰昌微微点了点头,随即抬手道:“文开,过来,朕跟你说说子弹和弹夹的问题。”

    子弹和弹夹?

    戴梓闻言,不由满脸疑惑。

    子弹是什么他当然知道,问题,弹夹又是什么呢?

    这个时候泰昌已然提笔在纸上画了起来。

    戴梓见状,连忙小心的凑上去,细细看起来。

    泰昌边画便解释道:“文开,你看,这就是弹夹,也就是你答卷上所画的子弹袋。

    这个袋字并不形象,因为装子弹的也是金属壳,用弹夹就比较形象了。”

    哦,原来弹夹就是子弹袋。

    皇上不解释他还真不知道皇上话的是什么。

    泰昌就没什么绘画技艺,他画出来的就是抽象图,也就是大概一个外形而已。

    不过,这个并不是重点。

    紧接着,他又在弹夹的底部胡乱画了几根线,随即解释道:“你看,这弹夹下面还可以加弹片或者弹簧,用以把子弹往上顶。

    这样一来,你在弹夹上方只要设一个活动的卡扣与扳机相连就能轻松把子弹给带入枪膛了。“

    弹片和弹簧?

    戴梓闻言,不由激动的问道:“皇上,弹簧是什么,跟弹片效果差不多吗?”

    弹片他是知道的,因为燧发枪的触发装置就有弹片,不过,弹簧他却没见过。

    泰昌微微点头道:“嗯,弹簧跟弹片的效果差不多,不过,弹簧的力度更大,而且比弹片更耐用。

    至于弹簧具体什么样,你见了就知道了。”

    戴梓闻言,不由兴高采烈道:“学生明白了。”

    他原本就有点担心,从弹夹里面把子弹取出来的装置不保险。

    因为那套零件太小了,结构太复杂了,如果没做好,肯定钩不出弹夹里的子弹来。

    现在好了,这个问题根本不用担心了。

    泰昌紧接着又指着弹夹解释道:“你这个弹夹不能做太大,装十发子弹就够了。

&nbs-->>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