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0章 雍正帝、吕四娘、西太后(求月票,求订阅)(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带到了,圣上现在就见他们吗?”

    被称为“冰葭先生”的男子姓吕,名葆中,是参与了大明复国之役的浙江名士吕留良的长子,同时也是金陵大学第一届的毕业生,还是黄宗羲的弟子。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黄宗羲的关系,这位吕葆中步入官场之后就受到朱和墭的重视和提携,几乎一帆风顺就到了侍从大臣的位置!而且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吕葆中还没上蒙学的小女儿四娘居然被朱大皇帝相中,许配给了朱和墭的皇长孙朱伯海......不是当侧妃,而是当大老婆!

    这朱伯海可是大明皇位的嫡系继承人啊!

    吕葆中的小女儿四娘将来可就是大明的皇后,这下他可身价百倍了,连纳兰性德这样的重臣也对他恭恭敬敬的。

    春风得意的吕葆中笑着一点头道:“圣上请西太后、邬先生、索中堂一块儿进去。”

    “西太后?”纳兰性德一愣,“是孔太后吗?”

    “对,”吕葆中笑道,“圣上说孔氏是西清太后,正好应了西太后的称呼。”

    这有关系吗?

    孔思敏听了一头雾水,而邬思道则是神色一紧......西太后都封上了,那大蒙古南帝是不是要给弘皙当了?

    一头雾水的太后,心中焦虑的邬先生,就这样跟着不知道自己为什么那么得宠的吕葆中,一块儿走进了朱皇帝的超大办公室。

    朱大皇帝正端坐在一张宽大的红木书桌后面写字,身边还站着一个看着就很结实,而且还不失婀娜的西洋女子。孔太后悄悄打量了一眼那女子,发现她穿着一身大明式样宫装,腰里面却挂着一柄西洋剑......她应该就是朱皇帝的“剑姬”娜塔莉了。

    “圣上,西太后、邬先生、索中堂到了。”

    吕葆中通报了一声,然后孔太后、邬思道、索额图就一起在朱皇帝的书桌前面行了跪拜之礼。

    朱和墭扫了三人一眼,目光就落在了邬思道声上:“邬思道,你是绍兴人,怎么跟着他们去了西域?”

    “回圣上,外臣的父亲是江陵将军莽依图的师爷,后来又跟随都统顾八代一路跑到了西域。”

    邬思道口中的“顾八代”是胤禛的心腹,他虽然姓顾,却是个如假包换的满洲人,老姓伊尔根觉罗,他爹纳禅还皇太极时代的巴图鲁。而袭了世职之后,就给自己起了个汉姓,姓顾。还让老爹纳禅也跟自己姓,叫顾纳禅......给已故的老爹起一个姓,这孝子当的也没谁了。

    “哦,原来如此,”朱和墭点点头,“娜塔莉,把这幅字给邬思道看看。”

    “是。”边上的娜塔莉应了一声,就把朱和墭刚刚写好的大字拿起来,展示给邬思道看。就俩字儿,上雍下正。

    看见这俩字儿,邬思道心里一喜,西太后孔氏则是一惊。

    胤禛是大蒙古的雍亲王,正......当然就是“拥一下就正了”的意思!

    这是要让雍正当南帝啊!

    朱和墭还笑嘻嘻地解释道:“这是朕给胤禛起的年号......雍正,拥一下就正了!”

    甭管那孔太后长得多滋润,准备做出多大的牺牲,但朱和墭那是肯定支持胤禛的......他刚找着一个吕四娘,现在就差一雍正了。

    吕四娘那是专克雍正的!

    有吕四娘当大明的太孙妃、太子妃,雍正一定会被克得死死的。

    “谢大皇帝赐年号!”邬思道赶紧给朱和墭磕头谢恩——他本来还准备了一大堆的说词,现在全用不上了,磕头谢恩就是了。

    朱和墭又笑着提起毛笔,在另一张宣纸上开始落笔写字儿,写完之后,又让娜塔莉拿着展示给邬思道看。乌斯道一看,上面好像还是年号,分别是“乾隆”、“嘉庆”、“道光”、“咸丰”。

    “大清终于同治,后蒙古起于康熙......再传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帝,也就差不多了。”朱和墭还在写字,一边写字一边问,“西太后,你觉得呢?”

    朱和墭顺便给雍正的子孙赐了四个年号,其实就是因为西清太后孔氏......连西太后都有了,那大蒙古的国祚,也就到咸丰了。因为历史上大清的真皇帝也就到咸丰,之后的同治、光绪、宣统,都是不大真的,因为他们没有帝王的权威。

    “圣上,”西清太后孔氏还不死心,给朱和墭叩了个头道,“雍亲王胤禛并非爱新觉罗嫡系,弘皙才是嫡子嫡孙,理应继承大统。”

    “呵呵,”朱和墭笑了笑,“索额图,如果弘皙当南帝,索非亚一定不会同意吧?”

    “这个......大皇帝,索太后她,她和大行皇帝的确有些嫌隙......”

    朱和墭笑着对孔氏道:“西太后,你也是太后,索非亚也是太后......不如就让大蒙古的南帝北汗尊你们两位都当太后,你当西太后,她当东太后。以后大蒙古就是南帝北汗、东西太后了!”

    说着话,他又亲自拿去了刚刚写好的大字,上面并排写着“东太后、西太后”两个字。

    这可挺好,以后这大蒙古国不仅君王是双份的,又南帝北汗,连太后都是双份的,又东西太后!当然了,干爹也是双份的,有明爹、法爹。

    这样的国家要真能维持到咸丰年,那也真是奇迹了!

    而在朱和墭的盘算中,大蒙古这个位于东西方两大强权之间的缓冲帝国在存在个一百到一百五十年也差不多了......因为到那个时候,第二次工业革命差不多完成了,全世界的那点“无主之地”也分完了。一场决定东西方双雄谁主沉浮的真正的世界大战,就能顺理成章的开始了。

    虽然朱和墭是看不到这场战争了,但他得从现在就开始准备了,这才是真正长远的规划!>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