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风云际会(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bsp;  马车两边是丝绸制的帘门,这日是正午,赵元休时时拉开帘门观看开封城的街市闹景。但见人来人往,川流不息,大都着短褐,也有着旋袄的,还有些专属平民穿的叫短后衣的,下层百姓穿着多为棉布或者麻布,丝绸制的只有些高门大户人家才见得到。而官员们大都头戴乌纱帽身着皂罗衫。

    驾着马车过了一个时辰才来到高升客栈,赵元休下马车进到客栈一瞧,稀少的人在用餐,大厅里空了不少桌子,显然一般人不来这种破旧的客栈。

    他左右巡视,发现有三个人,年纪大点的约莫三十多岁,小点的约莫十九岁,心下一想,和王善交代的年纪都差不多,于是迈步来到他们桌前,兀自盯着他们三人笑而不语。

    李沆三人面面相觑,不知所以,见他相貌俊美,气质不凡,也不敢大声呵斥,少顷见他仍立在身旁,便相询道:“这位公子,盯着我等做甚?”

    “敢问三位可是李沆、寇准、王旦?”

    三人更是诧异,竟然连名字都知道,忙问道:“你怎知我三人?”

    “坊间传闻耳,你们三人如今东京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多谢谬赞,不知公子有何事?”

    “来结识三位耳,不知三位可容我坐下说话?”

    “当然,公子请坐。”

    赵元休兀自坐在空的一边长凳上,轻摇折扇,目光打量着李沆三人。

    这三人旬日来相处关系相睦的很,虽然都是器宇轩昂才识过人之辈,但论起见地李沆显得更加成熟稳重,所以三人渐渐以李沆为首。

    李沆问道:“公子来自哪位大人府上?”

    赵元休笑道:“这个且不提,所谓四海之内皆兄弟耳,难道我一贫民百姓就不能和三位结识了吗?”

    寇准最为机智,他当然不相信赵元休是寻常百姓,寻常百姓不会做出如此孟浪之举,只有背景深厚之人才会有恃无恐。

    于是寇准打趣道:“小兄弟不说也可,但是我三人皆是要为官之人,难道小兄弟不怕吗?”

    赵元休看着寇准一脸开玩笑的样子,深感此人有趣,不像李沆、王旦般太过老成,便也哈哈笑道:“这位便是寇兄了吧?寇兄既然如此说,那我也只好直言相告。我是当今官家第三子,名唤赵元休。”

    三位都有些吃惊,忙起身行礼,赵元休摆摆手一副淡然的表情:“别,别,还是像之前为好,三位若是不嫌弃我年幼,便以兄弟相称如何?”

    这时的寇准也瞠目结舌,没想到这位是帝王贵胄,虽然三人高中金榜但都得从底层官员做起,身份的差别何其之大,不免心中也打起鼓来,看向赵元休的目光有些惶恐。

    李沆知道赵元休以皇子身份来拜访他们三人,不是简单的称兄道弟,肯定有事垂询,便开口道:“不敢不敢,三皇子驾临我等住处,必有要事吩咐,还请殿下赐教!”

    “赐教实不敢当,就是来见识三人的风采,三位莫要见外,直抒胸臆就可,若是绕来绕去,我今日就算白来一趟了。”

    这时三人明白了赵元休的话,敢情他真是来结识自己的,想不到高中以后连皇子都惊动了,也是,经过殿试以后就算天子门生了,皇子屈尊来拜访也算可以理解的。只是别的皇子不来,独独他三皇子来了,可见三皇子为人出人意表,不由得心中一暖。

    虽然目前和三皇子还不相熟,但是他高高在上帝王贵胄,以后为官之路上这位三皇子将是一大靠山,所以三人不管从礼数上还是内心里都对赵元休有些敬重。倒不是说三人是趋炎附势之辈,读书人嘛,礼尚往来,你对我敬重,我便也敬重你,何况真心来结交的难道自己拒人于千里之外?

    赵元休接着问道:“科考已经过去旬月了,难道几位的去处还没有着落?”

    李沆摇头道:“已经有着落了,我们动身就在这几日了。”

    “哦?那三位大人分别在何处任职?”

    李沆指了指王旦说道:“这位王子明授为著作郎,预编《文苑英华》。这位寇平仲授大理评事及知巴东、成安二县。我则任将作监丞、通判潭州。不日,我和寇平仲就要动身了,王子明则留在京城,我三人好聚好散,来日方长了。”

    王旦这时接过话茬:“我也是得益于家父之故,家父为兵部侍郎王祜,其实我三人一见如故,甚是投缘,没想到过几日就要分别,甚为可惜矣!”

    “无妨,你等三人皆栋梁之才,他日汇聚东京指日可待,即使将来入阁拜相也是可期之事,无需为小事烦恼。”赵元休一副风轻云淡的表情说道。

    三人却感到刚刚步入仕途,一切从底层干起,若说将来升官那是可期之事,但说到入阁拜相三人还皆感到遥远无比。不过三皇子不是那种开玩笑的样子,反倒是像预见那等事一般。三人都感到一阵窃喜,但旋即正色道:“我等做官也不为将来入阁拜相,只盼对得起十几年寒窗苦读,为官家为百姓做些实事罢了。”

    赵元休眼睛一亮道:“这便是我结识三位的原因,我知道三位说的是真心话,我期盼有朝一日,三位和我还同在东京城里把酒言欢,直抒胸臆。”

    李沆、寇准、王旦三人见赵元休说的豪迈练达,便也涌起一股豪气,他们叫来店小二要了一坛酒,四人便在这破旧的客栈里把酒言欢起来。

    “来来来,三皇子,我们也不见外了,我们干了这一碗。”

    “来来来,三位大人,酒逢知己千杯少,今天我们不醉不归......”

    李沆、寇准、王旦三人本不胜酒力,但三皇子来到肯定要喝的尽兴,他们挨个敬赵元休,赵元休忙不迭地回敬,四人在觥筹交错中你来我往地敬着酒,就这样一坛子酒喝了一个时辰终于喝完了。

    四人一时皆酡颜嘴脸,走起路来东倒西歪,李沆三人回房休息了,赵元休则由王善扶着上了马车。毕竟年幼,赵元休在路上呕吐不止,急的王善一脸子汗,想着茶能解酒,路过街上一茶棚时,下来取来好几碗茶,也不管身份的差异了,就猛地给赵元休灌了好几碗茶。

    赵元休喝完于是沉沉睡去,呼噜声此起彼伏。王善驾着马车就径直往皇宫驰去,到了宫门口,禁卫看见是王善,知道是三皇子又出宫去了,忙打招呼:“王公公,今日又出去公干了?”

    王善白了他一眼,急切地说道:“快开门,三皇子喝醉了。”

    禁门们一听,那还不赶紧开门,口中忙念叨着:“我等给三皇子请安啦,王公公快请入宫吧,迟了恐挨板子了......”

    王善回头恶狠狠地瞪了一眼,知道他们是在打趣,也没好气地大声回道:“我挨板子,你们也小心你们的屁股......”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