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第十位亡国昏君,崇祯皇帝(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各个平行世界的皇帝们点进视频之后。

    率先看到了视频开头的那首诗。

    【三十世皇都,萧条是霸图。】

    【片墙看破尽,遗迹渐应无。】

    在四句感叹兴衰的诗句过后。

    巍峨雄壮的大明宫出现在视频中。

    浩荡激昂的音乐响起,如海涛般澎湃,如千军万马般血气贲张,如星空般广袤!

    伴随着这首背景音乐的播放,视频中开始出现一行字。

    【《盘点十大亡国昏君!》】

    【制作者,苏泉!】

    紧接着,一道身着龙袍的身影出现在大明宫内!

    浑身盈满如涓涓细流般的帝王威严,威严的双目俯瞰着大殿下方的臣子。

    “十大亡国昏君第十位!”

    “有明君之心,无明君之能!”

    “他,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

    “在位十七载,执政时期,对于后金,群臣分为主战、主和两派。”

    “他在用人方面,起用了主战派袁崇焕。文官集团使得军中之将只重出身门第,几次大规模对后金的军事活动均遭惨败,削弱了明朝的军事力量,最终无力镇压农民军起义,间接加速了明朝灭亡。”

    “曾经强盛的明朝已经风雨飘摇,两党分庭对抗,却难寻能用之人,也确实难寻可用之人。他即位之初在文官集团的帮助下诛灭魏忠贤阉党,却间接推动了文官集团的权利膨胀。”

    “他与臣子的关系,或可说是历史上最为尴尬诡异的时期。”

    “相互仇视,相互依存、相互利用。”

    “在位的十七年,除了镇压农民军以及抵抗后金外,将更多的心力用于削弱文官集团的势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尽管他志向远大、励精图治、宵衣旰食、事必亲躬,但他既无治国之谋,又无任人之术。”

    “加上他严苛、猜忌、多疑,对大臣动辄怒斥、问罪、砍头、凌迟,其残忍和冷酷与魏忠贤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因为不相信文武百官,他还频繁地调整官吏。”

    “17年间他竟然换了17个刑部尚书和50个内阁大学士。造成国家人才匮乏,有心报国的志士既不肯也不敢请缨效命。”

    “无奈之下,他只好培植私人势力,重新起用大批太监。”

    “与此同时,他虽屡下罪己诏,然苛捐杂税层出不穷,民不聊生,而明末的众多农民起义也正是其贪财苛政最严重的后果。”

    “此外,在辽东战局屡败之时,不纳周皇后迁都之谏而丧失了最后的机会;”

    “而从南明诸政权观之,朱明皇室在满清的背景下号召力依旧不容小觑。”

    “故而,他尽管勤政,却错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