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青玉案》震惊词坛(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文人相轻这一现象,自古以来就有。

    骆墨自从在《创造偶像》唱了半首《温柔》开始,他的身份便是音乐人了。

    从那时候起,业内对他的口诛笔伐其实也没有停过。

    只不过呢,市场的反响实在是太好,夸赞的声音又实在太多,这些口诛笔伐也就淹没在茫茫大海中了。

    对于这些怒喷的人,骆墨也是略有耳闻,而且也并不意外。

    《创造偶像》毕竟是一档偶像选秀类节目。

    这个世界是一个不问出身的世界吗?

    并不是。

    就因为你是练习生,就算你写的歌再怎么好,照样还是会有一群人看不起你。

    当然,这也多亏了一群劣质偶像的鼎力相助。

    后来,由于骆墨并未出道,直接选择了与资本进行对抗,使得这些冷嘲热讽竟然降低了许多。

    之前还有很多地下说唱歌手写歌来专门骂他,骂到后面,一个个只剩下高喊“瑞思拜(rspct)”。

    实际上,一直到《东风破》的横空出世,局面才开始发生最大的逆转。

    当然,这个事情,骆墨本人从头到尾都没有特别在意过。

    但是,音乐圈完全认可你了,甚至是崇拜你了,又有一个圈子开始不爽了。

    那就是那群文化人。

    【中国风鼻祖】这个封号,有点过于耀眼了,过于让人羡慕了。

    “我们倒是要看看,究竟是什么词,什么曲,能让你们这样子吹上天!”文化人们心想。

    看完之后,一群人就开始嗤之以鼻。

    他们不会考虑这本质上是一首流行歌曲,开始对其进行咬文嚼字。

    比如“这个字用的不好啊,换成其他字更妙。”

    “也没有吹得那么厉害嘛,娱乐圈果然不过如此。”

    “这群听歌的人平日里都不看书的吗?”

    “呵,附庸风雅之作罢了。”

    现在的网络平台上,大家的戾气本来就重,所以战火其实一直就没有停过。

    对此,骆墨本人依旧从来没有说过什么。

    他就是个歌手,是个音乐人,暂时并没有想过要进入所谓的文化圈。

    在骆墨看来,流行歌是流行歌,古诗词是古诗词。

    虽说在古代,词也是用来唱的,但毕竟年代不一样了,大家现在平日里也不说文言文啊。

    他至始至终都没有太把这些话放在心上,否则的话,完全可以趁着中秋节,发一首《但愿人长久》,直接让文化圈熄火。

    要知道,这首歌可是直接唱苏轼的词的。

    在地球上,这首词被称为【咏中秋第一】!

    如今,骆墨在微博上发了一首词,也不是为了回应什么。

    纯粹的就是因为《千百度》这首歌都发了,这首名震多年的词,不发出来就有点可惜。

    这首词的作者是辛弃疾,一位骆墨无比喜欢,甚至带着崇拜的人。

    很多网友称之为武人里最会写的,文人里最能打的。

    这位人物,那当真是担得起【文武双全】二字。

    还有不少后人,称其为大宋第一热血青年。

    在南北对峙的时候,朝堂里有个书生,贼中二,天天上蹿下跳,说我能打十个,要随军北伐。

    结果自然是没人理他。

    后来呢,朝廷南边有些叛贼,几次三番都围剿失败,搞得大家烦的一匹。

    这时候,大家想起了这位贼中二的书生,想着他精力旺盛,就让他去!

    结果,三个月,叛贼平定。

    朝廷“???”

    后来,他传奇的一生也就开始了。

    打起仗来,那叫一个猛啊。

    “冲营而出,不损一人。”

    简直夸张。

    只可惜多年以后,书生再次被启用时,病逝在了上任的路上。

    有一个叫房昊的人,写过一篇关于辛弃疾的文章,在地球上上过热搜。

    文章末尾写的是

    【那一天,将星陨落,老辛躺在病榻上,嘴唇颤抖,目光死死望向北方。

    “杀贼!杀贼!”

    长呼数声,声断而逝。】

    在骆墨,辛弃疾的沙场词,从古至今,绝对是能在词坛里排得上号的。

    只不过,这人其实不仅仅擅长沙场词,当真是个全才。

    骆墨背负一整个世界的璀璨文明而来,他觉得《千百度》都发了,就有必要让大家看到这首《青玉案》。

    而这条微博一经发布,就引发了震动。

    无数人看了之后,拍案叫绝。

    文化圈里的人,一听说骆墨这个小年轻居然敢在微博里发诗词,立马赶过来围观。

    “真是不知天高地厚!”一群人心想。

    然后,他们就看愣了。

    想喷,想嘲讽,想蹭热度。

    但一时之间,不知从何处下口。

    微博底下,配上了《千百度》这首歌在企鹅音乐上的链接。

    由于合作愉快,所以骆墨发歌曲链接时,都只发企鹅的。

    而配文则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