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首映后(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首映很成功,开幕式结束后所有看过电影的电影人都在讨论电影,一直延续到了开幕式的酒会。

    罗伊·安德森:“尹,之前我还在想这次看有没有机会拿个金狮奖,看今晚看了你的《绿皮书》,我觉得金狮奖我是没有希望了,别的奖项希望能拿一个吧,还得让上帝保佑。”

    “噢,罗伊,谢谢你的夸奖,但我更相信《寒枝雀静》会取得比《绿皮书》更好的奖项的。”

    ……

    跟几个入围的比实被看好的电影方相互吹捧了之后,才是真正尹子雄忙的时候,因为很多著名的媒体必须要在现在跟尹子雄约定好之后采访了。

    所以,在酒会上约个时间是最好的。

    “尹,你好,我是《电影手册》的记者勒戈夫,《绿皮书》拍得太好了,请问你什么时候有空接受一个我们的专访?”

    “噢,你好,勒戈夫先生,我想明天怎么样?因为我的安排还没开,刚好你是第一个。”

    “那太好了,这是我的名片,你看明天什么时候合适?”

    “明天中午吧,我请你吃中饭。”尹子雄摊了下手。

    “那就太感谢了。”勒戈夫从小曾手里接过名片。

    “那明天我与你约时候。”小曾礼貌的跟勒戈夫说了声,现在在个人安排上小曾有时候比小王会多一点。

    “好的,我等你的电话,先生。”

    很多的记者都盯着尹子雄呢,既然《电影手册》的开了头,那接下来大家就蜂涌而至了。

    比如说有英国的《视与听》、美国的《电影评论》、《影痴》、日本的《电影旬报》等业内比较有权威的电影报刊。

    还有美国的《综艺》、《好莱坞报道》、《芝加哥太阳报》、《纽约时报》,英国的《银幕国际》等。

    好吧,还有几家国内的报刊,《电影艺术》《当代电影》《世界电影》《北京电影学院学报》。尹子雄跟他们聊完后,干脆把他们聚在一起花半天的时候一起接受采访。

    时间就定在三天后。

    事实是,并不是一定要接受完采访媒体才会报道的,就在此时已有一些媒体开始在发稿了。

    开幕酒会弄得很晚,毕竟这么多的人,还是一年一度的盛会,有些专门混这些场子的就特别喜欢这样的场所。

    他们就爱四处认识人,但实际上这里的电影人认识了也啥作用,比如一个中国的演员你认识一个欧洲的导演或制片人,有啥用?真正欧洲导演会用中国演员的会很少,而且就算用也是不怎么舒服的角色。

    再比如在这里认识了些拉美的电影人,南亚的电影人,这些人认识了都没用,一点帮助都没有。

    但是,有些人就热衷去结识,会让自己觉得自己在国际上人脉广。

    比如,一些中国的有名导演去四处认识人去了,结果留下个中国剧组也不知道该找谁聊天,几个人尴尬,走也不是留也不是。

    中国人本来就不是如欧美人那样那么的擅长表现自己,那么开放。

    “哟,各位,这是在开会呢?”尹子雄刚好从洗手间出来,然后他就在通往洗手间外的位置看到了两伙中国演员在无聊的聊天。

    当然你黄渤、张亦、秦昊等人,就是《闯入者》剧组与《亲爱的》剧组及《黄金时代》剧组的。

    “呀,尹导。”这里比较会交际的当属黄渤了。

    “尹导,你好!”

    “尹导,你好1”

    ……

    大家都跟尹子雄打了个招呼,当然包括《闯入者》剧组的,虽然他们与尹子雄不是那么的熟悉。

    “尹导,《绿皮书》拍得真棒,这回得个大奖肯定是稳了。”有人称赞着。

    尹子雄也只是笑笑,因为他知道很多的中国影人英语都不怎么看,而《绿皮书》全程没有中文字幕,至于在场有多少的中国演员看懂了也不知道。

    但人家夸你,你也得谦虚一下不是。

    “过奖了过奖了,咱也就是想去揭揭老美的伤疤的,获不获奖随缘了。”

    但尹子雄这一话出来立马就让这些人有点尴尬了,他们拍的多少有点揭中国伤疤的电影。

    一时尴尬的冷场,尹子雄本来只是随意的说上一句,这下自己把气氛搞砸了,算了,还是赶紧走吧。

    但马上就走又会显得尹子雄是故意过来讽刺人的,显得尹子雄有点居心不良。

    “各位,现在也晚了,我这得先回去了。这样的,既然大家在威尼斯碰上了,要不一起聚一下吧。9月1号的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