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给不正经的公司找一个正经的舵手(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sript><sript>

    漂亮,很完美。

    不过,在去新西兰之前,他得先面试个人。

    没错,尹子雄觉得有很多事必须需要一个总经理来帮他管,虽然无心发展公司,但平时管事做事的管理人员总得要一个吧?

    现在好多的事都是前台在做,还有财务两位大姐。

    另外就是策划部的王宇,叫王宇多招点编剧过来,结果倒好,到现在为止就两了个听名字不知道的,然后尹子雄都没见过,这两人跟着王宇跑重庆剧组去了。

    再剩下个沙墨与周迟,指望他们两个管理公司?他们懂个毛线啊。

    所以,尹子雄再怎么大大咧咧,也得招个人来了,行政小姑娘都抗议了,说要走人了。

    他之前跟吴京聊过这事,然后吴京说回头给他介绍个人,然后昨天临时改了行程后就约了今天来聊一下了。

    是北电的老学长,管理专业出身的,后来去南加大深造过,在美国混不好。在美国混不好这是必然的啊,一个中国人想在好莱坞混好?其实在哪个国家的娱乐圈都是讲两样东西,一是人脉,二是你找钱的能力。人脉很简单,同样一个剧本普通导演普通演员,普通小投资,最后扑街。但到了有人脉的制片人手中,一个看起一般的剧本,他硬是给你整来知名导演,一线大明星,你说这样的电影能扑到哪去?

    行业内有个真理,明星不是拉高电影票房的上限,明星只设定了电影票房的下限。再怎么差,也不会扑到哪里去。

    找钱的能力就是拉投资了,有些人拿着一个好剧本在手里找了好几年的投资,然后每每跑到电影院看到那些他看起来故事很烂的电影他就心理不平衡。

    特么的,凭什么?凭什么别人那么烂的故事能拉到投资,我这么好的故事就是拉不到?

    说回中国人混好莱坞,一个中国人很难很难在好莱坞有这两样东西,人脉加找钱有能力,不是因为你不努力去经营。

    而是人美国人不相信中国人,嘴上喊人权,内心鄙视着呢。所以,听吴京说这人前年回国了。

    但听说回国又不适应国内的生产管理方式,这就高不成低不就了。

    说半天,这人叫高时中,一个岁的人到中年的男人。

    当前台小妹妹把这个男人领进来,尹子雄一看,嚯,一点都不像管理人员,没有西装领带公文包。而是身穿件蓝t恤,牛仔裤,背个背包。

    “高先生,你好。”

    “尹导,你好。”

    “坐,我这里随便。”

    “哦,好的。”

    “我看了一下你的简历,你在福克斯工作了十年,跟过很多剧组啊,连《阿凡达》你都是制片组成员之一?”

    “哦,对,我在福克斯基本上就是在制片部门混,一直到年的时候,我才申请调到了市场部门,然后在市场部做了一年不到,就回来了。”

    “噢,回国怎么不去大公司啊?像阿里、腾讯、万达、百度这些,他们正需要你这种有过海外工作经验的啊。”

    高时中苦笑了一下,然后喝了口水。

    “面试过,咳,都没过。”

    “???没过?什么情况?”尹子雄有点懵。

    “嗯,不知道,找朋友稍微了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