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护国公的敌人们(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见咱来,都跑光了。”

    山西,偏关县以西三十里,刘家村楼子沟。

    在罗汝才、刘宗敏、宋献策等部将谋士簇拥下,两年前还是延安府驿站马夫的李献忠,骑着高头大马走到山谷谷口。

    他回头望了眼身后黑压压的流民大军,又细细端详眼前这个险恶关口,向旁边站立的罗汝才问道:

    谷  “从京师派来的那支开原军,现在在哪里?”

    在原本历史上,罗汝才是明末农民起义军首领之一,为三十六营之一,其人狡诈多谋,反复无常,别号曹操。因为刘招孙的穿越,他跟随王二举事,现在又改投闯王李献忠营下,成为闯军中的二号人物。

    “听说刚攻下河曲县城,伤亡惨重,准备在城中死守。”

    不等罗汝才说罢,旁边站着的宋献策抚须笑道:

    “哈哈,这是困兽之斗,河曲县城刚被八金刚抢过,无钱无粮,他们守在那里,是自寻死路。”

    李献忠犹疑不决,进入山西前他便派人四处打听开原军情形,他本是铺兵出身,见多识广,这几年来护国公和开原军的各种事迹,他都听过一些,知道这是个强敌。自从开原兵进入陕西,李献忠总觉得心中忐忑,乱糟糟的。

    ~~~~~~

    扬州府高邮县,盂城驿。

    这座始建于洪武八年的驿站,是南北运河之上的交通要冲,规模形制自然不是寻常驿站所比。

    孟城驿内,正厅、后厅、送礼房、库房、厨房一应俱全,亦有常见的马神庙、马房、前鼓楼。

    驿北为驿丞宅,驿旁秦邮公馆,堤上有迎宾房的皇华厅,东南有马饮塘……

    原锦州总兵官吴襄和他家人寄居与此,已经快有两年了。

    明代驿站可供过往使臣投宿,相当于现代的招呼待所或宾馆。

    凡持有“驿关”腰牌的,可按官阶高低及仆从多寡免费享受驿站提供的住宿、膳食、舟车、夫马。

    吴襄作为靖难之役中对抗“刘贼”的辽西将门代表,虽然不幸兵败,现在回到高邮老家,却受到一群江南官员的优待和尊重。

    自从来到孟城驿暂住,隔三差五便有当地豪绅闻风上门,或资助银钱,或畅谈勤王除贼之事。

    短短一年,这位辽西最著名的长腿将军,俨然已成王师北定的灵魂人物。

    吴老爷在辽西做官时积聚万贯家财,所以这种举家浮宅的漂泊生涯,对他家影响不大。

    好几次,本地乡绅大户延请吴总兵去城中居住,吴襄表示“国贼未除,当枕戈待旦”为由,和他的亲兵家丁坚守孟城驿。

    其实是做好随时跑路准备。

    正厅中央,十二岁的吴三桂恭恭敬敬给父亲递上茶水,吴襄接过,忍不住瞟了眼英气逼人的吴三桂,微微点头。

    他挥手让儿子坐下,轻轻喝口茶,便迫不及待对跪在地上的师爷模样的仆人问道:

    “张春怎么说的?河间府人马何时出动?还有那些人接应咱们?”

    “老爷,老……”

    薛老三刚乘快马八百里加急赶回孟城驿,还没调整好时差,生物钟也有些紊乱,便被老爷从马房叫到前厅问话。

    吴家奴仆上气不接下气:

    “张春那厮,收了老爷的三千两银子,劝说咱们不要轻举妄动,等形势明朗再动说!”

    吴襄强压住怒气,继续问道:

    “你把银子白白送了?就这样回来了?我不是让你先留在北直隶吗!”

    薛老三连忙磕头道:

    “老爷,那狗贼说现在不要幕僚,还说怕刘招孙发现,收了银子就把小人赶走了。”

    “混账!废物!”

    吴襄骂了两句,强压怒火道:

    “没给他说桂王的事?现在连福建的商人都支持桂王。”

    得知开原军入陕西剿贼,吴襄知道,机会终于来了。

    他不是急着要找刘招孙报仇,辽西之役,吴家损失其实不算太大,而且,吴总兵毕竟是个商人。

    “老爷我是做买卖的,这次咱们挑头儿,让江南官员士绅推举桂王称帝,以后天大的功劳,这样赚钱的买卖,张春就看不出?”

    薛老三望着老爷亢奋神情,迟疑片刻,支支吾吾道:

    “老爷,张春说桂王下场会很惨,狗东西还说,若是我们执意要造反,他便去刘招孙那里告发··”

    吴襄抡起茶杯狠狠砸在地上,五彩青瓷釉茶杯顿时摔得四分五裂。

    “瘪犊子玩意儿!这些年他从吴家捞了多少好处,当初他那个举人,还是老子花三千两银子给他买的!现在辽西败了,就翻脸不认人?白眼狼!”

    吴三桂朝薛老三使了个眼色,让老薛退下。

    正厅里就剩下他们父子两人。

    吴三桂刚要开口劝说父亲,吴襄忽然上前,拍打儿子肩膀,大声道:

    “三桂,尔其勿忘乃父之志,以后一定要杀了刘招孙!”

    注:

    1、巴洛克风格:1600年至1750年间在欧洲盛行的一种艺术风格。基本特点是打破文艺复兴时期的严肃、含蓄和均衡,崇尚豪华和气派,注重强烈情感的表现,气氛热烈紧张,具有刺人耳目、动人心魄的艺术效果。

    2、佩特林使团:1618(万历四十六年),沙俄年向明朝派出非正式代表团,由来自西伯利亚的哥萨克人伊万-佩特林带队。出访目的主要是与大明建立睦邻关系,开启贸易谈判。由于明朝上下正为即将但到来的萨尔浒之战焦头烂额,再加上哥萨克人没携带足够的礼物,双方贸易谈判并没有实质性进展。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