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六章 所忧(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相隔不过十数里。

    于法正根据刘釜命令,还有曹操面临之局势,明确曹操定会先服软,并遣使议和,有些好奇来者是谁时,代表曹操而至杨修,到达潼关已有三日。

    而处于杨修之后,曹仁、夏侯惇之部迅速开拔,亦于昨日,陆续到达潼关,同荀攸重新组织起来的一万多人,共计三万多人,暂以共守关城。

    对潼关各军而言,华阴之战过去,阴云却未消散。

    不论曹洪和许诸先期所率之部,但以荀攸前番所率的近四万士卒,即便内含半数重编的袁氏军,但最终被打的只剩下一万人,这等战绩,绝对是荀攸领兵以来,少有之惨败。

    同样地,也是曹操与外部之地,征战多年以来,鲜有之败。

    而自张郃突围返回潼关后,荀攸也没有继续对战事进行推进,是以重思考起了其所率之部,同益州部的战力对比。最终得到一个结论,便是他前期运筹帷幄,但后期之败,还是在于轻敌!

    如果给予刘釜部足够重视,另以得知严颜等支援部至,是以在郑县退守后,迅速交替掩护回潼关,或是皆华阴之险,进行守卫,也不会连损两员大将。

    虽是失败,但大司空曹操于之信任未减,这让荀攸在感动之外,深感责任重大。这数日间,于潼关防守,更是亲力亲为,以做布置。

    同样地,一次失败,并没有打击到荀攸。过往之间,荀攸不是没有经历过小败,只是在很多时候,他将所有因素考虑进去,才为人塑造成了“百战百胜”的形象,且以今次,代价大了一些。

    “军师!

    敌军遣部来佯攻了!

    吾部可需外出迎战?杀他个措手不及!”

    潼关上,荀攸方同曹仁、张郃、夏侯惇、杨修等将商议完局势,便与杨修等人,于日中来到关城上巡视。

    视线所望,正巧看到马超部,从侧攻取关塞。但马超部并未强取,而是在距离适当处,列队高骂荀攸部手下败将,缩头乌龟云云。

    此情此景,弄得一旁陪同的大将张燕,早就气得牙痒痒。

    张燕乃是常山真定人,原是黑山军的头领。本名褚燕,曾跟随张牛角一道起事,在张牛角死后,以改姓张,以为首领。他本人骁勇善战,身手敏捷,于军内外号“飞燕”。

    其人先投降朝廷,后依附公孙瓒,公孙瓒死后不久,但看官渡战生,张燕主动投降于曹操,随后在灭袁战中,立下了大功,而今为曹操任命为平北将军,安国亭候。

    这次来援关中,张燕本就同荀攸同行,作为与高览、张郃一道的三名大将之一,张燕却未直接参战,先守于陕县,以督运护卫粮草,在乐进身亡,高览重伤被敌军俘获当日,即为荀攸所召,速来潼关守卫。

    现在看着马超、庞德等部,不断在关下谩骂,张燕早就气愤不过,只待荀攸一声令下,即出关战之。

    当然,他心中也明白,于昨日军前会议之后,军师荀攸多半不会主动出击。再有杨修这位大司空主簿到来,大司空曹操的战略目标,早已发生了改变。

    可包括他在内的众人,总有一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