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 疾疫(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釜伏地再拜请

    吾友孔明,善毋恙!今晓君与黄氏昏事定,釜甚感欣喜,但因南中事忙,未能亲至,遂以为憾耳。知君于隆中诸事繁忙,遂已请从兄代劳。昏事乃人生之大事,知其重要,釜谨道贺。

    暑时釜伏地愿孔明适衣、幸酒食、毋他急,幸甚!

    谨道今南中已平,诸事恢复,生民休养生息,交州之士民迁来入蜀,如孔明所知也。然,天下之乱,汉室之微,黎明之苦。釜心以悲苦痛涕,难以接济万民,此亦为天下之殇也!

    北方之于战事,江淮之于纷争,此或为久矣。便是荆州,能保一时安宁,难保一世安宁。釜以信任,吾将无吾,以安南中,将以为天下士民而庇,愿请群贤毕至,以慰苍生。

    孔明居于南阳,釜盼君如盼星辰日月,若是将来与南中,必扫榻亲以相迎……”

    刘釜信中之言,除道贺诸葛亮之昏事外,另有关心其之生活、学习。即是于信件之后,亦多期盼其之入蜀相助。

    诸葛亮默读三遍,眼角隐有湿润,方才放下。

    他略一思衬,便于灯火下执笔,以做回信。

    在写了前两句后,颇觉不善。遂而重书,就这样连续换了五个开头,其人方休。

    到此时,已有鸡鸣。

    犍为郡,汉安境内。

    一月前开始的徙县黄巾之乱,便是一月之后,也未有平息之象。

    且不断蔓延,除蜀郡之地尚阿宁外,蜀郡属国,犍为多县地,都有起乱。

    这一年来,本地吏多有更换,且各主吏常为清一色的东州士。于此,剥削日渐严重,加上本地大族之前,于之排斥,导致各地吏治乱七八糟。

    徙县之乱,是个导火索,不论受苦百姓真心奋起反抗,其之背后亦多有本地大族之推动,便是想于郡县欺压之主吏,一些颜色看看。

    因而,短短一月内,整个近南中区域,皆乱成一团糟。实际于各地豪族大族,有护卫私属防卫,无太大影响,真正受影响者,乃各县寺与普通百姓。

    但直到此时,益州牧刘璋为防范灵关道,南安一线的刘釜部,加上自去岁乱后,兵源不足,亦未敢让守于武阳、江阳之地兵士轻举妄动,而是与广汉太守张肃去信,以之调集两千广汉郡兵前来平叛。另与吴懿去令,调集近半年来,逃入蜀内,重新组成的近五千流民兵士,由江州出发与旁协助。

    可惜刘璋在看到刘釜之部能率降卒和夷军,于南中攻城略地,连战连捷之下,大大忽略了犍为和徙县等多地艰难的战场环境。

    尤其时下瘴气高发集结,江阳,包括严道多地,处于瘴气边缘,形势不如越嶲诸地之严峻,但亦然有影响。而无论广汉郡兵也好,从荆州之地踏入、从未见过瘴气的东州兵,无不中之。

    另有水土不服等因素,加上犍为、徙县等多地入暑来的温湿气候,令人生疾,遂尚未和乱民交手,就有半数病倒。

    有兵士生病,并不算最可怕之事。

    可惧之处在于,病员未得到有效管理救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