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三章 我要揍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海底三十米,一场激烈的厮杀正在进行。

    毕方抓住岩壁,稳住身形,两道身影已经几乎消失在他的感知范围内了,即便偶尔出现,也只是一闪而过。

    古希腊年代,伤害海豚会被判处死刑。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历史上从来都不乏类似海豚救人的故事。

    曼迪就是亲身经历者之一,在三年之前,他曾和众多好友在澳小利亚东海岸冲浪,在第二波大浪即将袭来之际,一条虎鲨隐藏其中。

    那是大洋中最凶猛的鲨鱼之一,是鲨鱼家族中仅次于食人鲨的凶猛残忍的食肉动物,是目前所知的在其所在科属中体型最大的成员。

    体长最大能够达到近八米!

    八米,几乎是一辆小型厢式卡车的长度。

    它们捕杀各种海洋鱼类、哺乳类、海鸟,海龟甚至人,被喻为“海中老虎”。

    它们凶猛贪食,长着铲子一样的宽吻和一嘴牛排刀似的牙齿。

    由于身上有着像老虎一样的花纹,所以有了tigershark的名字。

    曼迪遇到肯定没有八米,但也绝对超过了五米,比正常的小汽车都长得多。

    当时虎鲨的花纹与反射阳光的波浪纹混杂在一起,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它朝着曼迪急速冲来,很快进入到攻击范围。

    毕方很想知道当时的曼迪在想什么,或许是腿软到要从冲浪板上跌落,

    双方距离不到两米,曼迪的手指划过波浪,在阳光的折射下,就像是摸到了鲨鱼的皮肤。

    他低头想下看,就像是望着玻璃展柜里的鲨鱼标本,很快,他也将成为标本中的一员。

    就在此时,一条海豚跳了出来,从侧面撞开了虎鲨,将其驱离。

    那一刻,曼迪感受到了有生以来与动物最强烈的关联感,以至于铭记到三年后的今天,依旧乐此不疲的和众人说起这个故事。

    彼时彼刻,恰如此时此刻。

    牛港鲹与海豚的对战在毕方心中早有定数。

    海豚必定会赢。

    仅从数据上比较,牛港鲹就远不是对手。

    牛港鲹的时速可以达到六十公里,可海豚可以达到更加恐怖的七十公里,接近二十米每秒,极限更是能达到八十公里,二十二米每秒,快到牛港鲹根本摸不到它的影子。

    事实上,曾经有科学家们认为,根据海豚的自身特点及形体,它的游速怎么也不能超过20千米/小时。

    如果海豚的游速超过了它的肌肉所能承受的限度,只有在以下两种情况下才能得以实现。

    一是海豚的肌肉具有超自然的高效率,比一般哺乳动物强6倍。

    二是它采用某种奇特的方法减少阻力。

    这种假说,是1936年央国的一位水生动物研究专家詹·格雷提出来的,这一理论被称为“格雷怪论”。

    海豚的肌肉并没有特殊的构造,这一点很快就被证实,当然也就不具备超自然的高效率。

    因此按照现有推测,那必然是第二种原因导致海豚的高速游动。

    是形体吗?有人猜测。

    并非如此。

    科学家做出一个海豚的模型,从体型到体表都与真海豚别无二致,在模型上还安上了与海豚尾鳍所产生的推力相同的推进器。

    实验的结果让人大失所望,它与海豚的速度比起来要慢得多。

    后经众多物理生物学家进一步研究才发现,海豚的皮肤分上下两层,上层也就是外层,弹性很强;下层也就是内层,也有很好的弹性。

    上层皮肤在受到水的压力时,会根据水压的程度而变得凹凸不平。

    当海豚进入高速运行时,身体振动所引起的紊流就会在皮肤的凹凸变化中得到调整,这样就能大大减少阻力。

    极其神奇。

    除此之外,海豚看似可爱,却牢牢占据在海洋食物链的最顶端,战斗力比绝大多数人想得都要强大。

    鲨鱼是海洋中最凶猛的鱼类,号称“海中狼”,以受伤的海洋哺乳类、鱼类和腐肉为生,剔除动物中较弱的成员,在海洋中鲜有对手,但是凶猛的鲨鱼却很少攻击海豚。

    鱼类怕鲨鱼,而鲨鱼怕海豚。

    小型海豚速度快,灵活性强,可以轻松躲过鲨鱼的攻击。鲨鱼要咬到海豚很难,但海豚进攻鲨鱼就显得十分容易。

    大型海豚虽然没那么灵活,但是凭借强壮的身体可以将鲨鱼撞得人仰马翻。

    要知道鲨鱼一旦被撞翻,就会陷入“紧张性静止”,昏睡过去。

    并且在生物分类学中,鲨鱼属软骨鱼纲下板鳃亚纲之物种。

    它们的骨骼是由软骨和结缔组织构成的,虽富含弹性且强韧耐用,但密度硬度却远远低于真正的硬骨。

    再加上鲨鱼没有肋骨,所以体侧下方以及腹部是它们全身守备最为薄弱的地方。

    海豚却是水生哺乳动物,上下颚骨坚硬,外突的吻部如同一杆锋利长矛。

    两者真正展开生死相搏时,海豚不会放过鲨鱼的弱点。

    就像用手指捅破潮湿的窗户纸——只要速度、力道合适,海豚那长矛一般的长吻甚至能直接刺穿鲨鱼的身体,给鲨鱼带来致命的伤害。

    而且,海豚家族中还有一位在鲨鱼界堪称“King”一般的存在——虎鲸。

    虎鲸之于鲨鱼世界,就像中国乒乓球之于国际乒乓球坛,是超越地狱,甚至炼狱级难度的,金字塔尖儿一般的存在。

    什么姥鲨、鼬鲨、鼠鲨、六鳃鲨,遇上虎鲸,统统得吓得屁滚尿流。

    牛港鲹虽然不是全身软骨和结缔组织,但腹部一样柔软,有着锋利长矛,超高游速的海豚根本不怵。

    毕方的感知圈中,牛港鲹再一次出现时,速度已经下降了非常最多,静静的漂浮在水中。

    毕方握紧鱼叉缓缓靠近,越靠近,感知越清晰,他能察觉到牛港鲹身上坑坑洼洼的洞,仿佛被一柄长矛反复刺穿。

    似乎是感应到毕方的靠近,牛港鲹想要逃跑,可一击长矛猛地贯穿牛港鲹的眼球,直击大脑,本就重伤的牛港鲹当场毙命。

    处理掉牛港鲹,海豚显得非常高兴,在毕方的感知圈内不断游动。

    是一条宽吻海豚。

    先前牛港鲹与海豚相争,速度太快,毕方来不及仔细感应,现在终于看出是什么海豚了。

    正是水族馆里最常见的宽吻海豚,也叫尖嘴海豚,瓶鼻海豚,主要分布在温带和热带的各大海洋中,包括华夏的黄海、渤海等海域。

    吻较长,嘴短小,嘴裂外形似乎总是在微笑,在华夏属于二级保护动物。

    雌性宽吻海豚的寿命在80年左右,而雄性宽吻海豚由于生活压力更大,不容易过50年。

    这种海豚的智力非常高,有自我意识,有浓烈的感情,甚至有谋略。

    有人认为,海豚的智力应该排在黑猩猩的前面,仅次于人类。

    眼前的这条宽吻海豚体型相当大,超过两米三,体重绝对超过三百千克,这么大的体型,应当是雄性。

    两米三,三百千克,与之相比,才一米六,七十千克左右的牛港鲹根本不算什么,就是一条小鱼小虾。

    难怪会那么轻易的就被解决掉。

    看着海豚在自己身边游泳,毕方忍不住伸手触摸。

    作为一个专业潜水员,不随意触摸手中生物应该是基本准则,或许人类的一点皮屑,就会对海底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毕方的手指触碰到了游动的海豚,这头宽吻海豚显得十分平静,毕方用力按压,隔着潜水服都能感受到,海豚的皮肤光滑如丝绸、质地若海绵,美丽非凡且质感极佳。

    静静的等待了一阵,又有一只流线型的生物闯入毕方的感知圈。

    又是一只宽吻海豚,它同样在毕方身边游动。

    雄性宽吻海豚通常独自生活或2~3只组成一個小群,他们只在短期内会加入其他雌性宽吻海豚的大群。

    值得一提的是,宽吻海豚群体成员之间的眷恋性很强,如果一个个体受伤,其他成员并不逃逸,而是围拢着受伤的同伴不忍舍弃,是极度富有同情心的物种,并且每一只都是如此。

    从这点上来看,海豚比之人类都要高明不少。

    在这个星球上,海豚的聪明程度仅次于人类。

    它的大脑重量几乎跟人类一样,在1.5千克左右。

    人类的脑占比是地球所有动物中最高的,大约是2%,而海豚排第二,大约是1.5%。

    另外,海豚大脑的神经元细胞为180亿个,比人类的130亿个还要多。

    所以,海豚在大脑综合数据指标方面,是远远强于其他动物的,它们仅次于人类。

    海豚能用超声波感知人体的骨骼结构,从而判断对方是否是人类。

    它们经常解救落水的人类,将溺水的人托举到水面上呼吸,就像解救自己的同伴一样,它们也会为了救人类而与鲨鱼搏斗。

    为了研究海豚,人类做了各种各样的实验,其中有个秘密实验直到50多年后才得以曝光。

    1963年,由NASA资助,在美属维尔京群岛对一只名叫Peter的雄性宽吻海豚进行了一场实验,实验的目的是研究海豚是否能学会人类的语言,并成功与人类进行交流。

    实验团队布置了一个装满水的房间,让一位名叫玛格丽特的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