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1 商城(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是不收商税吗?你这怎么反而收商税了,谁敢来?

    初唐是不收商税,但苛捐杂税多啊。过路要收费,还有市税,就是不管你的货物能不能卖得出去,只要带着货物进市都要掏钱。

    这些苛捐杂税加起来比二十税一要高多了。

    岳山废除所有苛捐杂税,收二十税一的商税,商人交的钱反而更少。而且只用交一种税,也方便计算。

    有时候商人也不介意多缴税,只要他们还能赚钱,多缴税就多缴,他们最怕的是苛捐杂税。自己都搞不清楚要缴纳多少种税,既麻烦又危险。

    搞不好就被当成抗税份子抓起来,货物没收人还要被判罚。

    除此之外还规定了税收的起征点。并不是所有的交易都要交税,交易额太低的免税。

    比如出门买个馒头还要交税就有点夸张了。当然了,卖馒头那个人按月交税是应该的。

    还有部分货物免税,比如粮食交易,一律免税。这个的好处有多大就不用说了。

    棣州到处都是盐碱地不适合耕种,常年缺粮。一个粮食免税就能完美解决这些问题,也为以后的北方战线提供方便。

    为了吸引更多的商人,辛奇还时不时的颁发一些任务,完成的给盐引。这一招确实管用,不少本来对这里没有兴趣的商人为了盐利改变了注意。

    还有奖励政策,每个月交易额最高,交易货物数量最多,纳税最多的几家商户奖励他们购买一定盐引的资格。

    总之,经过他这一系列手段的刺激下,棣州商城的名声很快就传遍了全国,无数大商人都把这里当成了货物中转的渠道。

    只用了几个月,商城就成为了大唐商业最繁华的城市,说一声商业之都都不为过。连周边的高句丽、新罗百济、契丹、室韦等势力都来这里做交易。

    商业繁荣,提供的工作岗位就多。棣州的百姓即便是不给盐场打工,也可以来商城找工作。

    在规定了最低工资标准的情况下,赚的钱足够养家糊口。只要有把子力气又愿意出力,都能过上好日子。

    百姓的日子过的好了钱包里有钱了自然就愿意消费,这又反过来促进了棣州的商业繁荣。

    商城被盘活,衙门收的税就多。岳山算过一笔账,就算没有盐利,光凭商业税他都有把握几年内还清欠商人的那些钱。

    最早投资商城的那些人也都赚的盆满钵满。

    岳山在宗室里的地位一天不一天高,据长孙无垢来信所说,凡是宗室聚集必有岳山之名,听的她耳朵都起茧子了。

    虽然她用的是嘲讽的语气,但岳山还是能从行间字里看出她很满意。

    棣州的那些地头蛇们对岳山除了惧怕又多了敬佩和感激,真正的从心底对他服气,成为他坚定的支持者。

    而他们心服之后的好处就更明显了,凡是岳山的决定都能被执行的很彻底。

    比如岳山说要修建抚孤院,专门赡养孤寡老人和孤儿,这些人二话不说出钱出物在每个县都修建了抚孤院,并且每家每个月都定期捐款捐物。

    就在一切增增日上的时候,一个惊人的消息传来。

    “溧阳郡公独孤彦云为流矢所伤,圣人急召清水候入京。”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