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站队(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无忌、秦琼、程咬金、尉迟恭、高士廉、宇文士及等等都是一方话事人。站他们的队马上就能获得许许多多的好处。

    可敬君弘却没有选择他们中的任何人,而是把目光对准了一个名声不显的人物,岳山。

    敬君弘是参加过兵变会议的人,亲眼目睹了这个十二岁的子爵是如何侃侃而谈制定了全盘兵变计划。

    关键是他算无遗策,每一步都走在了最正确的节点上,用最小的力量有惊无险的完成了改天换日。

    即便他放弃了所有的功劳,可所有人都知道他在帝后心目中的地位他一个人在朝堂竖起了一杆隐形的大旗,只有李世民权力圈的核心人物才知道的一杆大旗。

    他说出来的话上至帝王下至宰辅重臣,都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他轻易不抛头露面,可一举一动都牵动着中枢重臣的心。

    昨天去皇宫帝后亲自作陪聊了一整天就是明证,连长孙无忌、高士廉、宇文士及这样的宰辅都没有这个殊荣。

    敬君弘选择投资岳山还有另一方面的原因。

    别的派系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元从禁军一旦加入就会变得身不由己,就会变成任人摆布的棋子。这有违敬君弘的为人。

    尽管他想站队,可他很明白最值得他效忠的还是皇帝,他不想掉进派系斗争的泥潭里去。

    岳山足够低调,在朝中没有什么利益诉求,和各派系也没有矛盾。站他的队事情少,不用整日担心被人算计。

    而且岳山和元从禁军一样,出身很低没有根基,和元从禁军刚好形成互补。

    一方势力比较大却没有领军人物,一个空有一杆大旗没有摇旗呐喊的人。

    所以他才选择了站队岳山。

    当想清楚这些之后,摆在岳山面前的就有两条路,接受,或者拒绝。 电脑端:/

    接受的好处很明显,从此不再孤军奋战,很多事情都可以交给元从禁军去做。

    坏处也很明显,和禁军搅和在一块儿皇帝肯定会不高兴,尤其是他的身份还这么特殊。

    衡量了半天,最终岳山还是决定接下这根橄榄枝。因为只要他参与朝堂博弈,必然会有很多人投入他的门下,这是难以避免的事情。

    虽然他不想跳进朝争这个泥潭里,可想改革就不可能置身事外,而且改革更需要一大群帮手才行顺利推行。所以不管是利益相同也罢,志同道合也好,他都要聚拢一帮人才才能做事。

    岳山改革的一部分必须军方的配合才行,可那些军队背后都有利益团体在支撑,在没有看到好处之前他们会配合自己的改革吗?

    答案是否定的。

    这些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别说没见到好处,就算见到好处了都不一定会支持自己。政治斗争有时候是部分对错,只看立场的。(_

    总不能什么事情都指望皇帝支持吧?

    还是那句话,有些改革步子迈的太大,在没有看到实际效果之前皇帝都不一定会支持他。难道就这样放弃?

    岳山肯定不愿意,那么和元从禁军结盟无疑是利大于弊的。

    而且眼下他有一个关于军事方面的改革,也确实需要军队的支持,之前他再计划找尉迟恭或者秦琼、程咬金合作。

    现在有了敬君弘就可以直接实施,不用求助于人了。而且元从禁军的身份也更加适合实施这个计划。

    想到这里,岳山就对一直弯着腰没有起身的敬君弘说道:“明路不敢说,但办法倒是真有一个,就看黔昌候敢不敢干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