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掘世家的根基(2)(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底形成,贵族世家彻底被扫进了垃圾堆。至于有钱人……单纯的有钱人是被鄙夷的对象,连穿丝绸的资格都没有。

    没有知识哪怕富可敌国都没用,敢不老实读书人分分钟就能让你家破人亡。

    贵族掌权和知识掌权各有各的优势,各有各的缺点。但总体来说,知识掌权的发展潜力是远高于贵族掌权的。

    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经历那么多次磨难依然可以崛起,重新站在世界民族之巅的原因。

    岳山自认为自己是个读书人,他自然是乐于见到知识掌权的。

    历史上直到宋朝世家贵族才被彻底扫进历史的垃圾堆,那么现在既然有了这个机会,他不介意把这个时间提前三百年。

    所以他毫无保留的把科举制和书院制度告诉了李世民。

    首先是建立学政体系。

    构建从中央到地方的学政体系专门负责文教工作,在地方组建县学府学,在中央组建太学,并鼓励寒门士子开学授课。

    同时由中央出面邀请名师大儒创办书院,为国家培养高等人才。

    “这个工作可以交给孔颖达孔学士去办,我相信他一定非常乐意。”岳山道。

    “嗯,回头我就提拔他为礼部侍郎兼学政司郎中。”李世民点点头道。

    然后两人相视一眼同时露出阴险的笑容。

    “孔学士要是知道你们出这个馊主意,一定会把你们恨死的。”长孙无垢没好气的道,说完她自己也跟着笑了起来。

    这个工作太招世家贵族的恨了,简直就是把他架在火上烤,一般人绝对不会接这个活儿,但孔颖达不能推辞也不会推辞。

    为什么?

    他是孔子的世孙,世家窃取了本应该属于孔子的荣耀和孔家的地位,他有权利和义务把丢掉的东西拿回来。世家的人就算在恼怒也不敢公然站出来反对。

    而且推广学政体系必须要有足够的老师才行,没有老师只不过是一句空谈。孔颖达的身份可以保证他能召集到足够的读书人,确保学政体系顺利推行。

    其次就是完善科举制。

    历史上科举制是分为许多科目,最多的时候高达五六十科。岳山觉得完全没有必要,根据后世的经验他把科举的科目分为四科:进士科、刑名科、名算科、武举科。

    进士科招收的是政府机构的人才;刑名科是精通律法的人才;名算科招收的是精通数学的人才;武举科是军事方面的人才。

    具体实施,他没有直接采用三级考试制度,暂时采用一级考试制度,也就是只定期在京城举办一次考试。

    原因是现在的读书人数量太少有资格参加考试的更少,岳山推测真要搞乡试估计很多文教不发达的地方参考的人数不超过个位数。

    到时候不但浪费资源还会引起世家的嘲笑,影响科举制和朝廷的信誉度。

    等学政体系彻底铺开,培养出了足够的人才之后,再慢慢的改成二级考试、三级考试制度。

    一切根据实际情况慢慢的改进,最终把世家贵族送进坟墓,而用不会引起他们的强烈反弹。

    这就是岳山全部的计划。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