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段纶上门(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nbsp;  “走走走,这里不是谈事儿的地方,咱们找个清静点的地方在谈。”段纶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而是说道。

    然后两人就来到了户部衙门段纶的独立办公室。

    双方坐定后,段纶就客气的道:“得知这几日岳候就将返京,我一直派人在码头盯着,今天中午得报说岳候已回京,我就在宫城门外守株待兔。”

    “有劳尚书久候了。”岳山很没有诚意的道。

    “呵呵……应该是老夫叨扰了才对。”段纶客气的道:“实不相瞒,我等岳候是有要事相商。”

    “哦?不知段尚书寻我何事。”岳山问道。

    “海盐盐政。”段纶直接说道:“事实证明岳候盐田晒盐法是可行的,国家顷刻能得精盐万旦,得利千万贯。只是盐田法保密不易,很容易被有心人学去,我怕有不法之徒私取海盐破坏盐政。”

    “盐田法确实易学,不知道段尚书有何策应对?”岳山道。

    “我有两策想请岳候参谋一二。”段纶道。

    “请讲。”岳山神情一振,问道。

    “其一,组建缉私船队,在沿海巡弋震慑不法之徒。其二,在沿海广开盐田挤压私盐利润。此二策乃是根据岳候盐田专营之策制定,只是我也不知道是否可行,故此特来请教。”段纶有些不好意思的道。

    岳山用异样的目光看了他一眼,我一直以为你段尚书是个老实人,没想到你这个浓眉大眼的家伙也一肚子坏水。

    这哪是来找他问策的,就是过来问自己要生产许可证和寻找盟友的。

    生产许可证什么的可不是乱说,在某些时候古人也是讲究专利的。老百姓或者私盐贩子或者不管什么专利不专利,学会技术就能投入生产。

    可当官的不一样,大家都是有头有脸的人,不能干不告而取的事情。

    盐田法和海盐专营都是岳山提出来的,没有他的允许其他人私下生产一些自家吃无所谓,敢拿出来赚钱就是往死里得罪岳山,是会受人耻笑的。

    段纶倒不是想用盐田法和海盐专营某私利,他是替国家敛财,但也是在为自己博取功名。

    首功是岳山的谁都抢不走,可次一等的推广经营之功也足够一大群人吃饱。段纶自然也眼馋,也想吃了汤汤水水。而且他是工部尚书,吃的光明正大。

    所以今天他厚着脸皮来堵岳山。他表面是在帮岳山查漏补缺,说什么广开盐田什么的。

    广开盐田需要大量的人手,牵扯到方方面面,靠岳山一个人能成吗?不成,需要朝廷多部门配合。

    可哪个部门作为合作对象,选择权在皇帝手上,可岳山这个首创者能左右皇帝的想法,也等于是选择权在岳山手上。

    六部中除了礼部之外哪个部都可以合作,还有五监也有这个能力。

    选谁就成了问题。

    现在段纶找过来,就是为了这件事,想把这个活儿揽在工部手中。

    得到岳山的允许就相当于是得到了皇帝的首肯,他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在全国各地广开盐田。

    非但如此,盐田法和海盐专营还会创造一个庞大的利益团体。如果能掌握住这个利益团体,工部将一跃成为仅次于吏部的衙门。

    户部和兵部都要看工部的脸色行事……有钱的就是大爷。

    段纶能看到这个利益团体,其他人自然也能看到,必然有无数人在盯着。一旦皇帝和岳山开口,那些人就会扑上来争抢利润。

    这是无法避免的,连李世民都没有办法。

    岳山自然也早就想到了这种情况,对于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盐田和海盐专营,他并没有太大的兴趣。

    之所以跑到德州,一方面是要亲身证实盐田和海盐专营是可行的;另一方面是为了北方战线谋划。

    现在谋划成功了,海盐专营自然要交给衙门去做。

    至于找谁合作,眼下来看工部确实比较合适。

    和工部合作的原因也不是工部合适,而是段纶合适……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