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教改(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祖先太厉害了,后世我们常见的数学计算方法其实古代早就有了。

    比如九九歌诀,也就是乘法口诀表,春秋时期就有了。想想后世国外的小盆友连个位数的乘法演算都要求助计算机,我们确实值得骄傲。

    (很多国家的数学教育并没有背诵乘法口诀表这一项,其中就包括美帝。)

    还有十进位制,从有文字开始我们的数学就在遵循十进位制。马克思称赞它是世界上最妙的发明之一。

    包括我们所知道的一元二次方程之类的,中国古代其实已经有了。只是没有普及推广,或者说演算的方法比较复杂,没有后世那么简便罢了。

    岳山的新教材就是利用全新的数学符号,把这些内容重新归纳整理,变得更有系统性,更加简单易学。

    即便如此,这本数学教材也具备划时代的意义。如果流传出去,地位会超过流传已久的算学十经,成为算学的圣经。

    而在龙首山书院,这本书只是小学生的启蒙教材。

    至于更深一层次的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二次方程,数列统计之类的,那都是后续课程。眼下他编撰的只是相当于后世小学的教材,用不到。

    至于微积分。嗯,岳山想说的是,他读大学的时候也没学这玩意儿,完全不懂呀。还是把这个荣耀留给后人吧。

    几何的内容创新就比较大了,虽然中国古代就有了勾股定理,但在拓展和实际应用上一直是短板。

    岳山的几何也不是多深奥,就是后世小学数学课本里的那些。什么三角形内角之和永远等于一百八十度,三角形、圆、正方形、长方形、梯形、菱形等形状的面积周长公式,平行线的各种定理……

    稍微深奥一点的就是各种立方体的表面积、体积公式之类的。

    至于抛物线、坐标等等内容他还需要重新回忆,暂时还没有写出来。

    但就算这样浅显的一本几何书,对大唐来说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历史书也非常的简单,就是简单的对历史的时代做了准确的划分。中间夹杂着一些大佬的生平事迹,对一些重大事件的影响做出简单的剖析。

    如果真要说亮点,那唯一的亮点就是这些剖析,显得是那么的独特而又发人深省。

    历史学当然没有那么简单,但还是那句话,这只是给一群十岁左右的小孩子用的教材,没必要搞的那么深奥。

    物理教材,这个完全可以看做是小学的自然课本。嗯,比小学自然课本要深奥一点。

    岳山把自己知道的一些简单易懂又能在现有条件下做实验现象一一罗列了出来。

    比如小孔成像,这个墨子他老人家都已经发现的试验;卤水点豆腐;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受力面积,摩擦力是存在的,不同物体的密度不同质量不同熔点不同,不同液体的浮力不同;冰制作成凹透镜凸透镜可以聚光散光,三棱镜的七彩光现象……

    把这些东西放在一起就成了物理的教材。

    这本书带给诸位先生的震撼才是最大的。此时他们才知道,原来之前视为常理东西居然蕴含着如此深奥的道理。

    如果说语文、数学、历史教材是给小学生启蒙的话,那这本物理教材就是给在座的所有先生都启了一次蒙。

    万物之理,原来这就是万物之理。看来院长所谋甚大呀。

    大家都不是笨人,虽然他们猜不到岳山想要做什么。但通过物理一书还是窥到了冰山一角。

    即便是这一角也让所有教书先生觉得震撼。

    介绍完教材,等大家都从冲击中缓过神来,岳山才说道:“接下来一段时间大家继续按照原本的课程授课,新教材先不要使用。我会先把新教材的内容教给大家,等你们摸熟吃透了再教给学生。”

    “是,谢院长。”十二名先生一起起身施礼道。

    他们应该感谢岳山,这四门课里包含太多的新知识,而且是能传家的独门学问。岳山却毫无所求的传授给他们,这个恩情实在他大了。

    除了这四门课,还把体育课列为了正式课程。教学内容暂时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就是站队列,锻炼身体,后续会开展蹴鞠、骑射等课程。

    体育老师暂时由自家的防閤轮流担任。

    这个就略过不提。

    当然了,岳山的教改肯定不会那么简单。教材只是一部分,还有整个书院管理体系的改革。

    “鉴于科目的细分,我准备把整个教师队伍细分为语文、数学、历史、物理四个组。分组的目的是希望术业有专攻,你们可以一起学习研究所负责的科目。”岳山继续说道:

    “想教哪个科目就进哪个组,一旦确定不允许随意更换,所以你们一定要慎重选择。现在不用着急做决定,等你们把这几本书的内容全部学完在做决定也不晚。”

    “学校还会增添教务处,政教处,学生会等机构。教务处是负责考核所有先生的学识和教学质量,制定教学计划……”

    “政教处负责维护书院纪律,确保书院正常运转……”

    “学生处是学生自治机构。以后我们的学生只会越来越多,全靠先生很难管理的过来,所以有必要从学生中选出一批优秀人才,让他们协助先生管理学生。同时这也是对学生的一个锻炼……”

    什么教务处、政教处、学生会对这个时代的人来说都属于新事物,但功能都很好理解。

    刚刚经历过教材冲击的诸位先生们很快就接受了这种全新的管理模式。

    会议整整开了一上午,岳山才勉强把教改的事情给大家解释清楚。

    之后他就没有再多说,先让大家消化一下,有什么疑问明天再说。

    会议结束,岳山忙碌的时刻才刚刚开始。

    增设新部门就意味着要招人,如何招到合适的助手这是一件头疼的事情。

    但还有一件事儿比招助手更重要,那就是带着教改计划和新课本去见李世民。

    他不会忘记自己如此费劲的搞教改编写教材的另一个目的:获得对太子的教导权。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