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6 西征计划(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作为百年计划来做,一步步的去完成就可以了。”

    李世民道:“百年……你写个折子给我吧。”

    岳山道:“喏。”

    “还有什么事情吗?”

    “还有一件小事。”

    “说。”

    “我答应研究发电机的师生,奖励给他们一万贯现钱……您看。”

    “……九千贯,去户部取。”

    “这个……是一万贯。”

    “一九分成。”

    “……”

    不过李世民还是给开了一张一万贯的条子,玩笑归玩笑,真有大功于国他是不会吝啬出钱的。

    “你的事情说完了?”

    “说完了。”

    “那就轮到我说了,你们退下。”

    赵蒙连忙带着内侍退了出去,殿内只留下了他和岳山两个人。

    “这是刘仁轨写的西征计划,你看看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吗。”李世民从旁边的柜子取出一份文件递给他道。

    这份文件很厚,岳山用了半个多小时才看完,内容写的很详细。

    先是介绍了萨珊王朝和阿拉伯帝国之间的局势,大唐如何插手最好,又分析了当地的气候和水文条件。

    然后就是大唐出多少兵为好,为什么要出这么多兵。根据那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这些兵该携带什么样的装备。

    如何给这些远征军提供粮草,出现问题如何接应等等。

    能看得出来这份计划书是以求稳为主,比如他在计划书里写到:

    必须要保证远征军的后路,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加大对西域的掌控。想掌控西域,就要往高昌和宁远两地移民,屯田屯兵。

    尤其是宁远地区,必须要囤积足够的物资和军队,进可以支援西征军,退可以威慑西域诸国。

    而且他把这一次出兵的性质也定为试探。

    劳师万里和当地强大的国家争锋,对于中原文明来说还是第一次,没有这方面的经验。

    这一次出征既是对敌国的一次试探,也是对自己内部的一种试探。

    看看大家是如何看待这次战争的,再看看大唐的将士们远离国土之后的表现如何。

    对这份计划书岳山是非常满意的。

    李世民问道:“有没有什么意见?”

    岳山摇头道:“我觉得挺好的,很稳。”

    李世民不满的道:“你不觉的太稳了吗?”

    岳山正色道:“稳点好,这是大唐和西方强敌的第一次交锋,意义重大。”

    李世民眉头皱起,正应了那句话,道理都懂但我真的想在大劫到来之前大打一场。

    岳山知道他的想法,说道:“未来掌握在大唐手里,战略上稳步推进最终的胜利会是我们,实在没必要冒险。”

    “而且每一步冒险可能都要要用人命来填,与您的声誉不利啊。”

    “万一要是引起国内保守势力的反弹,恐怕太子无法掌控局面,大唐就会失去应有的进取心。”

    李世民陷入了思索,脸上露出挣扎的表情,最终还是下定决心:“西征军从五万增加到十万,今年下半年往高昌和宁远移民十万户。”

    岳山松了口气,五万和十万对大唐的国力和百万雄师来说差别不大。

    对于已经打到山穷水尽的萨珊和阿拉伯两国而言,这十万就是生力军,能影响两国战局。

    但又不足以决定两国国战的胜利,只会让两国旷日持久的战斗下去,给大唐更多的准备时间。

    岳山道:“我没意见,不过倒是有个小建议,也算是弥补这份计划书的一个不足吧。”

    李世民道:“什么建议?”

    岳山道:“军医带的太少了,十万人劳师远征,至少要有一支五百人的军医队伍,还要有两千人的护理人员。这样才能让所有伤病人员得到及时救治。”

    李世民道:“五百?两千?太多了吧。”

    岳山道:“不多,远离家乡对远征将士来说会造成心灵上的空虚,如果生病受伤不能得到及时救治,会直接影响到全军士气,甚至会导致全军大崩溃。”

    “这些医生不只是为了救治伤病,同时还为远征将士提供心灵上的慰藉,保持将士们的士气。”

    “不只是这一次,以后所有的战争都应该准备足够的军医和护理队伍,有他们在军心就不会散。”

    虽然无法完全理解他的话,但李世民也是名将,很清楚如何收买将士们的心。

    去看望安抚受伤的士兵,甚至比直接发钱更能振奋士气收买人心。

    原因很简单,就是利用了人的同理心。岳山的战地医院计划估计也是这个道理。

    所以他说道:“好,我会派人招募五百军医两千护理人员跟随远征军的。还有吗?”

    岳山道:“水土不服的药要多准备一些,最好每一名士兵都准备一个月的剂量。”

    这一点李世民倒是没有问为什么,南征北战他太了解大面积水土不服会带来什么后果了。

    大唐的水土和西方的水土肯定不同,出现大面积水土不服在正常不过,多准备一些这方面的药材很有必要。

    除了携带必要的药材,还会让每个将士都携带一袋家乡的土。

    不是为了思乡,而是水土不服的时候捏一点泡水喝有奇效。

    “你觉得谁适合担任西征将领?”李世民又问道。

    岳山早就有了腹稿,当即说道:“适合统兵的将领太多了,跟随您打天下的将领随便挑一个出来都可以。”

    “但劳师远征最怕身体出问题,我以为最好挑选两位正值当打之年的将领为帅。最好选两个为正副帅,以免其中一个出问题群龙无首。”

    “至于选谁,圣人你自己拿注意就好,识人这方面我是不如您的。我只推荐几个随军的辅助人选。”

    “远征军难免要和各方势力打交道,需要一个优秀的外交人员,王玄策可以担当此任。”

    “此人胆略和计谋都是上上之选,又得裴矩裴公真传,是最适合的人选。”

    “至于随军的将领,我建议把李孝逸、薛仁贵、裴行俭、王方翼、高侃这些人都带上。”

    李世民惊讶的道:“为何要特别提起这些人?”

    岳山道:“因为这些都是一人可灭国的统帅之才,应该加以培养让他们了解和西方的战争。”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