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粉丝皮皮(5/6求订阅)(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nbsp;卢米埃剧场,2000人大厅。

    尚未开放,外面已站满了长队,首场票全部告罄。

    皮皮是诺兰的脑惨粉…

    他也是希斯·莱杰的忠实簇拥者!

    他的基友林沐也是…

    可惜,林沐没抢到票…

    所以,皮皮一个人进来了。

    他俩都是内地的留学生。

    “我倒想看看,沈明会怎么演!”

    带着这种想法,皮皮进入观影模式…

    ……

    首先,《小丑》是r级,尺度很大!

    其次,这是虚构的故事,与现实无关!

    最后,这是一部镜头极其集中,几乎从头到尾所有镜头都聚焦在了主角亚瑟身上的电影,换句话说,这是一部完全由沈明演技支撑起来的电影。

    电影开始。

    亚瑟没有超能力,他就是一个普通人,甚至会被街边的混混们欺负,被公司开除,被旁人嘲笑。

    电影的故事也不复杂,抛开有时候混杂在一起的想象与真实画面,并不会难以理解。

    你所能看到的,只是来自现实世界的无穷压迫,无处不在的阶级分割,让他从乐观,到失望,到绝望,到重生,一层一层解开恶的束缚,最终化身为了真正的“小丑”…

    如果不是电影里出现了年幼的韦恩老爷,剧情其实完全脱离了d宇宙…

    这么说吧,《小丑》,可以说是一部披着大p的彻头彻底的文艺片。

    导演托德·菲利普斯玩了《宿醉》三部曲之后,想自我表达一下,然后遇到了想彻底疯癫的沈明。

    一拍即合,做了这部戏!

    皮皮坐在椅子上,静静欣赏故事。

    前半部分节奏缓慢,看得并不难受,但是很多情节都很容易被猜到。

    小丑的悲惨身世非常直白的展现出来,没有过多的炫技,流水账一般。

    他觉得沈明的演技很可以,但仔细一想,小丑这个角色,本身背景故事丰富,人物动机饱满,可以说是电影漫画史上最棒的反派之一,谁演谁出彩!

    到了第一个小,也就是亚瑟在地铁上杀了三个人,然后仓皇逃到卫生间,对着镜子的那一段:

    ‘你好。你喜欢笑吗?’

    ‘当然,我是单口喜剧演员!’

    ‘你好,小丑…’

    皮皮有种毛骨悚然的感觉…

    ……

    演技实际上是一个很主观的东西。

    粉丝就是发自肺腑觉得自家爱豆有进步了,有进步就是好事!

    他们不管偶像的演技有没有拖垮整部戏…

    ‘第一部大银幕作品,我愿意给他加上一星的宽容滤镜。’

    ‘还是很惊艳的!’

    ‘敢爱敢恨,真的是白月光!’

    当你真心喜欢你的偶像,真的很难放平心态。

    但是,《小丑》这部戏,皮皮被震惊了!

    任何真正安静下来观影的人,都会被沈明的表演给震撼。

    这么说吧,他的演技填补了《小丑》在故事内核上的空洞,也给joker这个角色提供了可信度。

    这是一部很严肃的电影…

    在锁喉般的影片氛围之下,偶有讽刺幽默,也只能让人非哭非笑地皱一下眉。

    由于脑损伤,主角亚瑟会在情绪波动时无法自控地大笑。为此,他一次次向人们解释、道歉,一次次哭着求自己停下。

    连续的几件事接连击中亚瑟,几次暴打后,亚瑟终于倒在自己和别人的血泊里,再站起来时,他竟然能控制住神经质的大笑了。

    与此同时,机缘巧合,他获得了实现喜剧明星梦的机会。他收拾好自己,头发光洁,妆容精致,衣服挺括贴身,穿过濒临崩溃的哥谭市,去当明星。

    大幕将启,亚瑟在后台逆光起舞,似人非人。

    小丑脱胎而出。

    电影对于亚瑟黑化过程的处理极其工整,观众能清晰地看到一个人物破碎的过程,以及另一个人物逐步诞生的过程。

    其实,这种工整性,很难避免公式化、步骤化,缺乏惊喜。

    但《小丑》的厉害之处,在于能把亚瑟的每一次破碎,都做成擂在胸口的一记重拳,而且一拳比一拳重…

    在亚瑟形象破碎的同时,小丑的魅影也越来越清晰。

    最终,小丑的形象,在尖锐的社会矛盾中成为了某种阵营符号。

    面对自己造成的影响,亚瑟从一开始的窃喜慢慢变成狂喜,最终成魔!

    小丑诞生!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