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军训生活(四)(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哎,还好有字典,谢谢你了赵管家,要不是你给我找到这个东西,我还不知道弄多久呢。”

    此时在陈宇帐中的人正是赵管家。

    他下午听到消息,就赶忙回了一趟卢国公府。

    在程咬金的再三叮嘱下,郑重地包好给陈宇带来了。

    而陈宇呢,也就得幸与这本书了,可以不用在麻烦得重新编撰。

    这本书真正的名字叫做《说文》,它的作者为东汉的许慎,是我国考察到最早的字典,也是世上最早的字典之一。x <a href="https://www.x" target="_blank">https://www.x</a>

    其实到陈宇手上的时候,已经经过很多代世家的改良了。

    不过他的任务还是十分繁重的。

    他要抄写二百零二份,并且在每一个字上边注音。

    毛笔很难用,但是他也不准备创造铅笔。

    那个不切实际,必须要发明合适的纸张。

    到时候会被世家搞的死去活来,这可不是陈宇愿意看到的。

    就着微弱的灯光,还有大老粗们的呼噜声,陈宇奋笔疾书着。

    他知道,如果想要做好一件事,那一定是要有付出的。

    不论你身份多高,能力多大,那都是要用心血努力的,就像每天点灯熬夜的李二。

    期间高城来了一趟,他本来是给陈玉送饭的。

    但看到奋笔疾书的陈宇,和旁边束手而立得赵管家后,又退出来了。

    不知道老大在做什么,不过还是别招惹他为好。

    赵管家这边就有点惨了,陈宇告诉他稍等一下。

    可是他一开始抄,就忘了旁边还站着个人了。

    这一抄可就抄到了卯时,饶是陈宇这样的都有些扛不住。

    他写了五十份,实在时间有点不够,就先将就着用吧。

    他起来活动了活动手脚,突然眼角余光好像看到了个人。

    扭头一看,这才恍然,原来赵管家等了他一晚上。

    等不到陈宇的反应,就趴在旁边几案上睡着了。

    匆匆给赵管家写了一封信,就得赶快出门了。

    今天还要继续训练的,他不能自己先耽搁上。

    信中陈宇将下一步集团的问题写了一遍,将水泥的事也叮嘱了一下。

    昨天赵管家说,宅院已经在用水泥开始做,并且效果很好。

    集团管理层主要还是在等待李二的反应,只要李二点了头,那水泥工坊立刻就扩建。

    陈宇对他们的效率,表达了高度的赞扬。

    并且也在催促,毕竟李二那边肯定是,不见兔子不撒鹰。

    没有点实例出来,李二绝对不会同意让工部来搞。

    接下来就是香水、香皂等方面。

    赠送的阶段已经过去了,大唐境内的所有大唐集团商铺,统一上架货物。

    价格方面自然是,各地有各地的价格。

    毕竟不是每个地方都有工坊的。

    运费成本和购买力,决定了整个地区的铺货量及价格区间。

    对于那些世家小户,陈宇心中已阐述地很明确了。

    一定要用怀柔政策,慢慢将他们的命门抓在手里。

    这样,才能在对世家的战斗中不落下风。

    好在世家现在好像,并没有太在意大唐集团。

    毕竟几个奢侈品,皇帝的私人钱包想充实一下,他们也不能霸道到这个也不准。

    另外就是煤炉煤矿了。

    陈宇嘱咐,等资金一旦开始回流,就立马注入其中,为即将到来的大雪做准备工作。

    每个地区必须迅速铺货,尤其是离煤矿较远的南方。

    要确保在正式发售命令下达后,能迅速满足城镇周边一切需求。

    就这样,这封厚厚的信件被他塞入了赵管家怀中。

    出了门陈宇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这里最好的,应该就是这空气和人心了吧!

    后世很难再闻到如此清新的空气咯。

    工业革命,未来我一定会让你兴起于我华夏!

    豪情壮志可不能帮助部队蜕变,他伸了个懒腰,准备去踹人了。

    让人没想的是,今天最早出来的可不是他陈宇。

    高城已经在外边等上了。

    他一见陈宇出来,立刻开始叫人们起床。

    等陈宇在场中站好的时候,那些糙汉们总算都出来了。

    当然,免不了哈欠连天,怨声载道。

    毕竟这才一天,昨天又那么辛苦。大家都还没养成习惯呢。

    陈宇走到他们面前开始训话。

    “你们昨天就是这么站队列的吗?”

    众人一个激灵,立马站的笔挺。

    双腿并拢,挺胸收腹,双手紧贴裤子,拇指按着食指第二节。

    这是陈宇昨天教他们的站法。

    “是不是睡了一觉都睡傻了,以后再那么站着,晚上就别睡了,省得我还得重教。”

    “高城带队,和昨天一样。”

    “另外天凉了,把铺盖都给我打包打包背起走。”

  &n-->>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