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不科学的计算机(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在研究所门口,见到里多夫后,贵鬼开门见山,并表示。

    如今公司对于新工厂立刻开工的需求十分迫切,而小y是新工厂里的关键一环,要不惜代价补救,不然她可能要派一直专业数据抢救团队过来。

    里多夫深吸一口气,冷漠地回应道

    “没用的,小y不是这个时代的产物,它的原理不是那么容易搞懂的,或者说它从设计之初就是一个黑箱,一个连设计者都不能完全搞懂的黑箱。”

    见贵鬼更加着急的神情,里多夫坐了下来,缓缓地叙述起关于小y的故事。

    小y的雏形本来是普通的计算机。

    那是美苏争霸的时代,当时军方急需一款能够在核战争爆发的情况下,做出判断并立刻预热防御导弹,和反击核武的计算机系统。

    里多夫当时就加入了这个计划,并且第一次接触到了集成电路或者说微型芯片。

    计算机的基本原件叫晶体管,与非或门逻辑电路,可以做最简单的逻辑判断。

    此前的计算机所有的晶体管傻大粗,而且都是人手工安装上去。

    集成电路使用一套特殊的仪器,一次性就可以把成千上万个晶体管同时“生成”在一块小“玻璃”片上,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芯片。

    不过这也带来一些问题,微型晶体管肉眼无法看见,更不可能修复,制作的过程中一点出问题,几乎意味着整个模块的报废。

    所以这项技术难度非常高,不仅要保证那上万个微型晶体管每一个都不出问题,还要保证稳定性。

    这是一个非常难跨越的门槛,一旦跨越就会走上飞速进步的道路。

    讲述到这里,里多夫回忆起自己以及无数人的青春,然后继续叙述。

    但是因为技不如人,当时做出来的集成电路坏损率非常高,根本无法使用。

    就在所有人都要绝望的时候,突然团队中掉过来了一位高人,她另辟蹊径,想要开发一套能够在硬件出错的情况下依然稳定运行的系统。以此来弥补芯片制造技术上的短板。

    最终这个项目成功了,但同时关于这个系统的一些秘密逐渐被告知给了团队中的重要成员。

    人脑中的神经元细胞就是异常糟糕的电子元器件,它不仅漏电,而且还没个谱,没有稳定的工作状态。

    同时人脑中的神经元不断死亡,人脑依然可以正常工作,而且一些医学事故也表面,人被突然切了一半大脑后,依然能够思考。

    那位拯救了项目的神秘人物坦言,这套系统是参考了一些人脑的特点。

    因此这个系统的代号也叫神经元系统,神经元系统除了可以在不稳定的硬件上运行,而且之后为其专门开发了特殊硬件模块,导致它拥有了模糊运算的能力。

    换句话说,现代的电脑底层上只能够识别0或者1,也就是“不是”与“是”。

    但是这套系统底层上却可以输入输出0与1之间其他的数字,比如01,换句话说它可以识别“有可能”“应该是”这样的逻辑。

    这一点与人脑不谋而合,人脑的神经元同样不存在准确的0和1,并非二进制,以当前的研究来看,是根据心情来调节具体电流信号大小。

    而这套系统不断迭代升级之后的成果就是小y,但是自她诞生以来,就留下了一些缺陷。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