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合理的娱乐(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本的属性值很低,

    但随着这些孩子们打开电脑后游玩了一段时间,属性值慢慢的增加起来。

    于是他对着网吧老板指了指,其中一个属性值比较高的孩子,并询问到他的情况。

    网吧老板抬头看了一眼,然后边修理着桌子,边嘀咕道:

    “哦那位呀,他是我们这里的老主顾,游戏打得很不错,经常会引来一群孩子围观。”

    梁实诚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在电脑前打游戏可以提升智商。

    可能是拿到压岁钱的时间不同,店里原本空旷的座位上,陆续有了人,基本都是学生。

    但是他们玩的游戏大不相同,这是一个好事,可以方便更详细地分析情况。

    为了验证这个猜想,他在网吧里观察了一下午,并最终总结了一些经验。

    首先无论什么游戏的确会提升【思维可塑性】和【大脑开发度】两个属*******既能让人快乐,也能让人全力调动大脑的使用,这并不奇怪。

    最终的结果和所玩游戏的类型高度相关,大致可以把游戏分成,网络升级游戏,单机剧情游戏,竞技类游戏,以及益智类游戏,还有的孩子没有玩游戏,他们在看电影。

    但是并非每一个属性都在提升,让梁实诚稍微感到有一点心痛的地方是,那些在玩网络升级游戏,以及竞技游戏的孩子们的【差异化】属性数值在下降,也就是他们的不可替代程度在降低变成更平凡的人。

    同时这一类的游戏,提升【思维可塑性】和【大脑开发度】的涨幅并不持续,很快就陷入了震荡之中,有时候提升,有时候下降。

    【思维可塑性】和快乐程度密切相关,但这两类游戏带给学生们的并不一定总是快乐。

    简单地说,经过了对比,梁实诚发现了大致这样的规律。

    网游的副作用很大,而且不能确保属性数值的持续提升,毕竟他们并没有提供更多新信息,很多时候在在被迫重复进行某些操作,在不得不离开电脑后这些学生的属性数值开始大幅下降。

    而有着更多剧情的单机游戏,则能比较持续的提升属性数值,并且副作用比较小,玩益智类游戏和看电影的学生情况也差不多。

    梁实诚想起来,自己的童年也大致如此单机游戏,电影和动画,是自己唯一获得快乐与刷新认知的途径。

    就在这时候一个穿着白大褂的人,带领着几个穿着迷彩服的手下,冲入了网吧,并把其中一个学生强行绑架带走。

    梁实诚看到这一幕一时不知所措,而网吧老板似乎对这个现象见怪不怪,然后说了一句,

    “哎,又是一个可怜的娃,这是被抓去到网瘾戒治中心。”

    听完这个回答,梁实诚脑袋里产生了一个想法,并把一只手握成拳头,拍在另一只手的手掌上,自言自语道:

    “对呀,这是一个好办法。”

    PS电脑游戏可以刺激大脑,改变大脑结构,并提升智力,这个来之于,脑神经科学家中的大牛斯坦尼斯拉斯.迪昂的著作《我们如何学习》,这个好像百度上搜不到。

    百度上可以搜到英国的sue Ramsden教授,发表《转化精神病学》期刊上同样的研究。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