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这个和尚不一般(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现在我们换一个题目。”

    这一次梁实诚看到桌子上的四张牌的情况是这样,

    第一张牌是16岁。

    第二张牌是25岁。

    第三张牌是可乐。

    第四张牌是啤酒。

    唐真和刚才一样又介绍了下新的规则,

    “以上四张牌的正面代表一个人的年龄,反面代表他喝了什么。

    请问,为了判断有哪些人违规了,我们至少应该翻开哪些牌。”

    这次的答案很显然,翻开第一张16岁的牌和第四张啤酒的牌,梁实诚很快就答了上来。

    唐真又把之前的四张牌摆了上来,然后缓缓道来,

    “科学家们使用第二个题目,继续对人群进行了考察,发现即便是连普通人都能讲正确答案脱口而出,几乎没有怎么经过思考。

    但是你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我刚才给你的第一个问题还有第二个问题在结构上是一模一样的。

    也就是说他们明明是同一个问题,只不过第二道题额外增加了一些形容。”

    随后唐真挪了挪这几张纸牌的位置,让这八张牌,每两张一一对应,梁实诚也轻松发现了这个规律。

    数字16对于年龄16岁

    数字25对于年龄25岁

    一面是红色的牌,对应可乐,可乐刚好是红色的。

    一面是黄色的牌,对应的是啤酒,啤酒刚好是黄色的。

    也就是说刚才的两个问题,压根就是同样一个问题,但是一个让自己思考犹豫了不久,另一个则一眼就看出答案,而把两组卡牌这样放在一起后,连第一个问题也能轻松回答上来。

    唐真闭上了眼睛,继续解说道:

    “明明是同样的问题,只有细微的差别,但为什么一个能难倒一大批人,另一个则很容易呢?

    究竟是因为这细微的差异,导致题目本身就发生了变化。

    还是说这细微的差异,导致了人的思考速度在那一瞬间发生了变化?

    不要轻易对这个问题下达一个结论,因为这个问题让脑神经科学家们足足讨论了70多年。

    为了探究其原因,科学家们最终动用了功能性核磁共振,一种可以观察到大脑各个区域思考状态的仪器。

    最终这个问题的答案在近几年得到了确认,那就便第二道题目多出来的那几个形容词。

    让思考问题的人,在那一瞬间的大脑思考速度提高了。

    这是根据仪器测量数据得出的结论,科学家们明确观察到,当出题者说出第一个问题的时候,回答者的大脑各部分并不活跃,而用第二个题目的时候,回答者的大脑仿佛和打了鸡血一样,在高速运转,电流信号强烈,此刻即便是一个普通人的大脑的工作状态,都和一个数学家在研究数学题目的时候一样。

    明确的说并不是两个题目的难度之间有差别,而是在说出题目的时候,普通人的大脑发生了变化,变得和数学家的工作模式一样。

    普通人和爱因斯坦的大脑,在硬件层面并没有差别,经过研究两者的大脑各种物理层面参数是一样的。

    只不过普通人启动为高智商模式比较困难,而数学家更容易让自己变成这个状态。

    普通人并非不能像数学家那样聪明,他们同样可以获得天才版的大脑工作模式,只需要稍微练习与引导

    我举出这个例子,是为了告诉你一个人的聪明程度,受后天的影响非常大,是可以被改变的。”

    梁实诚听完唐真的一大段介绍,开始感慨自己的公司中竟然隐藏着这样的一个室外高人,然后他问道:

    “你们当和尚的这一行,一天到晚都在琢磨这个吗?”

章节目录